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大翻譯家英若誠及他背後的家族,堪稱傳奇。


為了迎接疫情之後的第一個開館日,北京人藝近日也跟隨潮流開啟了一場直播秀。


直播一開始就為觀眾介紹北京人藝的“看家戲”《茶館》。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茶館》是中國話劇最經典的作品,60多年來,上演時幾乎是一票難求。


它曾代表中國當代戲劇走出國門,進入歐洲視野。


這部劇之所以能走向世界,有個人起到關鍵性作用。


他的名字叫英若誠。


英若誠曾在《茶館》1958年首演中,飾演販賣人口的劉麻子,將劉麻子的“壞”詮釋得淋漓盡致。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 《茶館》劇照,英若誠一人分飾兩角——劉麻子和小劉麻子


但他對《茶館》最大的貢獻是在翻譯上。


要知道,戲劇翻譯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


而《茶館》裡有60多位人物,從車伕到掌櫃、手工藝人到官員,市井方言一片喧譁,根本無法直譯。


但英若誠卻能將這樣的作品譯成英文,並讓它在1980年帶著英文字幕到歐洲各國巡迴演出。


可以說,他是中國戲劇翻譯史上的“超人”。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即便到了今日,《茶館》在國外上演時採用的英文字幕,依然是英若誠當年的譯文。


這位大翻譯家及他背後的家族,堪稱傳奇——


從目不識丁起家到滿門才俊,百餘年僅憑几個人就闖出的一個名門望族。


1


英家祖上是目不識丁的滿州旗兵家族,本姓赫舍裡。


1664年,他們隨順治帝入關。


英若誠的祖父赫舍裡‧英華(字斂之)幼時家境貧困,本來只能學一些騎馬摔跤的看家本領,但他有一個不尋常的追求:認字。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 英斂之


這個追求幾乎扭轉了整個家族的命運。


英斂之從小就很有思想,為了識字,他到茶館撿包茶葉的廢紙練字,等到他有點基礎之後,就到一位教書先生那裡當書童。


雖只是個書童,但英斂之往往在先生還沒教會學生之前,就把所有的內容都記住了,因此頗得先生喜愛。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 英斂之的書法作品:未出土時先有節,到凌雲處亦虛心


當時剛好有一位落魄的滿洲貴族(雍正皇帝十四弟胤禵的直系後代)請了這位先生到府上當家庭教師,一來二去,府上的格格愛新覺羅‧淑仲就看上了這位才華橫溢的少年。


在先生的竭力撮合下,英斂之與格格成婚了,成了皇族一脈。


雖說一時魚躍龍門,但英斂之能成為英氏崛起的第一塊基石,還要歸功於他憂國憂民的超前理念。


他每天勤寫日記磨鍊文筆,卻拒絕參加八股文科舉考試。


為追求新思想,參與改良派的百日維新。(後慈禧迴鑾下令大赦,法令中他的名字只有“英華”,沒有旗姓。因為清廷不相信旗人會反清。也就在那時,英斂之棄了旗姓赫舍裡改姓英,從此“英氏家族”出現了。)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 英斂之攜妻兒合影


眼見清廷無能,中國長期閉塞,人民苦不堪言。


英斂之決心按照西方的模式創辦一份真正公平、具有正義感的新聞報紙,做人民的口舌,承擔社會責任。


1902年,他避開慈禧等保守派的反對,在天津創辦了以“敢言”著稱《大公報》。


自己任總經理兼第一任主編,每天寫一篇社論。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大公報》為中國新聞界樹立了獨立辦報的風氣,也是長江以北唯一一家此類的報紙。


可以說,是英斂之和《大公報》為中國報業史寫下了最燦爛的一筆。


他在發刊詞上寫道:


“開風氣,牖民智,挹彼歐西學術,啟我同胞聰明。”


在那樣守舊的年代,從未接受正規教育的英斂之能有這樣的遠見與氣魄,已非常人能企及。


2


英斂之既懂得創辦《大公報》來啟迪同胞智慧,他自然更明白“少年強則國強”的道理。


也就是說,要想振興國家,文化教育是重中之重。


於是他又創立輔仁大學和香山孤兒院。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 香山孤兒院的蒙養園


同時,他還將13歲的獨子英千里,託付給莫逆之交雷鳴遠神父(Father Vincent Lebbe),帶到西方去接受正規教育。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 13歲的英千里與雷鳴遠神父


英家二代英千里25歲學成歸國後,就以輔仁大學秘書長名義承擔起文化教育的重任。


僅用了七八年的時間,他就把父親手上書院規模的“輔仁社”,擴大成為文理教育院系完整、具學術特色、聞名海內外的大學。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 英千里(右一)在輔仁大學擔任秘書長時期


英千里是民國初年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能用嫻熟的英、法、西班牙、拉丁、希臘文,結合歐洲人的傳統習俗、理想和情操來給學生教授西方文學。


