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就一定要成为书法家吗?

今曰书法

有心恰恰无,无心恰恰用。

我的观点是,学书法不一定要成为书法家!近年来,全国学书法的人多了去了,真正成为书法家的又有几人?只是凤毛麟角罢了!

学书法,向大里说是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做为中国人,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的书法文化责无旁贷。往小里说,内容可就多了去了。修身养性;学写漂漂亮亮汉字;锻炼身体;消磨时间 ,充实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扩大与书友的交流圈子;自我展示;在写字中享受快乐,等等。

几年前,我曾与书协的一位领导交谈了近三个小时,当问及学书法是否一定要当书法家这个话题时,他说,学书法不一定要成为书法家,就是现在加入各级书协组织的人,都不一定是书法家!真正的书法家,起码要会写三种以上书体,而且还要会作诗文,人品要好,不但有才,而更重要的是要有德,且写出的字有传统根基,本人功力深厚,不写丑书、怪书,要有文人的内涵在其中。还要深得普通老百姓的喜爱,并不追求名和利,不以卖书法作品为生存手段。

从以上交流的话题中可以看出,这位书协领导的话是真心的,还可以断定这个书协领导是一个正人君子!他肯定地告诉我,学书法,不一定要成为书法家!我想,这个答案也是回答题主的问题的。

世上有些事是十分微妙的。有时候,你越是想成为什么或做成什么,可偏偏就是成不了什么,也做不成什么;你越是不经意的去做的事情,往往就会在不经意中变成了现实。我认为,一切还是顺其自然吧!不管当不当书法家,字该写还是要写的。



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留言和评论!


中州耕牛堂主

楼主问了一个很时髦的问题,之所以说它时髦,是因为大多数的书法练习者心中,都还是有一个由参展到入会,由入会到成为“家”的渴望的。从上进的角度去分析,这样的练字心态,并没有什么不好,从人的成长角度看,选准了目标并刻苦实践为之努力并获得成功,这也是值得肯定的,毕竟坚持书法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考验的是人的恒心与毅力。

  但我想说的是,学习书法与成为“书法家”并没有实际的内在联系。

  我在不少的文章中谈过,“书法家”一词,其实是不存在的。也不知道何时,中国人发明的这个词,可能是类比“科学家”“医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等称呼造出的这个词吧,不仅如此,还因此生出一个“书法家”的什么会的组织,并且各地方,大到省,小到县,都有带“书法家”什么会的组织,我并不是成立相应的机构不好,而是说全都冠之以“书法家”什么什么会,并不是十分恰当。下面提出几个问题,谈点思考性的东西,也欢迎书友们来批评指正。

  我分四部分来谈,分别是:

  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书法

  二、学书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三、如何才能学好书法

  四、何时才能成“书法家”  


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书法

  学书法的大部分人群,都是来自于真心爱好书法艺术的朋友们。要知道,中国汉字的美现在已经被全世界的人们所熟知了。学习书法的人群正在由中国向世界范围扩大。先不论最终是否能学好书法。我觉得学习书法至少有下面几点益处:

  中国书法史,其实就是一部伴随着中国历史发展而发展的东西,很多古代书论、手札、碑文、法帖等载体中记载了很多与历史相关的内容,如果在学习书法中,我们能注意去了解、总结、归类,那么我们会发现,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解会因为学习了书法而更加地深入。

  3.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中国书法,尤其是古代书法,书写的内容大多是积极向上的。从那些传承至今的经典法帖之中我们可以窥测出古人崇尚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从而可以从日常的临习之中去体会这些的心境,日积月累,便可达到修身养性的功效,不仅让我们的情操得以升华,而且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实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样多的好处的一门传统艺术,我们为什么不学呢?所以,学习书法应该普及开来,让所有中国人都喜欢书法,并且能自主地学习起来。


二、学习书法的目的究竟是为什么

  前面说过,有人学习书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入“书法家”什么什么会,这样便能以“书法家”的名头立名于世。这其实也无可厚非的!

