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憶祖父

庚子年二月初一晚,偶做一夢,驚醒,沉思良久,懷念祖父,因悲痛難以抗拒,痛哭流涕,今念祖父,雖離去久矣,但記憶猶存,甚是想念,故作之以表悲傷之心情,遂成此文。以此悼念吾之祖父!以示對祖父之懷念!愚孫在疆泣血稽首!拜!

陽春三月,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到處一派農忙氣息。身在異鄉的我每每想家時,或在夢中、或在工作閒暇時、或在抬頭朝向家的方向遠望時,不由自主的使我想起祖父。眼前便浮現出祖父那特別明顯的標記--形似羅鍋的脊背和那高高聳立的墳谷堆。想起了祖父那長著粗糙厚繭的雙手,更讓我聯想起了祖父的敦敦教誨。這些點滴無不託起我兒時的記憶!

祖父名映田,諱全祿,民國二十四(1935年)6月生,卒於公元2014年5月。祖父生於動亂之年,成長與積弱積貧的新中國成立時,見證了共和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完整過程。年輕時為了一家老小的生計,在甘肅華亭安口下過煤礦,南下陝西做過“麥客”,又在村裡當過幹部。祖父是地地道道的農民,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

祖父出生於兵荒馬亂的動盪年代,那個時期貧困率高、文盲率更高,一個村也就那麼一兩個讀書識字的人,即使這樣曾祖也讓祖父讀完了高小,現在看來也就是一個小學畢業而已,但在當時已經很了不起了。所以當我們兄妹開始懵懵懂懂讀書的時候祖父就很重視教育,尤其是教我們立德樹人。“樹木成材十年易,育人百年成梁難”。祖父常引祖宗之言教育我們兄妹要做到與人為誠,與友為善,與己要省、要慎,與他人要容。做人守孝道,家庭鄰里要和睦。

祖父是在災荒年受過苦的人,又經歷了60年代的大饑荒,所以他時刻操心著田裡莊稼的長勢,一年辛勤的耕作,等待期望秋後的大豐收。還有就是祖父那期望的眼神,時刻凝望著、注視著、教誨著子嗣們個個成龍成鳳。然逝者遠行,靈魂永佑後人。

和同齡人相比,我有著四世同堂的光耀,我和弟弟妹妹們是幸運的!祖父陪我們姐弟走過了完整的童年。以至於我兒子也得到了祖父的悉心教導!孩提時,祖父對我的教誨無不集中在家風的傳承上。時刻教我做人的五字真言“仁、義、禮、智、信”。面對祖父的諄諄教誨,年幼的我總覺的囉嗦和煩躁。今天仔細想來,我已身為人父,方能深刻領會他老人家的良苦用心。

夢迴祖地,我站在祖父面前,看著那一山又一山倍感親切的黃土。祖父那慈祥的音容,炯炯的眼神和那永遠無法直立的脊背。讓我既想多看,又不敢多看。歲月無痕,時光荏苒,又到清明時,對祖父的思念之情再一次湧上心頭!

因常與祖父祖母同居一屋,二位老人時常給我講些他年輕時的故事聽。一旦祖父開始提起他的那些陳年往事,我總愛搬著小板凳坐在他前頭,或在晚上睡覺的被窩裡,聽他訴說著屬於他們那個時代的精彩,也許那個時候的我什麼都不懂,也許那個時候的我就開始懂得了祖父的人生之路走得很坎坷。所講的故事無不是一部辛酸的奮鬥史。

祖父祖母講著講著有心酸之處便淚水潸然,有豐收之時則歡笑滿屋,動情之處我也跟著哭笑。最動人的還是祖父對祖母的謙讓,祖父不管祖母怎麼說,祖母永遠都是對的。說著說著祖父就給祖母表起功勞來了。原來祖父因其他原因常年在外,家裡我父輩姊妹六人全靠祖母撫養,以至於後來曾祖父,曾祖母的去世都是祖母操辦的。再說那個年代通信根本不暢,等通知到祖父回來辦喪事時,曾祖早已入土為安了。說起這個,祖父總是覺得內心有愧,有時候哽咽著給我說“你奶奶的功勞大的很,你們兄妹可不能不孝順你奶奶,忘記了你奶奶的功勞啊”!我就說“您二老我都孝順,您和奶奶就好好活著,等我能掙錢了,我就給你買好吃的”。要知道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大饑荒,養活六個孩子是多麼的不易啊!祖父的這種謙讓無不體現著一個男人對女人心從感激的胸懷,正是這種謙讓,更能體現出祖父和祖母的這種和諧!回想起二老聊天,尤其夜深人靜的時候,猶如祖父在世時的情景再現一般。

