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醫基礎學說

藏醫基礎學說

藏醫的基礎學說

一、五源學說

五源學說又稱為五元學說,它認為物器界(器世)及人和一切生物(情世)產生的根源為土、水、火、風、空,稱之為五源。這種學說起源於印度,是古印度的一種樸素唯物主義認識論。土、水、火、風是構成世界萬事萬物的四種基本物質,空是物質存在、增長和運動的空間,它們之間相互滋生、演變、發展,並進行抽象推理、演繹、歸類,用以解釋物質世界的結構和運動形式,這便是五源學說。

五源學說很早應用於佛教哲學,以後應用於壽命吠陀醫學。藏醫藥學在形成過程中將它移植到藏醫藥理論中,廣泛應用於生理功能、病理變化、疾病診斷、防病治病及藥物方劑等很多方面,正如《四部醫典》後續部說:“眾生身由四源成,疾病緣由四源起,藥物性味四源定,身病藥皆四源生。”

二、五行學說

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行學說就是以它們的屬性和相互滋生、制約的複雜關係來歸類、演繹、解釋物質世界的構成和事物變化。藏醫運用五行學說來解釋人體、生理、病理及其與外在環境的相互關係,進行辨證施治。藏醫將五行學說主要應用於脈診學,其他方面藏醫多用五源學說。藏醫早在公元8世紀末,從中醫編譯而成的《月王藥診》中移植過來,在藏醫經典著作《四部醫典》中有詳細的闡述並有所發展。

藏醫將五行(金、木、水、火、土)與人體的心、肝、脾、肺、腎之脈象聯結起來,稱為五行脈,即金主肺脈,木主肝脈,水主腎脈,火主心脈,土主脾脈。按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原則,若在心脈上(火主心脈)出現了脾脈(土主脾脈)跳動,即為正常脈(火生土)。與此相反,出現了五行相剋的脈(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則為病脈,如在心脈出現了肺脈(金主肺脈)跳動,則為病脈(火克金)。

藏醫也認為不同的時令季節,人體的脈象會有所變化,這些都跟五行有著密切關係。即將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屬七十二天,在兩季交替之間有十八天,這樣將一年分為五個七十二天,然後冠之以五行聯繫。春季七十二天屬木,為萬物生長季節,肝膽屬木,亦屬旺盛季節,故木主肝(膽)脈;夏季七十二天屬火,是心活動的旺盛季節,心屬火,故火主心脈;同樣道理,秋季七十二天屬金,金主肺脈;冬季七十二天屬水,水主腎脈;春末夏初、夏末秋初、秋末冬初、冬末春初各有十八天,四個交替時節共七十二天屬土,土主脾脈。

藏族足浴

三、藏醫藥的理論體系

藏醫藥學的理論有:五行、六味、八性、十七效。

藏醫學認為藥物與五行有關,藥物的生長源於五行,即土、水、火、氣、空。土為藥物生長之本源;水為藥物生長之汁液;火為藥物生長之熱源;氣為藥物生長運行之動力;空為藥物生長之空間。五行缺一,特別是空缺少,藥物則無生機。這一精闢論述,闡明瞭藥物生長與自然環境的辯證統一關係,這就是當今所說的生態環境對植物生長的特殊性。

另外,藏醫認為藥物的味、性效亦源於五行。土性偏強的藥物具有強筋骨、增體力、滋補強身之效,可治隆病。這種藥物味甘,具有重、穩、鈍、柔、潤、幹之性,根及根莖類藥材大都屬於土性。

水性偏強的藥物具有使七大物質基礎(即飲食精微、血、肉、脂肪、骨、骨髓、精)聚集,增生肌肉之效,可治赤巴病。這種藥物味澀、酸,具有寒、涼、潤、稀、鈍、軟、柔之性。皮類藥材大都屬於水性。

火性偏強的藥物能促進七大物質基礎成熟,助消化,促吸收,增生體熱,榮潤膚色,可治培根病。這種藥物味辛、澀。大部分花類、種子類藥材都屬火性。

氣性偏強的藥物可強筋骨,通經活絡,增生體溫,收斂瘡瘍,促進七大物質基礎運行。這種藥物味苦、澀、鹹。皮類藥材大都屬於氣性。

空性偏強的藥物,具有四性的通性,其功效通行全身無阻,舒胸寬腹,遍及肢體,適用於一切疾病。果類和種子類藥材大都屬於空性。

除將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皮類藥材分屬五行外,藏醫還將其藥材的顏色和五行聯繫。黃色或淡黃色者為土,白色者為水,紅色者為火,綠色者為氣,藍色者為空,於是可根據藥材的顏色來考慮其屬性,決定其味、性、效。

六味,即甘、苦、酸、辛、鹹、澀。甘味具有增強體力,補氣固本,榮潤膚色,開竅舒胸,生肌愈瘡,幹黃水之功效。苦味具有清血熱、赤巴熱,健胃舒胸,增生腹肌之功效。酸味具有健胃消渴,增生體溫,生培根之效,對赤巴有益。辛味具有增生胃溫,健胃消積,鎮靜催眠,驅殺腸胃寄生蟲,榮潤膚色之效。鹹味具有熄風鎮靜,消腫化積,消煩渴,增生體力,生血,生赤巴,幹黃水,下死胎之效,但對麻風病、痘疹、瘡癤有害。澀味具有通淋止瀉,復甦開竅,榮潤皮膚,驅蟲之效。

另外,還有三化味,即服藥後在體內經吸收,其原來藥物之味發生變化。如甘、鹹味轉化為甘味,辛、澀、苦轉化為苦味;酸味吸收後仍為酸味。因此,甘、酸、苦稱之為三化味。

八性,係指藏藥具有八種性能,即寒、熱、輕、重、鈍、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