  我想说的是,学习书法的目的应当再纯粹一些:学书法就是继承传统、发扬传统!

  这话听起来很大,其实很有现实的意义。当下,手机普及率很高,很多朋友长时间不动笔写汉字,已经到了提笔忘字的地步,这其实不好!毕竟我们是中国人,应当不能忘本!看到别人字写得好,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地夸他,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国人心里,认为字写得好的人一定是有文化的人!这一点,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古时候的文人,没有不学习书法的。因为从科举考试的各级,都要亲自动笔写出来答案,如果字不好,则可能名落孙山!如果有一笔好字,则可以助文人更多的仕途的机会!因此,我们看古代的书法大师们无一不是腹有诗书的大文人,他们不仅字写得好,而且很有文化(大部分都是朝中的高官)见地。因此,从古至今,中国传统价值观里认为毛笔字写得好的人就是有文化的人!

  这其实,就指出学习书法的根本目的——学习书法做个真正有文化的人!

  书法的学习中,你会遇到大量的法帖碑文,有心的人应当先搞清楚碑或是帖的内容的来龙去脉,可以查阅相关的文献去搞懂内容的出处。这样你才能在临习中获得文化的营养。而不能就帖抄帖,就碑写碑,那样只能成为一个字匠,而非文化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没有文化的书法者,写不出高雅的字,只能是一纸乱草蛇!

 

三、如何才能学好书法

  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与耐心。书法的学习是天长日久的积累,非一日之功。相信这一点,大多数朋友们都知道。有人问,为什么学书法要这么久的时间呢?这是因为,中国历史的发展从建国后,就慢慢地让书写工具由毛笔变成了硬笔,书写的汉字也由繁体字变成了现在的简体字。随着时代的发展,连写字都成了指尖上的动作(输入法),现在的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基本上没有几个会写毛笔字的了,这是历史的原因,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所以,一旦我们开始学习书法,就需要从头来补上很多课:如何控制软笔、如何认识繁体字、如何学会一笔一划写汉字等等,这些东西因为平时不用,且离我们很远,所以熟悉起来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如果我们不能把书法变成我们自己写字的一种习惯,那么书法便不可能学成。而要变成习惯,则真的需要天长地久的长时间磨练。开始,可能我们磨的是基本功,等学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我们要磨练的东西其实还很多很多。(因为篇幅原因这里不展开说)

  二要抱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之心,其实是指从心里从根本上对古人的法帖怀有的那种敬畏。有人说,我就是想创新,我就是想写得不一样,难道不行吗?这当然行,有创新的想法是好事,书法确实需要时代的创新,但问题是你都还没搞明白书法是什么,你就谈创新,不是本末倒置了吗?先不要说写出来的字跟古人没法比,就是你看字的本事(眼力)也没法跟古人比。给你一幅书法作品,你懂得从哪里欣赏从哪里看门道吗?学习书法的人一定要重视眼力的训练,眼力的功夫不到,你手上的功夫也高不到哪里去。只有学会并知道“看”门道,你才能对古人的法帖保持一种敬畏之心。才能在临帖之时,放掉自我,一心临写,这样才能从不像到写得像,再到形似神似都可一观的地步。这在书法里叫“入帖”。“入帖”者,一定是心怀敬畏之心的人,也一定是谦虚谨慎的人,这一点对于学习书法非常重要。书法,必定是这种性格的人才能学好的。

  三要守一家观千家。所谓守一家,即只选一本帖,抱守不变。所谓观千家,指要多看名碑名帖,增长见识。古人学书法,有时候集数十字,则可成名也。为什么如此。因为,他一心专用,只学这数十字,不仅将这数十字记得烂熟于心,而且会举一反三,能自己创造出同一风格的各种字的写法。这个本事古代的大书法家都有。学书法既要勤于动手,更要勤于动脑。动脑比动手更有用。而且守一家之字,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比如,四大楷书,任选一家都可“入帖”。关键在于你如何学?方法只能是从古帖中学,不可学今人的字(我并非厚古薄今),今人的字是在古人基础上生发出了自我的东西(有些是自我的审美变化,有些则是自我的一种夸张),这种带有自我的东西是不能做为师表的碑帖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主张选原始没有修改过的碑或帖来临,不要用美化过的帖的原因。你只有师古学古,才能让你更好地体会到什么叫经典。


