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颠覆了的,那些年学过的儒家思想:人性向善,而非本善

我们先来看几个问题:

1,翻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翻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判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就此,孔子有歧视女性石锤。

常规答案是:

1,“学了以后,时常复习,不也觉得高兴吗?”

2,“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身:帮人出主意做参谋时做到忠心不二了吗?与朋友交往时守信用了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3,正确。

而《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一书里给出了新思路:

被颠覆了的,那些年学过的儒家思想:人性向善,而非本善

1

我问:“从小学念书到现在,学习之后,时常复习而觉得高兴的人,请举手!”没有人举手。这是怎么回事?

《论语》中的“时”只有两种用法:一是代表季节,春夏秋冬四季;二是代表适当的时候。

孔子的意思很简单——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认真实践,不也觉得很高兴吗?这与学习之后的复习没有任何关系。

2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主词是曾子自己,他在为人谋、与朋友交。“传不习乎”是什么呢?

依朱熹所解,主词变为“老师”,是老师传授给我的。如此简单的三句话,连主词都无法统一,实在不太合理。

曾子所说的应为:我传授给学生的,自己有没有先实践呢?这三句话都是以“我”为主词,分别涉及三种对象“为人谋”是针对长官或老板,“与朋友交”是针对朋友,“传”是针对学生。

3

仅依据“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就判断孔子歧视女性,无疑是妄下论断。孔子不是表达个人特定的主张,而是描述当时的社会现象。如果《论语》记载孔子说“男女平等”,那反而是不可思议了。

有些知识,我们未必笃信,却总是不疑。我们从未认真思考过标准答案与正确解析之间,有时候会隔着整个颠倒。傅佩荣教授就说过,“我们应该要有这样的气魄,对自己负责。时间宝贵,很多书只能学一次,如果没有学对,岂不是太冤枉了?”

傅佩荣,台大哲学系教授,师从方东美、余英时。我对他最初的印象是《百家讲坛》里“孟子的智慧”系列讲座,他言语里的思辨让人获益匪浅。由傅佩荣的讲稿修编而成的《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共16讲,分别讲述了“儒家的基本性格”,及《论语》、《孟子》、《荀子》等书籍解读,字里行间贯穿了关于“人性向善论”的创见。

傅佩荣教授认为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人性向善,而非本善。

他指出,《三字经》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是朱熹的想法,第二句“性相近,习相远”才是孔子的原话。

被颠覆了的,那些年学过的儒家思想:人性向善,而非本善

图/ 来源网络,侵权删

大体上,傅佩荣在《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里做了几点反驳:

一,人性复杂是客观事实

孔子、孟子会说人性本善吗?难道你看不见社会上各种罪恶吗?每一个人都可能犯错不是吗?如果看到这些客观事实之后,你还要说人性本善,表示你对人性本善有特殊的定义。如果这个特殊的定义,不是孔子、孟子本来的意思,那就是你自己的主张。

应当说,人性善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属于个性化特征。即使这个社会善良的人居多,但只要存在一个不善之人一次不善之举,“人性本善”就是犯了以偏概全的谬误。

二,概念显逻辑矛盾

“善是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

孔子、孟子的善,不是指本体上的善,而是指人的行为。善是指人所做出来的行为,人性是没有牵涉到行为之前本来的样子,所以,把它与善连在一起而说人性本善,就产生矛盾了。

若人性本善,那便没有恶。可若没有恶,又何来善的存在?只能说,善是人的行为意志,非人的出厂属性。人出自真诚,才做出了善的选择。这其实也意味着,善的不稳定性,所有的识人用人信人都是一场冒险。

三,若客观存在,何需主观能动?

《中庸》里,“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人生的正路就是要选择善,并坚持做下去。从这句话也显示,人性不是本善的;如果是本善,何必要择善固执?已经本善了,还要择什么善呢?

这里面其实涉及对象的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非一才谈选择,本性无法摆脱。我们之所以追求某样美好的品质,恰恰是因为其难得。所以事实上 ,谁也没有资格自称善良之人,当我们做好事的那一刻,才被冠以善良的修辞。

四,状态与本质的区别

达到善不是一劳永逸的,道德没有假期,真诚是一种永远不停的力量,由内而发。今天孝顺了,明天还要做,天天要做。父母在的时候,要继续孝顺;父母不在的时候,还要不让他们觉得羞愧。

所以,善是不可能达成的,孔子才会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子不敢当。

人永远处在“可能行善”与“可能行恶”的状态。只要真诚,就可以发现行善的力量由内而发。人只要活着,与别人继续来往,无论是谁,他的人性永远是活泼涌动的力量。

善,是在路上。人的真诚,是善的催化剂。由内而发的自觉性状态,不等同于内在本质。一生中,我们随时都可以做善良的人,选择行善良之事,我们不是光,但我们能够发出光亮。

《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在如何“向善”的问题上,给出了精辟思路:

活着的时候,要推广自己向善的心,跟任何人相处,尽力让他们活得快乐、解除苦恼、身心得到安顿。在社会上,不管在任何团体担任哪一个角色,都努力把这个角色相对的责任做到尽善尽美。了解这两点之后,人活在世界上虽然劳累,但是“知其不可而为之”,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绝对可以达到孔子所说“君子坦荡荡”的境界。

被颠覆了的,那些年学过的儒家思想:人性向善,而非本善

图/ 来源网络,侵权删

《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阅读难度有些大,于那些对儒家思想只停留在课本上的皮毛解析的读者而言,随着理解的深入,会感觉自己往常的知识构架越发被颠覆。这种颠覆是积极向的,是于我们有利的。傅佩荣教授对于人性向善论的再三解说,更是打开了我们人生观价值观的新思路。

傅佩荣教授在《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最后的“综合讨论”这一讲中提及,“人是上帝所造之物之中,唯一没有固定形式的;人可以给自己任何形式,要成为君子或小人,完全是自己的选择。”那么,你会选择成为哪一种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