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赢得孩子比赢了孩子更重要

“我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还是这样,看吧错了吧!”这样的话我们常常说出口,为的是证明我们是正确的,而孩子是错误的,然而这样做只会把孩子推远,却不会给孩子任何帮助。其实我们教育孩子就是想着教给孩子好的处理方法,让孩子以后避免碰到各种坑。

然而我们的方法却用得事与愿违,我们往往急于赢孩子,却不想着怎么去赢得孩子。我们总想着赢,当我们赢了,孩子就输了,我们习惯了赢,那么孩子就习惯了输,这效果就达不到我们想要得到了,反而是越来越糟。赢得孩子就不一样了,孩子看到了尊重,那么也会尊重我们,孩子看到了我们冷静的对待问题,那么就学会冷静。

先要赢得孩子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才能让孩子听我们的。那么我们来说说哪些行为是我们常常想要赢了孩子的呢?


1.当孩子行为出现不当时,我们关注点放在情绪上,忙着去反驳去否定。

2.当孩子行为出现不当时,我们不是想着哪里出现问题,而是指责孩子,推卸责任。

3.当孩子行为出现不当时,我们一味的证明我们是对的,孩子是错的,而不是关注该怎么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4.当孩子出现行为不当时,我们只是站在自我的角度上看待孩子,而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是什么。


正面管教:赢得孩子比赢了孩子更重要


那么当孩子出现行为不当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行为不当的孩子都是丧失信心的孩子,他们其实想要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当孩子出现行为不当时,我们首先要分清孩子是想要表达的是哪些?

《正面管教》里说孩子出现行为不当时有四种内在需求:

寻求过度关注。这个时候的孩子总是制造些麻烦让父母关注自己,想要以此来证明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价值。当我们关注自己了,那么他们就觉得自己的价值感得到了体现,父母忽视自己了,那么他们就会特别伤心难过。

寻求权力。这个时候的孩子喜欢和父母起冲突,父母说东,他偏要顶西,就是想着赢了父母,自己做主。孩子是想通过权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家里的归属感。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出现权力相争时,都是在孩子青春期时。孩子是以不当的的行为来证明自己,想着宣布主权,其实我们要做的只是让孩子通过正规途径来实现,而不是一味的表现和争斗。

报复。孩子会出现报复行为时,其实是孩子对父母失去了信心,已经不再相信父母,想要让父母从自己的报复行为中意识到他,孩子想要的无非是父母的爱,想要在这个家里的小团体里有归属感,有自己的存在意义。

自暴自弃。孩子出现自暴自弃时已经不是对家长的失去信心而已了,这时孩子对自己也不再信任了,完全失去信心了。他们这时已经不愿意再挣扎了,对世界充满了仇视,对自己自卑到了极致。


正面管教:赢得孩子比赢了孩子更重要


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孩子的行为是哪种需求呢?

可以从两个方式来判断:一、我们可以从自身的感觉来判断。当孩子让我们烦恼、内疚时,孩子的目的就是寻求过度关注。当孩子的行为让我们感觉到了威胁、被激怒时,孩子的行为就可能是寻求权力。当孩子的行为让我们感觉到失望,受伤害时,那么孩子的行为就可能是报复。当孩子的行为让我们感觉油盐不进,说什么都没反应时,孩子的行为就是自暴自弃了。

二、我们还可以观察孩子的行为进行判断。当我们让孩子停止其行为,孩子停了一会,然后再继续,那么孩子就是寻求关注。当我们让孩子停止其行为时,孩子不仅继续而且还顶撞我们,那么孩子就可能是寻求权力。当我们想让孩子停止其行为时,孩子还变本加厉来反抗你时,孩子可能就是报复了。当我们看到孩子很消极时,想要让孩子做出改变时,孩子却懒懒散散,无动于衷,那么孩子就有可能是自暴自弃了。

那么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我们该怎么办才能赢得孩子呢?

一、根据孩子不同的表现做出不同的方案,针对问题解决。

当孩子是寻求关注时,我们不要忽略孩子,和他进行互动,用转移法来转移他的注意力。不把事情放大,也不是放任不管,直击要处,让孩子执行。

当孩子是寻求权力的,那么有效的一步可以是退出。我们冷静平复好情绪再来解决问题,冷静后明确告诉孩子该怎么做,孩子如果不从,那么就让他接受自然后果。

当孩子是出现报复的,那么《正面管教》里是建议不要还击,保持友好的态度,不与孩子计较。我们可以退出,可以反应情感,邀请哈妻子一起解决问题。不让他感觉到不被重视,这样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那么孩子就会慢慢的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当孩子自暴自弃时,我们需要花时间训练他。给他鼓励与支持,而不是对他们失去信心。可以给孩子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孩子完成后表扬他,让他得到成就感,那么他就会慢慢的对自己有信心,这样慢慢的就走出来了。

正面管教:赢得孩子比赢了孩子更重要

二、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而不是想着改变孩子就实行惩罚

很多时候我们的反驳我们的言语给孩子的是想要赢,而不是关注孩子的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我们用同理心看待孩子的问题,那么才能了解孩子,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孩子感觉到我们的信任和爱。当孩子感觉但爱了,那么你才赢得孩子。

许多父母想着孩子的不良行为就直接想到惩罚孩子,然而惩罚是治标不治本,当时可能会有点效果,过后孩子会通过更隐秘的方式实行他的行为,这就得不偿失了。用爱来融化孩子,让孩子信任我们,那么孩子才会更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

三、制定固定的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

一个家是一个小团体,需要制定一些合适的规则,大家一起遵守,当某人出现不良行为时,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这时开个家庭会议还是很不错的,把问题摊开了说,让孩子一起参与解决问题,提意见想办法,这有利于孩子锻炼解决问题的方式。

其实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无非是想要父母的关注,想要父母给予安全感,孩子有了安全感,知道自己是安全的,就不会再做一些极端的事来证明自己,挑战父母了。想要赢得孩子,最基础的是让孩子感觉到爱,跟孩子建立起信任的情感,让孩子信任你,并欣赏孩子,鼓励孩子,让孩子学会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心,这样孩子面对未知的社会才能更好的应对。

我们赢得孩子,那么孩子才能更愿意听从我们的,亲子关系也能更融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