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發展四大產業 東江科技園力爭2025年達千億產值

近日,仲愷高新區東江科技園引進新能源創新研究院——高能電池材料與器件技術創新中心,它是廣東微電新能源有限公司和中南大學共同成立的研發平臺,接下來將推進這一領域的產學研合作。

除了這一重量級平臺,東江科技園近期還有多個重點項目陸續動工。去年園區規上工業產值為188.07億元,按照規劃,到2025年要形成1000億元工業產值。

產業實現集群化發展

在惠州艾比森光電有限公司的車間,高度自動化將大部分工序交給機器設備,只有少數工人做輔助性工作。LED顯示屏不斷生產出來,為會議系統、體育競賽、戶外廣告等應用場景的圖像顯示提供技術和產品支持。該公司行政經理丁偉介紹,LED顯示屏的市場不斷拓展,應用領域不斷增加,公司正推進二期擴產。目前用地問題已經解決,希望儘快投產。

同在東江科技園,深圳雷曼光電近年來也在超高清LED領域持續發力。今年4月,該公司定向增發募資約3.8億元用於超小間距LED顯示面板項目。雷曼光電董事長兼總裁李漫鐵介紹,8K的Micro LED產品目前全部在惠州生產。

圍繞顯示產業的上下游,東江科技園已集聚艾比森、雷曼光電等一批先進企業,形成較穩定的產業集群。今年6月,東江科技園3個項目集中動工,即旭然鋰離子電池溼法隔膜項目、科萊德車載智能中控系統項目、華科東江新能源產業孵化園項目。它們和園區已有的汽車電子、裝備製造、新能源等產業密切相關,形成更健全的產業集群和產業鏈。

集群化發展正是東江科技園產業發展的路徑之一。“上下游要形成產業鏈條,橫向要形成配套,形成產業集群,相互之間有依靠,企業便輕易不會離開。”仲愷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東江科技園管委會主任傘金福概括道。

每年至少要增加30個項目

當前,東江科技園正重點發展高端裝備、新材料、信息通信和持續消費四大產業十個細分領域。其中,高端裝備細分為模具及精密製造、智能製造,新材料細分為鋰離子電池及材料、電子材料,信息通信細分為汽車電子、智能物聯、5G通信、新型顯示及照明,持續消費細分為綠色食品、健康醫療、智能玩具、智能家居等領域。

以此為方向,東江科技園一邊優化提升軟硬件環境,一邊大力招商。“我們缺好項目、大項目。現在我幾乎每週去深圳招商,一次看幾個項目,從中篩選好項目。”傘金福說。

2019年,園區實現規上工業產值188.07億元,同比增長21.7%。按照規劃,園區2025年工業產值要達1000億元。傘金福介紹,這意味著今後幾年每年增加約30個項目,每年至少增加100億元產值,才可能按期達到目標。他認為,接下來要大力做好招商和服務,抓項目是重中之重。

今年園區新建和續建的工業項目有40個,總投資達127億元。這些項目投資大、技術含量高,很多項目的投資主體是行業領軍企業。拓邦智能控制產業園項目投資達30億元,江豐電子的金屬提純技術,材料純度達99.99%以上。

打通項目建設“綠色通道”

引進來的項目不僅看中東江科技園的產業基礎,還看中其配套服務。科萊德車載智能中控系統項目近期動工,科萊德董事長陳峰介紹,公司預計2021年底前從深圳整體搬遷至惠州,希望園區提供優質服務,並期待在惠州實現科創板上市。

抓服務和抓項目一樣重要。東江科技園通過完善配套設施、優化行政服務等措施為企業提供良好的軟硬件環境。在招商方面,園區提出“工業綜合體”招商模式,利用直屬國企建造的“5G訊谷”工業綜合體平臺,按照簽約落戶企業的需求集中建設工業標準廠房,裝修到位後再提供給入區企業使用,為企業和項目提供“拎包進駐”的服務,滿足中小型企業希望減少固定資產投入、壓縮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和時間的需求。

