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位决定心态,心态决定成败,基金投资中的仓位管理

在最近大火的一本书《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里面,除了感受到苏世民对“不要赔钱”的执着外,就是对投资“模式”建立的坚持。而作为普通投资者建立自己的投资模式也是至关重要,至少包括投什么?投多少?怎么投?三方面内容。而投多少则涉及到了资产配置和仓位管理的问题了。

作为过去20年,我投资过房地产、股票、区块链、p2p、基金、黄金、大宗商品等等众多投资产品,而最终锁定基金作为未来主要的投资渠道,所以本文主要谈谈基金投资过程中仓位管理的话题,这个问题在上涨的市场中并不引人关注,但下跌就不一样了。

仓位决定心态,心态决定成败,基金投资中的仓位管理

仓位管理的前提:

前提一:股市不可测。

基金的底层资产就是股市,很多人热衷于技术分析,预测市场,根据预测来做自己的交易。其实明天的涨跌谁也无法预测,市场如随机漫步,多和空永远是并存的,涨和跌都是正常的。

就象霍华德•马克斯所说:能准确预测市场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神,一种是神经。因此你的仓位管理就是抵御市场下跌最好的盾牌。

前提二:风险准备。

风险不可预测,但可以准备。全球经济一体化,牵一发而动全身,黑天鹅和灰犀牛到处跑。留存足够的头寸,可以减少市场波动对收益的影响,去应对市场的突变。

如这次卫生事件和石油价格波动,如果全仓持有,将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

前提三:心态决定成败。

在市场中不乏技术卓越的分析师和操盘手,但这优秀的技术,并不代表这些人一定能在股市中赢得财富。而其中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心态,良好的心态能让你游刃有余的去面对市场的挑战,心态也是运气的一部分。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仓位决定心态”,你的仓位不同,影响你对市场的看法和角度,从而影响你的决定。

好心态从控制好仓位开始。

仓位决定心态,心态决定成败,基金投资中的仓位管理

仓位管理的原则:

很多的成功投资者,把仓位管理放在战略层面的高度,选择投资标的是战术层面的问题。在投资中,关于仓位有两个原则:

原则一:永远不要满仓

每一成的仓位代表你对市场的看好程度,满仓代表你极度看好市场,未来的市场百分之一百会涨。但前面的“前提一”也说到,你不是“神”,你怎么知道未来一定涨呢?所以既然不是一定,而你又满仓了,那你就一定是“神经”了,抱歉那怕你不认为自己神经,但你却做了“神经”该做的事情,那么为啥总亏损就很好解释了。

原则二:永远不要空仓

同样如此,除非你离场,否则空仓也是极度贪婪的表现,因为你在等着市场的底部,等着抄底。但如前提所说,涨跌是无从预测的,所以注定你的空仓的决心,必然导致你容易造成抄在半山腰,或者追涨杀跌的状况。老手死于抄底,不是没有道理的。

仓位决定心态,心态决定成败,基金投资中的仓位管理

仓位管理的途径

仓位管理的途径就是资产配置,资产配置也就是仓位配置。

基金投资中可以用来配置的资产包括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纯债、二级债、可转债)、货币基金、黄金基金、大宗商品等五类主要资产。根据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分为高波动资产和低波动资产两类。

高波动资产:股票基金、黄金基金、大宗商品、债券基金中的二级债、可转债;

低波动资产:纯债、货币基金;

所谓的仓位高低,就是高波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简单的根据投资风险承受能力,一般分为风险厌恶型、保守型、稳健型、激进型等几种类型的仓位管理,而风险厌恶型则100%投资低波动资产。

保守型:3成仓位以内;

稳健型:5成仓位以内;

激进型:7成仓位以内。

高波动资产持仓法则:

通过资产配置的方式明确自己战略层面持仓比例,在高波动资产中采取有效的持仓方式将让你穿越牛熊。

仓位决定心态,心态决定成败,基金投资中的仓位管理

高波动资产建仓主要分为两种方式:

方法一:分批买入法。

时间买入法,也就是我经常推荐的基金买入时,分3~6个月短期定投式建仓,此种建仓方式时候适合对未来预期较好的市场使用。

方法二:空间买入法。

就是根据价格空间的波动,按照价格上下的幅度,按比例分批买入或者卖出基金,常用的包括金字塔买入法,网格交易法等。

方法三:定投式建仓。

属于时间买入大之一,根据A股市场“牛短熊长”的特点,以日定投、周定投、月定投的方式,超过1年以上的持续投入,制定止盈策略,长期循环投资。

所以,仓位管理也确实是一门艺术,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其实能让自己睡得着觉就是一个合适的仓位,而留有低波动资产则是给自己一条退路和一个防守反击的机会。

大路千万条,条条通罗马,只要明确自己的仓位管理目标和持仓法则,不停完善自己的投资“模型”,终将实现自己的投资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