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如何影響中國經濟?這三位重量級說話了!

疫情如何影響中國經濟?一些重量級的分析,能幫助我們思考,當下應該怎麼看、怎麼辦?央行副行長陳雨露:有一定負面衝擊,影響短期有限

中國央行副行長陳雨露2月21日在接受央視財經頻道記者專訪時說,這次疫情對當前中國經濟確實帶來了一定的負面衝擊,特別是對傳統服務業和部分勞動密集型製造業。但是,根據對國內外歷史經驗的分析,也根據這一階段,我國疫情防控所取得的超出國際社會預期的積極成效綜合判斷,我們認為,這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短期的、有限的

2019年,我國GDP已經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對於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達到了三分之一,我國人均GDP首次突破了1萬美元大關。經濟總量持續擴大,也大大增強了我國應對突發事件衝擊的國家力量。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開始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的軟環境和硬條件已經獲得了極大的提升。相信這次疫情過後,前期被抑制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會得到充分釋放,經濟增長會迅速反彈回升,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會如期完成,中國依然會是世界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推動力量。

當然,中國經濟發展依然面臨多方面挑戰,包括經濟下行壓力、經濟結構調整的陣痛,也包括美國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可能給我們帶來的外部衝擊等等,但是中國經濟增長持續、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的基本面沒有變化。

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影響持續時間和規模都有限

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對中國經濟造成一定影響,但持續時間和規模都有限,中國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的基本面沒有變化。

疫情對短期經濟增長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一是春節期間消費大幅減少。春節一直是旅遊、零售和餐飲、電影等行業的旺季。受疫情影響,今年春節這些消費都有較大減少。節後,居民可能在較長時間內減少到商場、超市等人流密集場所消費。

二是企業生產可能受延遲復工、限制交通等措施的影響。春節假期延長、延遲復工減少了今年一季度的有效工作日,復工企業也面臨口罩等防疫用品緊平衡、部分地區交通受限等問題。與此同時,企業的工資、租金、利息等剛性支出也加大了現金流壓力。尤其是體量較小、固定支出佔比大、資金週轉困難的中小企業受影響可能更大。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加劇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主要是短期的,不會改變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經濟運行的積極因素正在不斷積聚,疫情防控相關行業領域強勁增長,新產業新業態潛力得到充分釋放,市場供應充裕,市場情緒逐步趨向平穩。

從近期陸續公佈的數據看,我國經濟具備平穩增長的基礎,市場預期平穩。前幾日公佈的我國2019年經常項目順差僅佔GDP的1.2%,國際收支保持均衡。股市、匯市節後短期波動後,基本恢復正常運行,滬深指數已收復節後跌幅,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直在7元附近雙向波動,總體平穩。


清華大學朱民:反彈是必然的,但需要10倍努力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IMF原全球副總裁朱民22日在“五道口在線大講堂”上,發表了主題為“2020年經濟發展新形勢”的演講。

他認為,從總需求、總供給和整體宏觀經濟週期環境看,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遠超非典疫情。

不過,疫情作為一次外部衝擊,在疫情過後存在反彈。科技創新既是抗擊疫情的有力工具,也是反彈的新經濟增長點,教育、娛樂、影視、在線辦公、線上餐飲購物等行業,將在科技發力之下受益。中國數字經濟會上一個大大臺階,成為經濟反彈重要抓手。

朱民估計,疫情將對旅遊、餐飲、電影票房、演出等行業產生較大影響,拉低消費。

其中,預計度假休閒旅遊消費下降9026億元,餐飲業消費下降4211億元。

疫情如何影響中國經濟?這三位重量級說話了!


不過,也有行業受益。在線教育消費有望增加300%,在線短視頻消費將上升60%。“反彈是必然的,但我們需要一個強勁反彈,所以需要十倍努力。”朱民表示,當前,需要爭分奪秒,疫情和復工兩手抓,結構性政策支持加碼,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市場一起發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