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麻雀

散文/一只麻雀

“吱吱吱”,我寻声望去,发现离我停车不远的地上,有一只小麻雀。小麻雀全身羽毛呈黄褐色,瘦瘦的个头,圆圆的脑袋上,长着一对滴溜溜乱转的小眼睛,尖尖的小嘴,一对小巧的翅膀不时扇动着几下,它正小心翼翼地在地上啄着什么似的。

散文/一只麻雀

可怜的小麻雀,生活在人来车往的地方,虽然早已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但天性显得有点儿胆怯,似乎心里诚惶诚恐的,看它东张西望的样子,我也有了一点儿怜悯之心,蹑手蹑脚地绕开了它……

早起的鸟儿有食觅。的确,这么早就起来的鸟儿,显然是在觅食,这世界谁都不容易,人是如此,更何况是鸟儿呢。记得上中学时,曾经学过老舍先生的《小麻雀》一文,文中的小麻雀被猫给咬伤了,文中刻画小麻雀和“我”的心理,写得神形兼备。眼前的小麻雀是活奔乱跳的,也没有猫来伤害它,显得自由自在。我又回想起儿时的一些事来。

散文/一只麻雀

记得那时,每到秋天,村外的田野里,金黄的稻穗迎着秋风起伏荡漾,发出“沙沙”的声响,沉甸甸的谷粒笑呵呵地弯了腰。每每这时,成群结对的小麻雀便“叽叽喳喳”跑到稻田吃谷粒,父亲便带我在家里用上一年的稻草扎两个稻草人,又让母亲找来几件破衣服,给稻草人穿上衣服,然后梆在木棍上。再带到自家田里,在田两头备各插一个,顺便给它戴个破草帽,便大功告成了。最妙的事情是稻草人的两只手臂上还绑一把破蒲扇,或是红布条,风儿一吹,蒲扇和布条迎风飞扬,远远望去,倒像个“真人”一样,驱赶麻雀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但没风的时候,毕竟是稻草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麻雀来吃稻谷。好在谷多鸟少,损失并不大,可以忽略不计。

散文/一只麻雀

倘若到了冬天,碰上下雪天,也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只要雪覆盖大地一天以上时间,鸟儿饿得无处觅食了,我们就可以捕麻雀了。

我和小伙伴们带上绳子、木棍、扫帚和大竹筛,蹦蹦跳跳地来到村东的一块晒谷场。我们选择靠稻草垛不远的空地,扫开两个大竹筛大的一块空地,将木棍弄成六七寸长,拴上长长的绳子,木棍支着竹筛边缘,并在竹筛里撒些谷子,竹筛外也撒上几粒(撒多了麻雀只会在外面吃,不会跑里面了),麻雀就飞了过来。几只麻雀飞走了,剩下的麻雀胆子也大,大摇大摆地走进竹筛里。说时迟,那时快,我瞅着时机到了,将绳子轻轻一拉,除了反应敏捷的几只麻雀之外,有四五只麻雀全罩在竹筛下。我们高兴地欢呼雀跃,竹筛下的几只麻雀惊恐万状……可怜的小麻雀,都成了我们的猎物。

儿时的快乐时光,便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

散文/一只麻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