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不得了,这几天有中央媒体连续曝光鹰潭!

【人民日报】

江西鹰潭探索“一警多能”乡镇派出所民警兼任交警

头条 | 不得了,这几天有中央媒体连续曝光鹰潭!

人民日报鹰潭10月15日电 (记者魏本貌)去年9月以来,江西鹰潭市在部分偏远乡镇派出所试点建立交警警务室。一年多来,试点交警警务室突破警种界限壁垒,所在乡镇交通安全状况显著改善,一般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下降30%。目前,派出所民警兼任交警这一做法正在鹰潭全市偏远农村派出所推广。

据鹰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万志军介绍,近年来,鹰潭农村机动车保有量逐年上升,酒后驾驶、非法改装、超员超载等现象屡禁不止,交通事故频发。为克服警力少、管辖范围广、任务重的难题,鹰潭按照“一警多能”理念,探索乡镇派出所民警兼任交警职责。首先在下辖贵溪市两个偏远乡镇派出所试点设立交警警务室,将交通疏导、交通安全宣传、轻微交通事故查处等部分执法管理职权,下放给试点基层派出所,由派出所中通过交警执法资格考试的民警兼职交警警务室工作。半年多时间,两个试点交警警务室累计检查重点车辆2000余次,查处交通违法行为420余起。

【经济日报】

江西鹰潭:就业服务不出村

头条 | 不得了,这几天有中央媒体连续曝光鹰潭!

本报记者 赖永峰 通讯员 徐卫华

一大早,江西省鹰潭市泗沥镇陈坊村农民郑桂芳安顿好家里后,便骑上电动自行车到5公里外的一家制衣厂上班。“原来我在浙江打工,没办法照顾家里,一直想回老家找个工作。”郑桂芳有熟练的裁缝技术,村就业服务站就牵线搭桥,为她找到了目前这份满意的工作。

帮助郑桂芳就业的服务站就设在陈坊村委会办公楼的一楼大厅。鹰潭市在完善市、县、乡三级就业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探索在各行政村建设就业服务站,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延伸到最基层,实现了政府、企业、农民三方就业信息的有效对接,提高了就业服务精准度,被当地群众誉为“身边的就业站”。据了解,目前全市已建成200余个就业服务站,年底将实现全覆盖。

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块专用宣传展板、一套办公桌椅、一名工作人员,就是这个村就业服务站的全部。“别看它配置简单,但能量大着呢。”陈坊村就业服务站站长陆炳生告诉记者,他们与村民都是朋友,了解他们的就业需求,加上服务站免费提供就业服务,很受村民欢迎。今年以来,服务站已经帮助300多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占全村就近就业人员数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鹰潭市对村级就业服务站明确3项职责,即:调查、统计、上传当地劳动力基本信息;接收、张贴市县就业网发布的用工信息;协调用工企业和就业村民。市劳动就业部门除按“五个一”标准对村就业服务站进行配置外,还采取购买服务的办法,建立有效机制,保障就业服务站的有效运行。“我们制订了村就业服务站考核办法及标准,并将站内经费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工作经费。”鹰潭市劳动就业局局长毛晓荣说。

在陈坊村就业服务站,记者查看了《劳动力资源信息登记表》和《劳动力资源新增变更一览表》,当地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就业情况,以及是否参加过就业培训,是否有创业意愿等信息一目了然。村委会院墙上的就业信息栏贴满了招聘公告,不时有村民前来查看和咨询。

得益于村劳动就业服务站的“零距离”服务,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获悉就业信息、掌握就业政策、享受就业服务。毛晓荣介绍,今年以来,村级就业服务站已为该市各园区企业输送员工8000余人,通过村级就业服务站实现就近就业或创业的农民有5万多人。

【中国工商报】

这颗心,始终与你在一起

记江西省鹰潭市市场监管局消保局局长毛建民

没有特殊情况,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办公室。这个习惯从他来这间办公室起已经保持了5年。他的主要工作是处理消费者投诉与举报,负责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以及发布消费警示等。他就是江西省鹰潭市市场监管局消保局局长毛建民。2013年年底,他所在的部门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总局表彰为全国工商系统先进集体。