四、何时才能成“书法家”  

  其实我们今天的人,不需要成为“书法家”。在中国书法历史的长河里,根本就没有“书法家”一词。如果真要成为一个“家”,那么纵观历史,中国古代科举的所有举人都可以成为书法家了。他们哪一人的字不比现在的人好?其实,说到根本上,写字就是写字,字写得好,你未必学问好。想当“书法家”的朋友们,也不必拿我的话当真。你们仍可以在当书法家的梦想中去努力,但愿能得偿所愿!祝福所有喜欢书法的朋友们心想事成!


贴几张,昨日胡写的练字日课,算是作为今天答题的结束吧。

  


楚秋堂

在部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绝对不是一个好士兵。也许你要问为什么?将军敢于担当,不会贪生怕死,有困难永远冲在最前面。真正的将军是杀出来的。当敌人听到他的名字就瑟瑟发抖,威风凛凛!从士兵到将军必须经历千难万险才能成为将军。
妙笔生花

要想成功必须先励志,志不立则无可成之事。叫“有志者事竟成”。当你有目标你会更加努力。如果没有目标有时间我就练两下,没时间就随他去。你就不会认真对待。如果你想成为将军必须按照将军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你想怎样就怎样可以吗?绝对不可以的。他是有严格纪律的。如果你想成为大师不按照大师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行吗?我看也不行。


形具神生

如果你想成为大师你就大声说出来,这不是丢人的事情。我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学习书法,我只有一个梦想,就是将二十一世纪中国书法文化屹立在世界东方,让世界来学习中国文化。中国是文化古国,我们有没有能力将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现在就看我们的了,为了捍卫也好拯救也吧!我们有没有能力继续发扬光大。所以我们要有理想要有梦想要有目标。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继续传承下去。所以我就名字叫“传承文化继承传统”我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喜欢就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为中国文化贡献力量。谢谢!


万花结实


传承文化继承传统

学书法不一定是为了成为书法家

打乒乓球一定要参加奥运会吗?

下围棋一定要评九段吗?

唱歌一定要成为歌手吗?

喝茶一定要成为茶艺师吗?

当然不一定,同样道理,学书法也不一定要成为书法家。

学书法本身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这一种消遣,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享受。就像喜欢打乒乓球的人,多数就是单纯地喜欢打乒乓球这个运动,并没有想过去做职业运动员。喜欢下围棋的人同样是享受下围棋过程中那种智力上的愉悦,倘若能够评上段位,当然是好事,评不上也无所谓,并不会因为能否评上段位而停止这项爱好。喜欢唱歌的也同样如此,唱歌无非就是自己高兴的时候或者不高兴的时候或者无所事事的时候唱几句,抒发一下某种情感,也并没有想过去成为职业的歌手。喜欢喝茶的也同样只是单纯地喜欢喝茶,什么茶艺师之类的,根本没有想过。

喜欢书法学书法也是同样道理,多数人同样也是单纯地喜欢书法,喜欢学书法的过程。

马克·吐温有这样一句名言:

如果你为了俯瞰大地上的各个王国而登上了雄伟的马特峰,竟在山顶上发现了草莓,这也许是令人愉快的事情。但是,你不是为了草莓才去攀登山峰的。

虽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一定不是好士兵,但是当学书法不一定非要成为书法家,倘若在学书法过程中能够阶段性地创作一些作品,以学习交流的态度参加一些展览并能够入展或者获奖,在累计的入展、获奖的基础上一不小心加入书法家协会,并成为了书法家,这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但是,你并不是为了成为书法家才去学书法的。


