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研討會召開

疫情防控研討會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張譯心)4月22日,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召開了“新冠疫情與中外關係”在線學術研討會。本次會議是北外國際關係學院圍繞疫情防控召開的系列學術會議之一,依託北外區域國別研究優勢和語言優勢,邀請校內知名學者參會。俄語學院院長戴桂菊、歐洲語言文化學院院長趙剛、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主任郭連友、非洲學院院長李洪峰、阿拉伯學院副院長劉欣路、德語學院外交教研室主任李文紅、法語學院副院長王鯤、西葡學院教授葉志良、澳大利亞研究中心副主任胡丹以及國際關係學院院長謝韜等先後發言。

  與會學者分別介紹了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疫情的發展、特點和防控措施,特別是探討了各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出現的涉華輿情,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對中外關係可能產生的影響,並提出了通過國際合作改善和促進中國與相關國家關係的具體建議。

  專家們認為,從全球疫情防控的形勢和國際輿情來看,疫情防控凸顯了中國的制度優勢,增強了制度自信。中國在疫情暴發初期採取果斷的防疫措施,迅速控制了疫情發展,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展示了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體現了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這一點在很多國家的輿論中得到了肯定。

  專家們表示,疫情使中國外交面臨著較為複雜的局面。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對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安全構成威脅,同時為各國的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沖擊,任何國家都無法在疫情的全球肆虐中獨善其身,體現了全球合作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中國防控疫情的巨大努力也遭到某些力量的抹殺和猜疑,甚至利用疫情對中國攻擊,可能對中國國際形象和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關係造成不好的影響。中國在積極開展對外合作的同時,要善於發出自己的聲音。

  專家們認為,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深刻顯現了各國文化的巨大差異。各國在防控疫情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其中有政府判斷失誤應對不利等因素,也有制度和文化方面的原因,體現了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疫情影響下的全球輿論環境變化給公共外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外交的作用是在潤物細無聲的形式下影響對象國的公眾,這就要求尊重不同文化之間的巨大差異,以更加包容的心態來看待他國的防疫措施,在全球防疫中以更多的同情心和同理心來強化合作,促進團結,共同戰勝疫情。

  會議由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王明進和黨總支書記張效民先後主持,北外師生和校外嘉賓80多人參加。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 張譯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