内外兼顾 夯实基础

对内加强业务培训,对外加强消费教育引导,是毛建民开展消保工作的基本理念。

新《消法》颁布施行以来,他狠下功夫,与同事们共同努力,对内采取开办培训班、举行演讲比赛、举办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将新法的内容和精髓烂熟于心,确保人人都是新《消法》的“扩音器”。

“打开消费大门,倾诉维权心声。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鹰潭广播电台信江之声的《3·15维权热线》节目。”为了不断提高消费维权知识普及率,鹰潭市市场监管局与市广播电台开办了消费维权专题栏目,每周3期,至今已播出200余期。栏目通过短信平台和热线接受听众咨询、投诉,还针对市民关注热点、消费者投诉集中的行业,组织媒体、律师、专家采取座谈会、现场会、跟踪采访报道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为百姓维权。毛建民多方联络,精心准备,在栏目设置、主持人选择、节目素材等方面考虑十分周全,终于把该栏目打造成了鹰潭市消费维权的一块金字招牌。他还组织工作人员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发布维权消息和消费警示,有力地提高了全市消费者科学消费和依法维权能力。

制度创新 提升效能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制度发挥集体的作用,我们的事业才可能成功。”毛建民与同事们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加强部门内外的沟通协作,实现部门内部与维权联络站、相关政府部门等外部无缝对接,有效地提升了工作效能。

“在你的全程跟进下,我领到2万元的补偿款了。谢谢你,毛局长!”罗先生在购买猪饲料喂猪后出现仔猪中毒死亡的情况,与销售商几次协商未果后来到消保局投诉。仅两周时间,他便拿到了赔偿款。这一切都得益于消保局全力推行的接诉首问负责制。在调处上述投诉中,毛建民始终与双方当事人密切联系,耐心细致地做教育引导工作,给消费者、经营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内部管理中,消保局推行“例会制”,每周召开例会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推行“接诉首问制”,由接诉员对接到的投诉、举报全程负责;推行“限时办结制”,按照“相对集中受理,分工协作办理”的原则,及时向相关科室和分局分流、督办投诉和举报,对特殊情形的投诉、举报,全程跟进指导办理,着力打造快捷的维权通道。

在“一会两站”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毛建民和同事们选择一批信誉好、规模大、维权意识强的市场主体作为试点,全面推行消费环节经营者先行赔付制度,进一步提升了消费维权网络效能。今年7月22日,一名消费者反映其在市区某大型超市购买到过期的洗发水,毛建民指导执法人员立即适用先行赔付制度,同时与该超市维权联络员联系,5分钟就为消费者解决了问题。

关注民生 情系百姓

“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门机构,不能局限于个案的调处。我们应该着眼于大局,服务于大众,做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毛建民经常引导同事们从细小的问题出发,发现并思考全局性问题,通过个案的调解达到整体规范的目的。

去年的一天,消费者陈先生向他反映市区各大超市收银台存在随意“四舍五入”、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毛建民立即开展大量调查,发现这是当地超市经营者中普遍存在的收银潜规则。不少商家在给商品定价时,为吸引消费者眼球,将1元的东西往往定价为0.99元或0.98元,但实际收款时大多仍收1元。对此,他立即召集各大超市负责人进行行政约谈,明确指出:元、角、分是目前我国通用的货币单位,商家不能简单地以“四舍五入”进行结算。通过约谈,各大超市负责人主动承诺:立即纠正潜规则行为,采取正确方法收银,坚决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去年11月,有5名消费者陆续反映他们在购买商品房时遭遇了不公平。毛建民敏锐地意识到,涉诉住宅小区作为城区的楼盘,有类似遭遇的消费者一定不在少数。他立即召集同事进行周密部署,对投诉情况进行核实,并扩大调查范围,迅速查清了楼盘开发商的违法事实。随后,他及时向上级汇报,进行立案处理,责令开发商退还消费者多收款项,并依法给予了行政处罚。当地的其他房地产开发商从中吸取教训,普遍纠正了类似的消费侵权行为。

来源:鹰潭在线

今日大厨:牧龙草堂

头条 | 不得了,这几天有中央媒体连续曝光鹰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