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總體設計,預計今年下半年動工,2021年底完成代建廠房15萬平方米,且計劃連續4年每年建設10萬平方米以上的工業標準廠房。同時,通過園區產業引導資金與金融、投資機構合作設立產業發展基金等方式,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問題。

另一方面,園區制定出臺《東江科技園工業項目落地“全生命週期”跟蹤服務工作方案》,項目從簽約落戶到建成投產的每個階段都有對口職能部門跟蹤服務。各部門工作責任明確,提供的報審材料清單和辦事指南等流程清晰明瞭,實行包乾跟蹤服務制度,責任落實到人,確保落戶的工業項目走上建成投產的“綠色通道”。

在校園、交通和商業體建設方面,東江科技園今年提出一系列計劃完善城市功能,打造產、城、人融合的園區。

■對話

仲愷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東江科技園管委會主任傘金福:

今年將利用閒置廠房推進“騰籠換鳥”

產業項目涉及大量用地,東江科技園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南方日報記者採訪了仲愷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東江科技園管委會主任傘金福。

南方日報:東江園用地緊張到了怎樣的地步,還有地可用嗎?

傘金福:按現有項目和未來發展目標,園區“十四五”期間至少缺3平方公里土地。現在控規面積是12.4平方公里,裡面還有山和田,僅剩約2000畝可用,基本上可以說不夠用了。

南方日報:有沒有項目因為地的原因生變?

傘金福:有一個省商務廳推薦的食品項目要求在國家級高新區進行,東江科技園通過線上介紹了情況,提供了幾塊地供其選擇。但我們的地沒徵下來,路還沒通,這個項目較急於落地,沒引進到東江科技園,比較可惜。

南方日報:用地的事情怎麼解決?

傘金福:我們著手編制《東江科技園中期空間發展規劃》,奠定未來10年發展的空間基礎。同時,通過抓徵地、收閒地保障項目的建設空間。今年我們要盤整4塊地,現在已經盤整收回2塊,另外正在盤整中科高能、勝諾達的閒置土地。

除了這些辦法,還將加大對空閒廠房的再利用。目前東江科技園有約100萬平方米閒置廠房,今年將實施“騰籠換鳥”政策,將其中30萬平方米廠房高效利用起來。

南方日報:面對缺地情況,有什麼辦法提高產業項目的“畝產”,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困境?

傘金福:首先要保證項目在產值和稅收方面達到硬門檻。仲愷區要求每平方米投資要達9000元,東江科技園要求達1萬元。產出標準方面,仲愷區和東江科技園都是每平方米2萬元。有些企業引進來後遲遲不建設不投產,或遲遲沒有滿產,必須通過協議來約束。園區也要提升服務水平,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

■相關

新能源創新研究院成立

近日,仲愷高新區東江科技園迎來重量級研發平臺——新能源創新研究院—高能電池材料與器件技術創新中心。該研究院將設立仿真模擬實驗中心、先進材料研究中心、中央實驗室、專利和項目申報中心、先進技術平臺開發中心,並將圍繞新能源領域推進產學研合作。

中南大學在材料科學、工程學等專業實力雄厚,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方面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擁有先進電池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試驗中心。中南大學校長助理李劼表示,創新中心成立後,將把中南大學在新能源方面的先進科研成果與廣東微電公司的市場和經營結合,發揮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優勢,為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增添更多科技動力。

廣東微電新能源總經理陳志勇介紹,截至6月,該公司已申請73件專利,其中33件是發明專利,4件PCT國際專利。目前,公司已建成完善的從鋰電原材料到鋰電池安全性、可靠性全套監測測試設備。到今年10月,預計投入使用的全自動智能產線可實現每天35萬支的產能。

近年來,東江科技園圍繞新能源產業引進多個產業項目。傘金福表示,園區將為企業提供最優越的政策、最良好的環境和最貼心的服務。

重點發展四大產業 東江科技園力爭2025年達千億產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