這對於從未出過國的學生而言,簡直就是一座知識寶庫。


凡他手下教出的學生,都被“一個字一個字地修改”英文,畢業之後,不論在國內從事外語工作,或赴國外進修深造,都能遊刃有餘。


後來連北京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都慕名邀請他講授“英國文學”的課程。


可以說,英千里是外國人公認英語最好的中國人。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 輔仁大學舊址


除此之外,他與父親英斂之一樣,內心都湧動著強大的家國情懷。


七七事變後,平津淪陷。


為了救國,英千里力邀年輕有為的知識分子,成立抗日秘密組織“炎武學會”,從事地下抗日工作。


英千里因此被日本人逮捕兩次,受盡酷刑。


即便如此,英千里仍堅持不屈,保持中國知識分子的凜然正氣:


“世人成功失敗,在於人格道德。中國人,不論在怎樣的殘酷的鐵蹄下……終究是不會被征服的。”


直到1945年日軍投降前夕,英千里才被放出獄。


遺憾的是,1949年,英千里因蔣介石的“人才搶救計劃”被架上飛機飛往臺灣,從此離妻別子,在臺灣的20年他體弱多病,老境悽苦。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 英千里這一生育人無數,現在大家熟悉的馬英九、余光中、白先勇等人均是他教導出來的學生


直至1995年,英千里的兒子英若誠在馬英九的幫助下,才有機會在父親的墳前取一抔黃土帶回大陸,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落葉歸根”吧。


3


真正長期受到英家濃厚文化氣息薰陶的人,是英家三代英若誠。


英諾誠從小就跟隨父親住在晚清權臣慶親王奕劻的府邸,“在許多無價的古董和珍寶之間玩耍嬉戲”。


他享受到父親英千里最完整的“西式”教育理念,家裡連立規矩都“很紳士”。


在他印象中,父親只打過一次孩子:


“我大哥若勤說話冒犯了母親,父親讓他靠在桌子上,用一根手杖打他的屁股。這個過程他弄得像一個儀式一樣,我估計那可能是英國式的打屁股。”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 英若誠(左二)與兄妹姐妹們


英若誠少時調皮搗蛋,在輔仁中學讀書時因為老師說“中國人和日本人應該是朋友”,他順手就給了老師一彈弓。


以英家在學術界的名望,作為校長的英千里,自然要將兒子從輔仁中學開除以表公正。


轉學到聖心中學後,英若誠學了很罵人的詞彙,在演講時不小心全用上了。


裁判們只好委婉地對英千里說:“英少爺很有勇氣。但我們有個小小的願望,希望他能對自己的語言清潔度多加註意。”


就這樣,英若誠僅小學時期,就被三所學校開除過。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 青年時期的英若誠


他12歲時被父親送到聖路易中學——一所教會寄宿學校——讀書。


在那裡,英若誠學到了他畢生所用的英語。


學校裡所有的課都用英文教:數學、科學、歷史……


老師也非常嚴格,動不動用鞭笞管教學生。學生搗蛋,就會當眾受辱,站不直就被杖鞭。


剛入學時英若誠不會講英語,於是被安置在最低班,明明在中國卻被稱作“外國人”,這一切都讓他意識到自己真的該努力了。


他開始背現代詩,背《聖經》,日日如此。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 1952年,英若誠與妻子吳世良、女兒英小樂


直到晚年,英若誠也始終認為“如果要學習一門語言,建立扎實的基礎,最好還是背誦傑出的文學作品”。


只用了很短的時間,英若誠就學會了說英語。


甚至跟西方孩子吵架都用英語,說得比正宗外國人還溜。


英若誠的英語水平厲害到什麼程度呢?


他從未出過國,但他對英語中的美國音、澳洲音、黑人音,以及許多地方俚語都能掌握得分毫不差,既能中譯英,也能英譯中。


靈活運用程度,令許多長年生活在國外的留學生都自愧不如。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 英若誠與母親蔡葆真


就這樣,年僅16歲英若誠就從聖路易學成畢業,進入清華大學外語系。


那年,日本人投降,二戰結束,父親英千里從監獄被釋放出來,英家短暫地享受了一段團圓幸福的生活。


此後英家就再也沒有出現過這樣其樂融融的景象。


4


英若誠是在與父親差不多的年紀,被捕入獄3年。


那是中國現代史上最動盪最具摧毀力的10年。


被捕的原因是他從中學到清華大學有不少外國同學,“外國關係”可以寫滿10頁紙(實際原因是自1952年起,英若誠就在彭真的授意下,用聯繫外國友人和大量閱讀英文刊物來了解西方動向,不料這些都成了他1968年被捕的罪名)。


他的妻子也在同一時間被抓了,女兒被送到內蒙古插隊,7歲的兒子英達則沿街乞討。


在最需要父母啟蒙的年紀,兒女卻無法享受家庭的影響和教育,英家“身教勝言傳”的家風與文化到了英達這一代,事實上已被迫斷層。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 英若態與兒子英達。英達執導作品有《我愛我家》


