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中國千年的“佛教五經”,囊括佛家頂級智慧,你讀過幾本?

影響中國千年的“佛教五經”,囊括佛家頂級智慧,你讀過幾本?


我們都知道佛教典籍有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門,即使你是一個佛學者,一輩子也難以把這些典籍閱畢。因此,小編特精選了對中國影響最為廣泛,並且最能體現我們中國佛家思想的五部佛經進行解讀,由於篇幅原因,小編先對五經中每一部的精髓進行解讀,因為只有瞭解了經書的精髓,方可對中國佛家思想形成總體框架,逐步步入佛境。

我們中國佛教有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之分,相對來說小乘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較為有限,並且在魏晉之後,逐步式微。而大乘佛教則不同,大乘佛教傳到我們中國後,經過與魏晉玄學,儒家思想的相互融合,成為和儒家,道家並駕齊驅的中國思想主線。

影響中國千年的“佛教五經”,囊括佛家頂級智慧,你讀過幾本?


《心經》《金剛經》

對於大乘佛教,一般分為空宗和有宗兩類,如我們說的“般若經”就是空宗,空宗最具代表性的佛經即《金剛經》和《心經》,這也是佛教十三經中最經典的兩部。

顯然,空宗的精髓即“空”,但這裡的“空”說的並不是我們單純認為的一無所有的那個空,而是以“緣起”說的“空”,簡言之,就是世上的一切,都來源與一個字,“緣”,會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而產生變化。條件具備了,即緣起,條件沒具備,即“緣滅”一切事物皆無自性,無自性即“空”。

“緣起性空”即《心經》和《金剛經》的核心,但兩部經典卻從不同角度去講“空”,其中《金剛經》從“對外掃相”的角度去解讀,《心經》則從“對內破執”的角度進行解讀。比如《金剛經》中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對內破執則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點睛之筆。《心經》中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來對外破五蘊身,以“心無罣礙”來破心執。通過掃外相,破心執的角度去說“空”。

《解深密經》

大乘佛教中的有宗在我們中國相比空宗來說,顯得弱了些,在有宗看來,一切外境,外法都是“內識”的變現。唯識宗宣揚的就是有宗的思想,最為典型的即《解深密經》,《解深密經》中,一切法都是識的變現,而阿賴耶識是則是萬法之根本,是萬物之宗。《解深密經》中還闡釋了“三性”和“三無性”等問題,及一切虛妄分別相和真實性之間的關係。

影響中國千年的“佛教五經”,囊括佛家頂級智慧,你讀過幾本?


《法華經》

《法華經》思想最能代表天台宗的宗旨,所以又稱“法華宗”。法華宗主張世間一切眾生皆具佛性,都能成佛。而這一思想與儒家心性學說共通,即“妙有”思想。

《壇經》

可以說《壇經》是中國僧人撰寫的佛家經典中唯一一部被冠以“經”的佛家典籍,中心思想“即心即佛”的佛性輪、“頓悟見性”的修行觀,以及“自性自度”的解脫觀。《壇經》在把佛性歸諸心性、把人變成佛的同時倡導“即世間求解脫”,主張把入世與出世統一起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國學精粹與智慧生活、筆耕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