在我的印象中兒時記憶最深的兩件事兒。

一、祖父不與人爭;大概是1997年左右,因當時的土地制度,村裡每幾年都會有一個土地分配政策,大概就是,村裡有亡故的,出嫁的人退出部分田地,家裡有新生兒的,不管男女都會分到一塊兒田地。正好那年村裡能退出田地的有九戶,能分到土地的是十戶。大家眼巴巴的都想分到一塊兒地,這可難為村長了,正當大家爭的不可開交時,在村長的提議下,大家口頭約定,一致同意的情況下,最後大家採取了抓鬮的方式。就是把數字寫在紙上分為一到十的數字,然後把紙挽成疙瘩,丟在一個盤子裡,十個人去抓,口頭約定抓到十的就分不上地,要分到地只能等下一年次再分。說來也奇怪,別人爭論不休的時候祖父未曾發一言,等抓鬮的時候卻抓了個“九”,如按口頭約定我家是可以分到一塊兒地的。這時那個抓了“十”的人就非常的不情願,非要和祖父鬧,這時村長也沒辦法了。那人鬧是有原因的,由於我妹妹是抱養我大伯家的,戶口都落在我家了,得到一塊兒地是合情合理合法的。那人就這樣說那樣說,鬧騰的意思就是我家就不應該得這塊地。要知道祖父也是很想得到這塊地的,那個年代黃土高原基本都是靠天吃飯的,能多一塊兒地就能多產出糧食,家裡面就能有餘糧啊!況且他一個捱過餓,嚼過樹皮的人,更想得到那塊兒地。正當僵持不下的時候祖父做出了讓步!畢竟有沒有那麼一塊兒地已不在那麼重要了,因為大家都不餓肚子了。時至今日看來,一塊兒地根本沒那麼重要,但是不與人爭的這種品德是值得我學習的。

二、祖父教我做人;記得那年我上小學五年級,突然從別的學校調過來一位老師,那老師很是關心同學們的學習的,由於部分同學學習跟不上,老師就在中午放學的時候跟著學習較差的學生到家裡做家訪順便吃個飯,說實話剛開始都是學習不好的,最後演變成班裡30多個同學每個都要請老師到家裡去吃飯。而老師唯一的要求是“吃飯可以,同學們叫家裡人不要給我準備好吃的,只要同學們家裡面給我把饊飯(“饊飯”我們當地的一個特色飯,用苞谷面加土豆,或者大米加土豆做的)準備好就行了”,說是“饊飯”,但到了同學們家裡面,家長們都拿出了招待客人的看家本領,做的都是好吃的。當然我的學習在班裡不是最差的,所以我是排到最後的。我想在大概輪到我的時候我就主動去找老師了,老師說明天去你家吃飯吧!和老師約定好了,心裡很高興中午放學回家就給祖父說了,祖父立馬給媽佈置任務,明天要做平時招待親戚的手工臊子面,我說“老師要吃饊飯哩”!祖父捋了捋鬍鬚,哈哈笑著對我說“你這娃娃,老師那麼辛苦,給你教那麼多的知識,你要把老師當尊貴的客人,要拿好吃的給老師吃。老師說吃饊飯,你還真給老師吃這個饊飯哩”?聽完祖父一席話“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第二天老師終於來我家了,祖父早早的就在家門口等著迎接老師,進屋很熱情的拿出了平時自己都捨不得抽,壓在箱底的硬盒海洋牌香菸和最好喝的茶葉,老師抽著煙,喝著茶,吃著手工臊子面。我想老師應該是滿意的!我當時想一向節儉的爺爺,今天怎麼如此大方了?今天看來,這個做人待人的道理方才明白!祖父之教導瀝瀝在目,教我等兒孫:

“入則孝”是為人子嗣的基本準則。因為家中的老者是生活經驗的傳承者,能維護家庭、促進鄰里關係。所以照顧好家中的長輩是我們做晚輩應盡的義務。

教我等兒孫“出則悌”要尊重同族同村長輩,做到兄讓弟恭。兄弟之間要互相幫助,取長補短。當然這更是人們孜孜不倦的追求。

教我等兒孫要傳承優良家風。記得我兒子三歲多的時候,祖父就拿出他上學時期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每天哄他一遍,灌個耳音。兒子已經二年級了到現在背誦起這些經典就說“這是太爺爺教我的”。時過境遷教科書改了又改,但是唯一不變的是祖父對中華民族傳統家風傳承的這種精神。是啊幼兒是家庭以及家族的希望,更是家庭得以延續的繼承者。

對待鄰里,祖父常說“在對待鄰里之間要寬容、要友善,遠親房還不如近鄰居”。祖父也常以“六尺巷”教育我們,等到上學時才看到那不是“三尺巷”嗎?怎麼到他這兒就成“六尺巷”了呢?祖父不厭其煩的對我說,“你讓三尺,我讓三尺不就成六尺巷了嗎”?我突然茅塞頓開,恍然大悟。而這些敦敦教誨至今記憶猶新,常常在耳邊迴響,促使我不能忘,也不敢忘。

祖父教我等做人處世,以德為本,教育我等兒孫,潛移默化,身體力行,與人為善,立德處事,此等教悔鞭策我等在人生旅途行穩致遠。如此美德,理當浩然長存!

斯人已逝,風範永存。每至坎坷,定當回想祖父之囑託,每遇困擾,必以友善無為而自省,謹慎做人,勤懇做事,不斂不義之財,不行不義之舉,雖未大富大貴,也算踏實平安。祖父泉下有知,應感快慰!

祖父撒手人寰已六載,六載彷彿彈指一揮間,不見祖父之身影,唯獨只有孤墳一座,芳草萋萋,怎不叫人潸然淚下,悲湧心頭。良久間,懷念古者,拱木伏恨;顧望懷愁,蓬萊已遠;音容宛在,遺情想念;身去兮意存,去者去兮不可回,精神長駐永追念。

六載遙祭,我等兒孫共思祖父。唯願之後,祖父佑吾等父輩兒孫,家和人興,財運恆通,萬事如意,福壽雙至,家門振興。吾等後輩,定當牢記祖父之家訓,勤儉持家,正直做人。願九泉之下祖父安心!願祖父之功德千古長存!

嗚呼哀哉!

伏惟

尚饗!

愚孫:蒲千珠 泣血稽首 再拜

2020年3月於新疆巴州庫爾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