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李世民一生做了哪些事迹?为什么发动《玄武门之变》?

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有名的皇帝,类似于“汉高祖刘邦,秦始皇嬴政等”有一些皇帝不是靠着自己的领导才能或者征战四方打拼出来的,而是因为自己的凶残暴虐而出名的,而有些皇帝不仅带兵打仗能力强,并且政治才能也很出彩,那么小编今天就来说一下最喜欢的皇帝,“秦王李世民”为什么叫他秦王李世民而不是叫唐太宗李世民呢?因为小时候看过一个电视剧,很喜欢这个人物,里面大部分都是“秦王”这个称呼,感觉这个称呼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所以很喜欢。

秦王李世民一生做了哪些事迹?为什么发动《玄武门之变》?

大家都很熟悉历史上很出名的玄武门之变,是由李世民一手策划进行的,很多人看过这个事件第一印象就是杀害自己的兄弟,这个人很暴戾,实则不然,我觉得李世民杀伐果断,是个有真性情的人。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有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李世民在出生的时候就有个道人给李世民看相,说李渊是贵人之像,李世民是龙凤之姿,以后必能济世安民,所以李渊给取了“李世民”这个名字,李世民从小天子聪颖,不仅文采出色,武术射箭骑马样样精通。

秦王李世民一生做了哪些事迹?为什么发动《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的出名在于营救当时的皇帝隋炀帝杨广,当时隋炀帝杨广外出视察,被10万突厥围困在雁门,杨广被迫躲在山上,四周全被突厥骑兵包围,很是着急。李世民知道消息后应募上营救杨广的任务,但是突厥十万大兵,短时间根本凑不出那么多的兵力营救,但是皇帝被困,刻不容缓,他率领三万的兵马前去营救,但是敌我双方差异巨大,根本不敢应战,于是李世民想出了虚张声势的办法,让自己的部位在数十里的地域插上军旗,并频繁吹响号角,让突厥人误以为自己是在筹集兵力,并且自己兵力众多,等到时机一到,就出兵征战营救隋炀帝杨广,这样周旋了几日,突厥人看到军旗连篇,号角连天,自己又不能拿下隋炀帝杨广,无奈之下只能撤兵,于是李世民顺利营救出杨广,这是李世民的第一战,也为自己的以后打下了基础。

秦王李世民一生做了哪些事迹?为什么发动《玄武门之变》?

隋朝末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李世民舞动自己的父亲李渊参加起义,李渊率兵从太原出发,李世民被任命为领军大都督,率领三军,进攻西河,李世民首战大获全胜,李渊从山西太原出发南下,路上一阵想返回太原,结束自己的起义道路,但李世民一再鼓舞李渊一路南下,直接攻下咸阳,好号令天下的起义军,结束隋朝的统治。这里李世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一战又一战的胜利下,隋朝的军队根本抵挡不了起义军,很多的起义军投奔李渊的,一下让李渊声势浩大,他立杨侑为皇帝,封李世民为秦国公。之后李世兵率兵十万进攻洛阳,隋朝统治彻底瓦解,李渊封李世民为秦王,并许诺让他做太子。

秦王李世民一生做了哪些事迹?为什么发动《玄武门之变》?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四处征战,为奠定大唐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最为有名的一战是虎牢之战,这一站李世民瓦解了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的势力,使唐朝巩固了华北地区,据说当时李世民获胜回归时,长安市民纷纷前来迎接,这时候李世民的声望打到了巅峰。

李世民声势越壮大,越让李建成感到不安,认为李世民想和他争皇位,便和弟弟李元吉一起排挤李世民,而李世民又认为自己立下了汗马功劳,自己本来就该继承皇位,所以便和李建成一伙展开争斗,当时朝廷上一半趋向于李建成,一半趋向于李世民,这时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更加让这纠纷扩大。李世民心有不服,李建成想巩固地位,这一切当时的皇帝李渊必定看在眼里,但是他优柔寡断,于是便有了后来的玄武门之变。

秦王李世民一生做了哪些事迹?为什么发动《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在李建成一伙安插了眼线,眼线告诉李世民李建成一伙想趁着突厥侵犯之际,让李元吉率兵应战,趁机争夺李世民的兵权,李世民想到不如先发制人,于是在玄武门设立了埋伏,将李建成以及李元吉击杀,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

后李渊将军政大权全部交予李世民,并立李世民为皇太子,管理一切政事,时间过了不久,李世民就登基称帝,号称唐太宗。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对外他主张武力,平定了多个势力、让得大唐声名远播,四方臣服。使大唐经济稳定,人口快速增加,因为战争引起的人口锐减快速恢复,由之前的290万增长到380万。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夜不遮户,一片繁荣。称之为“贞观之治”

历史所有皇帝都希望自己长生不老,李世民也不例外,他找人寻找长生不老药,有人进献天竺的长生不老药,李世民多次服用,由于长时间服用药物,李世民不治身亡,后传位李治为皇帝。

纵观李世民的一生,鼓舞李渊起义,征战无数,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是在算的上文武双全。算的上为数不多的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但皇帝都有一个缺点,就是希望自己可以长生不老,这是所有皇帝的通病,世界上哪有什么长生不来,就算有,你也不可能永远统治一切,以后还会有类似于李世民一样的人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