面對這樣的險惡環境,英若誠選擇樂觀面對。


他清楚地知道,監獄裡大多數人都是被冤枉的,但還是很多人被逼瘋或自殺,有的人為了搶飯吃,被打死了,最後也只被上報“生病死了”。


他在自傳中寫道:我們都在這場貓抓老鼠的遊戲中扮演老鼠,可是我這隻老鼠決定不那麼容易被吃掉。


出於生存本能,他將坐牢當成了人類學的一道智力題,思考著如何與之博弈。


當別人被迫承認罪名時,他則通過與審訊員旁敲側擊來斷定自己並沒有實質性罪名,以此告誡自己不需要承擔什麼負罪感。


為了屏蔽外界所有扭曲的價值觀,他嘗試為自己找事做。


比如偷偷製作墨水毛筆,給室友畫像,模仿毛主席的書法。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 英若誠在獄中製作的毛主席書冊


向監牢裡的三教九流,請教各行各業的技術,如豆瓣醬、釀酒、孵小雞、種葡萄、製作水泥。


甚至向神父學習法式奶酪,向醫生討教流產和閹割公雞。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 英若誠在獄中密密麻麻記錄的各種技術


他幾乎是絞盡腦汁學習周遭難友們的才能與智慧。


別人都認為一輩子出不去了,他卻說,出獄後要給一家人找一條生活的途徑。


他相信,世道總是會變的,儘管只是一點希望,也值得為之努力。


5


每一寸時光,看似無痕,實則錐心刺骨 。


多年後,樂觀的英若誠始終對監牢中的苦難隻字未提,以致於他的兒子英達一直以為父親只是去“玩了三年”。


英若誠在那樣錯綜複雜的政治環境中生存下來,不過是刻意淡去灰暗,用英氏的智慧展示生命的華彩。


出獄後,英若誠用英氏家傳的“洋文”全身心投入戲劇文化事業。


1981年,英若誠因“倫敦音的英語”被《馬可·波羅》製片人相中出演忽必烈一角,因此名揚天下。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 《馬可·波羅》先後在各國放映,並獲得美國最佳電視劇艾美獎。英若誠被意大利評為“最佳電視男演員”,榮獲“銀貓獎”


他還演過貝託魯奇導演的《小活佛》中的老活佛,《末代皇帝》中的監獄長。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 《末代皇帝》中飾演婉容的陳沖嘆道:“他英語真的是太好了,很多非常偏的詞他都知道,就連生活在國外多年的人在這方面也無法跟他相比。”


另一個經典形象是《推銷員之死》中的威利·羅曼,英若誠被導演阿瑟·米勒稱為舞臺上演這一角色最好的演員。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英若誠流利的洋文不僅在演藝上派上用場,他最大的貢獻是翻譯中西方戲劇文學。


英澤中的作品有諸如阿瑟·米勒的《推銷員之死》、赫爾曼·沃克的《譁變》、莎士比亞的《請君入甕》、蕭伯納的《芭巴拉少校》、彼得·謝弗的《上帝的寵兒》等名作。


在翻譯《哈姆雷特》中的“To be or not to be”一句時,他譯成:“是生,還是死?”


此譯句成為後世流傳佳句。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 《末代皇帝》在英國首映時,英若誠與戴安娜王妃、彼德·奧圖


中譯英的作品則有老舍的《茶館》、曹禺根據巴金原著改編的《家》等。


但凡是英若誠翻譯的劇本臺詞,都十分簡練脆生。


演員一開口就能用,不需要做任何轉化,連細微的語氣他都能以戲劇整體情境來參照。


6


百年間,這個在晚清民國時期崛起的知識精英家庭,為中國與西方的文化、教育、演藝交流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 英氏家族表。來源《水流雲在:英若誠自傳》(2009年)


英斂之一介草民卻能辦《大公報》、創輔仁大學,引領中國人睜眼看世界。


英千里則延續家風,開啟了中國英語教育先河,為國家培養出無數棟樑之材。


英若誠把西方的大師之作引進中國,又把中國戲劇傳播到西方,二者被他融合成了人類共同遺產。


每一代,都成為中國近現代史駐足的符號。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 前排從左至右為:英斂之、英千里,後排為英若誠、英達


英若誠晚年曾口述一本自傳,名為《水流雲在》,取自杜甫《江亭》中的詩句:“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


英文書名的意思是“人已去,聲宛在”。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這四字與他祖父英斂之當年在北京西郊的石壁上刻下的“水流雲在”遙相呼應。


從目不識丁到滿門才俊,中國最神奇的家族

▲ 1913年,英斂之刻下的“水流雲在”,下面有題注:“英斂之偕內子淑仲小兒千里遊此,偶取杜句寄意,時宣統退位之次年正月也”


一個家族用勇敢與倔強,樂觀與隱忍,承載了中華民族士大夫們幾千年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使命感與豪邁感。


坦言之,對如此氣派的家族,唯有肅然起敬。


百年英氏,盛筵散去,餘音猶響!

世界華人週刊專欄作者:張老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