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儒道醫四家靜坐法要(5)佛家調息靜坐特點與價值

一、明心見性。即身是佛

佛教修持的主旨是明心見性,目標是即身成佛,其核心內容是摒棄世俗的一切痴愛雜 念,徹悟在世俗中迷失了的本性。

所謂明心見性,就是要發現自己的本來真心,見到自己 的本來真性,從而回到自己剛出生時那種純潔無邪、清淨天真的狀態,勘破人間真假、有無、虛實之具象,懂得虛幻無常之事理,獲取善的智慧。

自從竺道生提出“一切眾生皆有 佛性"的觀點後,對於佛性的修持就成了所有信佛者每個人內心的追求。但是如何來回歸 人的本性,由凡趨聖,那就得有具體的修持方法。而當年佛陀在菩提樹下靜坐悟道的經歷 恰好開示了眾生向佛的途徑。於是以坐禪為名號實質是調息靜坐的方法就成了明心見性的津樑。

佛教通過禪坐的方式,止息心念,排除俗塵的紛擾,就能覺心萌發,發現本性,從 而即心成佛、見性成佛。

如果按天台宗止觀雙修的修持,也即通過止功進入觀門,或者由定入慧,在觀慧的層面上,就是佛我一致、心性一致,當真正在內心穿越了世俗的各種業障之後,就會在澄明的靈魂深處喚起自身的本能,從而體現真如之理,使自己獲得洞察人 生一切苦難原因的能力,而最終擺脫苦難,解脫自身,從而達到寂滅的境界,這就是佛的 智慧。


二、安般守意。最早開示

與儒道相比,佛家最早開示調息靜坐的具體方法與步驟。儒家孟子雖然自稱為最善養 氣,但他的浩然之氣究竟如何存養?操作的步驟如何?史無明載,難以了知。老子講“專 氣致柔,能如嬰兒乎?’’但是具體怎樣來專氣?怎樣來致柔?怎樣才能做到像嬰兒樣呼 吸?

也是不得而知的問題。

我國古代的呼吸修煉雖然很盛行,但多偏於動功一派,出土的 戰國《行氣玉杖首銘》、馬王堆帛書《導引圖》、張家山漢簡《引書》,均為行氣與導引結 合,屬於動功。有關靜功的最早文獻,則遲至唐代敦煌卷子《呼吸靜功妙訣》才有記載。

但近年來有人懷疑此卷子為清代道士所摻入,而未被甄別。同名文獻則載於龔廷賢的《壽 世保元》。

因此,就現有文獻來看,東漢末年安世高所譯《佛說大安般守意經》是國內現存最早的記載呼吸修煉具體操作方法的文獻。

《安般守意經》中關於數息的操作,不是偶 然的記載,而是古印度佛教修持實踐長期經驗積累的反映,說明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呼吸 調節是配合打坐工夫的必要手段,早已形成了固定的程式和套數。這種靜坐的經驗總結遠 比中國的儒道要早許多。


釋儒道醫四家靜坐法要(5)佛家調息靜坐特點與價值

三、止觀雙修。三諦圓融

佛家不僅重視調息靜坐的經驗總結,更注重理論思想的提升。身體的修煉涉及到生理、 心理的改變,佛教修持早就要注意到了這種現象,在證求佛理的同時,實際上也在感悟生 命的變化。這種基於生命現象的觀察體悟,自然也會帶來理性認知的鍛鍊,客觀上提高了 修持者的認知水平。這種來源於修持實踐的理論成果,反過來又是修持實踐的指導思想。佛家理論分析與論說邏輯的細緻、縝密、嚴謹也遠較儒道深刻。如《安般守意經》對“安般”二字的解析就有十二種之多:安為身,般為息;安為生,般為滅;

安為數,般為相隨;

安為念道,般為解結;

安為避罪,般為不入罪;

安為定,般為莫使動搖;

安般守意,名為御意至得無為也。

安為有,般為無;

安為本因緣,般為無處所;

安為清,般為淨;

安為未,般為起;

安為受五陰,般為除五陰。

這種剝筍式的層層推進,直達人心,足可使心靈為之震撼振動。

又如《摩訶止觀》第二釋名意,其對“止觀”的申釋,也是不遺餘力地曲盡其意。

止有三義:一為止息之止,止息一切心念;二為停止之止,使心專注於真如之理上;三為非止之止,即心念不止時要使它作止,即讓心念停息下來。

觀亦有三義:一為貫穿觀,停止妄想,顯露真智,穿透煩惱;二為觀達觀,一心體達 諸法實相的真如之理;三為非觀觀,即要使不觀的作觀。

對於以上的止觀之義,因為可以思議,所以又稱為相待止觀。

一切煩惱、業、果、教、觀、證等均不生於心,止與不止皆不可得,不相對待,不可思議,開發真慧,斷絕塵凡妄 想,攀緣真如之理,契證唯一法界,這就叫絕待止觀。

在此基礎上會同各種止觀異名,稱為會異。

此外,止觀二字還貫通法身、般若、解脫三德,因而又稱三德。這種名相的闡釋 功夫,實際上也是佛教哲學的一種體現。尤其是佛教關於人生苦難的哲學,直揭人生的本 質,在豐富人類哲學內容方面也遠較儒道貢獻大。


釋儒道醫四家靜坐法要(5)佛家調息靜坐特點與價值


四、蒲團青蓮,持戒苦修

佛家的靜坐修煉,往往還是在持戒的基礎上進行。

此外,佛家的靜坐修持還特別講究時間、環境及姿勢,並有著教內的嚴格規定。靜坐一般要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即在密室 中進行。還得有蒲團、薰香等道具。

這種濃郁的宗教氣氛或情懷,與儒家在生活中修持或 道家的聽之自然,有著較大差別。


釋儒道醫四家靜坐法要(5)佛家調息靜坐特點與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