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劉丁寧為什麼放棄港大上北大?城市很重要,但專業更重要

在所有的高考狀元中,我對遼寧2013年——2014年連續兩屆高考中,取得了遼寧省文科狀元的劉丁寧,印象非常深刻。

事情是這樣的:劉丁寧本來按照父母的期望,順利踏入香港大學,還有可能獲得72萬元全額獎學金,但內心向往著北大的她,在進入香港大學之後的一個月後,卻毅然退學,復讀一年,如願考上北大。

高考狀元劉丁寧為什麼放棄港大上北大?城市很重要,但專業更重要


她的這種做法一度引發熱議,有一部分她的這種做法表示不理解,但我認為,劉丁寧是睿智的,因為有夢想就要勇敢去追,走錯了方向就給自己機會修改,這也是一種勇氣,這就是真正的睿智。她花一年時間復讀,以總分為666分的高分,再次成為狀元,給了自己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順利進入北京大學,學了自己喜歡的專業:中文系。

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劉丁寧為什麼放棄港大上北大?在填報志願時,學校重要?城市重要?還是專業更重要?

高考狀元劉丁寧為什麼放棄港大上北大?城市很重要,但專業更重要

一、劉丁寧放棄港大上北大的兩個原因。

大家都知道香港大學(簡稱港大)是名校,且在名校中排名在前,該校畢業生的前途也是無限的。所以,面對父母的苦口相勸時,劉丁寧在填報志願時,選擇了有高額獎學金扶持的香港大學。而劉丁寧在上了一個月的學之後,選擇退學復讀再上北大,無非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港大的中文專業受到西方的影響,中文學院雖然未必是全英文教學,但開設的課程多為粵語。這樣一來,與劉丁寧古典文學的夢想背道而馳;另一方面是在生活中極有可能產生水土不服的情況。

高考狀元劉丁寧為什麼放棄港大上北大?城市很重要,但專業更重要

二、學校重要,專業同樣重要,城市重要。

相信不少學生都有這種情況: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進入理想大學,所學的專業卻跟自己真心想學的專業相距太遠。比如,有些考生為了選擇理想的985大學,去選擇校內的、自己並不喜歡的、甚至從沒接觸過的冷門專業,尤其是那些在填報志願時,專業被調劑了的考生。而事實上,除了學校重要,城市重要,專業也同樣重要,為什麼這麼說呢?

高考狀元劉丁寧為什麼放棄港大上北大?城市很重要,但專業更重要

①名校的冷門專業,未必好就業。

有心人會發現,大概是從2017屆的畢業生開始,大學生的就業真的是一屆不如一屆。據悉,南開大學的2019屆本科畢業生的平均月薪具體數字為 8862元/月(其中冷門專業最低3千/月、熱門專業最高2萬/月)。可見,哪怕是名校,如果你進入的是冷門專業,在就業方面也並不理想,沒有幫你實現階層的躍升。

比如,在某乎的生化環材專業,就屬於比較高勸退專業。其中的高贊回答是——

985的生化環材文史哲,不如普本的計算機、經管,選錯了專業,你這100多分就是白考的。勸退專業,清北也救不了。

②在保證專業不討厭的情況下,選好的城市,某種程度勝過名校。

好城市能提升大學生眼界,提升學生格局,這是真正存在的事實。比如在北京呆上4年,比在其他城市呆4年,格局會完全不一樣。但前提是對所選的專業並不討厭,且沒有明確的專業意向。

③選擇不喜歡的專業,會越學越沮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由於在大學裡生活和學習4年,如果確實無法喜歡上目前所學的專業,真的是會越學越沮喪的。主要原因是創造性學習(而非重複學習),才是最好的學習。

高考狀元劉丁寧為什麼放棄港大上北大?城市很重要,但專業更重要

三、學校、城市、專業,三者不能兼得時怎麼辦?

既然相比名校,城市和專業都相對重要一些。那麼,當三者不能兼得時,到底應該怎麼辦呢?答案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再作選擇。

高考狀元劉丁寧為什麼放棄港大上北大?城市很重要,但專業更重要

①在名校與專業相沖突時,優先考慮城市和專業。

比如,孩子的高考分數可以填報某所大學的壓線專業,但專業冷門,而另一所大學不是名校,但城市好、專業也相對好一些,也就是可以三者能得其二,就可以選擇城市好、專業相對好的那所大學。

②在名校與專業相沖突時,優先考慮將來的就業率。

有時候,在名校與專業之間徘徊時,也可以把就業質量這一項指標作為主要參考因素。比如以吉林大學與東華大學為例相比,吉林大學畢業生七成能夠在上海就業,東華大學的就業率為97.13%,而靈活就業率僅為6.19%, 其靈活就業率遠遠低於部分985工程大學。

高考狀元劉丁寧為什麼放棄港大上北大?城市很重要,但專業更重要

可見985這個名牌,並不是對所有人都存在意義。或許你看到了985高校的超高就業率,但是其中的靈活就業、合同就業你都沒有看見,因為不會公佈出來、。比如在某所985工程大學,本科靈活就業為19%,大概有1830人之多。靈活就業加上未就業人數總共為2200人。對於這2200人來說,985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其中的保研率也失去了其意義。

高考狀元劉丁寧為什麼放棄港大上北大?城市很重要,但專業更重要

四、結語:選擇不喜歡的專業,相當於自我放棄

對於填報志願這件事來說,大多數的人不願意重來,因為那意味著比其他人落後一年,所以哪怕選擇了不喜歡的城市和專業,也願意硬著頭皮讀下去(不包括那些後來接觸喜歡上所學專業的學生);還有一部分人為了所謂的名校,願意去學那些被調劑的、最差的、毫無興趣的專業。很少有人像劉丁寧這樣,有勇氣再給自己一次選擇的機會,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不理解。

當然,我不否認名校有其優勢。比如層次高、平臺優、學習氛圍好、圈子氛圍好……只是如果選擇有限,我並不贊成有些父母和老師,為了圖名校這個牌子,或為了自己的面子,為了說出去好聽,就捨棄孩子感興趣的專業。

高考狀元劉丁寧為什麼放棄港大上北大?城市很重要,但專業更重要

畢竟,大學在校的四年,對所學的東西有興趣很重要。否則,讓孩子去讀那些無法喜歡上的冷門專業,就相當於讓孩子放棄了自我,而且還會讓孩子處於學校鄙視鏈的最低端,得不償失。志願填報對大多數考生來說,就是一種得迫取捨。而每一個選擇,都要想清楚其中的後果。這個道理不只適用於填報志願。許多其他的事都是這樣。

總之,我認為高考狀元劉丁寧放棄港大上北大是睿智的,也從側面說明了一個道理城市很重要,但專業更重要。

我是@小曉樣兒,歡迎關注我,歡迎留言、分享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