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的揖禮是怎麼來的 ?

合十禮的梵語原意為“向你鞠躬致意",在行禮時雙掌合在胸前,十指併攏以示虔誠和尊敬。在面對不同身份的人時,雙手會擺在不同的位置,不過基本上不會與對方有任何皮膚接觸。

除了合十禮、鞠躬外,中國在過去也有個不會與他人接觸的問候方式,那就是“揖禮" 讀音Yī Lǐ。傳統中國人的社交禮儀以“揖"、“拜"即跪拜禮,最為普遍,也是傳統最重的禮節。而“揖"主要是站立時所行的禮,可以莊重也能很日常,因此使用的範圍最為廣泛。

中國傳統的揖禮是怎麼來的 ?

揖禮,在古代常與“拱"連用,東漢文字學家許慎)《說文解字》是這麼解釋“拱"字:“拱,斂手也",清代訓詁家段玉裁在其著作《說文解字注》裡進一步解釋:“拱,沓手也。九拜皆必拱手而至地。立時敬則拱手",“沓"是重迭的意思,沓手就是指兩手相交、相迭。

段玉裁詳細描述拱手禮的正確知識,比如拱手時,雙手放於胸前,而雙肘不應抬高,兩手臂應成自然弧形。古代對於拱手時,到底是哪隻手在上,可是相當講究的。《說文解字注》載:“拱……右手在內,左手在外。男之拜尚左,女之吉拜尚右。兇拜反是。九拜必皆拱手",在行吉禮(祭天、祭拜祖先)時,男子左手迭右手(古代男子尚左),女子則是右手迭左手,不過行兇禮(喪禮、災荒時的祈福禮)時,男女的手勢則是顛倒過來。

中國傳統的揖禮是怎麼來的 ?

揖禮的歷史相當悠久,先秦時就有作揖的記錄,《儀禮註疏.鄉飲酒禮》載:“主人揖,先入;賓厭介,入門左;介厭眾賓",東漢經學家鄭玄(127-200年)註解為:“推手稱揖,引手稱厭”,“揖"是在拱手的前提下,將交迭的雙手向外推,同時身體略微向前鞠躬。而“厭"則是作客時行的禮,差別在拱手時,手要往胸前收,不過到漢代時就將兩者合而為一,統稱揖。到了西晉受到西域文化的影響,與揖禮相結合有了“叉手禮",並流行於唐、五代、遼、宋、金、元諸朝,行禮時為兩手交於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拇指向上翹,不同朝代的叉手禮手勢會略有變化。

今日武術所行的“抱拳禮",也是在揖禮的基礎加上古代軍禮融合而成。這是因為古代士兵行軍禮時,由於手持武器,所以左手只好蓋在握著武器的右手背上(左手上右手下),這樣的行禮方式從周代起一直盛行於各朝代的民間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