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迁入北平前,神秘便衣队进驻,人人有隐藏身份、配左轮手枪

1949年初,平津战役接近尾声,中共中央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搬迁到北平。进驻北平,共产党领导人的安危就成了重中之重,不能出现丝毫纰漏。

中央迁入北平前,神秘便衣队进驻,人人有隐藏身份、配左轮手枪

北平是华北"剿总"的所在地,曾经特务机构林立,特务系统繁多,不仅有国民政府保密局、二厅、党统局,华北"剿总"二处等,还掺杂着英、美等国际间谍,保卫工作形势严峻。

负责中共中央情报和安全保卫工作的李克农,对北平敌特复杂情况有所掌握后,立即组织人手,参与保卫工作的训练,保卫队伍提前进入北平。

中央迁入北平前,神秘便衣队进驻,人人有隐藏身份、配左轮手枪

李克农

这支队伍没有正式的名字,一般就叫"便衣队",他们接到的任务很明确,就是尽可能地发现、逮捕北平城里敌特,暗中保护领导人的安全。

1949年3月初,便衣队的成员们乘坐大卡车,在深夜悄悄进入了北平。进入北平后,卡车长驱直入,开到原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的公馆,以此作为暂时的联络点。

中央迁入北平前,神秘便衣队进驻,人人有隐藏身份、配左轮手枪

戴笠

戴公馆附近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周围建筑和戴笠自己搭建的一些掩体可以很好的掩护便衣队成员进出。

进驻北平后,便衣队接到新的指示:负责从西直门、颐和园到香山和从复兴门、八大处到香山这两条路线沿途的警卫工作。不难猜出,领导人就驻扎在香山。

中央迁入北平前,神秘便衣队进驻,人人有隐藏身份、配左轮手枪

主席在香山

接到任务后,便衣队一队化三组,进行不同的任务分工:

第一组,在北平搜集情报、配合相关部门围剿敌特分子;第二组,前往青龙桥,那是从西北方向去往香山的必经之路;第三组,进入香山,占据各处制高点,在地图上明确标注,确保香山的绝对安全。

香山的保卫工作尤为重要,便衣队第三组成员从山脚到山顶,一步一步地排查,一棵树、一个草垛子都不放过,将所有敌人可能隐匿的地点都筛选了一遍,同时,各路口,悬崖边都安排了暗哨,以保证香山的绝对"干净"。

在确保香山万无一失之后,便衣队才将重心移到了北平城。

中央迁入北平前,神秘便衣队进驻,人人有隐藏身份、配左轮手枪

在戴公馆,李克农迎接了到来的便衣队,便衣队员非常激动,主心骨终于到了。一方面,李克农详细地向便衣队了解了香山保卫工作,另一方面,李克农将带来的左轮手枪发放给便衣队的成员,这是从国民党特务手中缴获的新武器,比之前配发的手枪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精度更高。

不仅如此,李克农还为每个人安排了新身份,有杂货餔的伙计,有饭店的服务员 、副经理……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工作。隐藏在老百姓中,便衣队的工作更好开展,帮助公安部门破获不少案件。

中央迁入北平前,神秘便衣队进驻,人人有隐藏身份、配左轮手枪

一次,他们和公安部门一起抓获了职业杀手柴氏兄弟。这两人,在杀手界内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为了钱什么任务都敢接。这次,他们的目标是刺杀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

就在他们踩点摸情况的时候,便衣队的同志们发现了他们,经过和公安部门的积极配合,柴氏兄弟终被逮捕。

中央迁入北平前,神秘便衣队进驻,人人有隐藏身份、配左轮手枪

清华园火车站

3月下旬,便衣队接到通知,主席将从清华园火车站进城,他们又开始对清华园火车站展开紧密排查。在排查中,他们通过扫雷器发现了一个手榴弹。

"一石激起千层浪"。李克农和便衣队的成员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为什么之前没有发现?难道敌人已经掌握主席将到清华园火车站的情报,特意放在这里的?

中央迁入北平前,神秘便衣队进驻,人人有隐藏身份、配左轮手枪

经过多次排查,确定清华园火车站没有其他的威胁后,相关专家分析,这可能是敌人之前不小心落在那里的,没有被发现而已。

李克农认为此事给他敲响了警钟,一方面,他在便衣队内重申工作要求,必须更加仔细,更加用心,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另一方面,他重新安排了主席进城当天的保卫工作,增派人手,无死角布防。

3月25日,主席、总理和其他领导进入北平,李克农因为保卫工作受到主席批评:"岗哨安排的太多,不像样子,警卫们一个个端着枪,如临大敌的样子,让群众怎么想?"

虽然挨了批,李克农想到领导们都安全进驻北平,觉得都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