书法雅集

我的观点是光学习书法不一定能成为书法家。自古以来成为大书法家的并不是搞书法,想做书法家的人,他们要么像苏轼一样的大文豪,要么像颜真卿一样的高官,要么宋徽宗一样的帝王。他们成为书法大家就是歪打正着,是业余爱好,是一不小心。


高培书法

先说王羲之吧,他的最厉害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是怎么写出来的,是在天朗气清,心里很高兴,然后就喝了一点酒以后,突发灵感,为词客名流们所作诗集上写的一篇序文。他写的时候是想当书法家,是想写成天下第一行书作品?显然不是。颜真卿就更不用说了,他的侄儿在战场死了,悲愤之下,写篇文章来的纪念,嘿嘿,成了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你说这不是歪打正着,一不小心搞成的吗?


高培书法

还有写草书尤其是狂草书的就更不用说了,历史上最有名的大书法家要数张旭和怀素。传说张旭有些疯癫,饮酒辄草书,挥笔而大叫,以头韫水墨中而书之,天下呼为"张颠"。醒后自视,以为神异,不可复得,史称张癫。怀素也经常喝酒,喝醉了在了墙上乱划拉,“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你看也是有点神经质啊!苏东坡说得好,“绘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想成为书法家光会书法不行吗?把字写好还不行啊。功夫是在诗外的。


高培书法

我们现在所谓的书法家协会里面的书法家,其实很多只挂了个名,未必是真的名副其实的书法家。你要想搏个书法家的名号,你就去多拜名师,参加各种展览,最后也许能搞个名义上的书法家。但是不是书法家要由历史定论,我们普通大众嘛,最好把学习书法当成爱好,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或艺术审美水平就。只要你对书法很热爱,在书法中获得乐趣,提高了自己的修养,又何必在乎是不是有个书法家的名号呢?


高培书画琴

大家好,我是墨韵书香1314。

看你学习书的初衷是什么,如果想成为书法家,那你就朝那个方向努力,反之,别太较劲,否则往往适得其反。

比如我自己学习书法没想说我自己要成为书法家,完全是业余爱好,当作玩玩而已,说高级一点是修身养性。

书法不是生命中的全部,当作业余爱好,何乐而不可呢!反正没有坏处。😊

再比如我以后有孩子了,在ta感兴趣的的前提下,我肯定会教ta学习书法,(应该说是教写字吧,书法还达不到那个境界)。

让孩子学习书法好处多多,不信?请往下看:

静心养气,有益于身体健康。

是一种意志的锻炼,陶冶情操。

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丰富课外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孩子的审美观。

有益于发展孩子个性,培训创新精神。

总之,百益而无一害,同时也是书法艺术的传承。




墨韵书香1314

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句通俗的话说明了一个道理: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学习书法的过程如此,成为书法家的过程也是如此。

书法家,定义是什么?

是成名成家?是以书法养家?还是修练自己品格内涵?或是磨炼高超的技艺水平?

我想这几种都兼而有之吧!

对于自己有兴趣的任何领域钻研的人,都有追求完美、得到别人肯定、赞美的心理。都有由此带来价值回报的愿望。“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适合各个想成功的人。

学习书法自古成功的人,却有一个相同过程:“无为而无所不为”。

我们学书的目的,首先是愉悦自己,再愉悦别人。

成天想成名而不用功的人,也许通过另种手段达到了目的,却由此进入“魔道”,这愉悦了自己和别人了吗?

时时埋头努力,也许一辈子默默无闻,但学书给予自己内心的愉悦却是最好的回报。

学书的过程是这样,人生的路途也如此:对立又统一。

如果自己已经整装待发了,当命运眷顾与机遇到来时,我们就会充满信心的说:那我们就出发吧……!


临池管窥

学书法的目的当然不只是为了成为书法家。我们想一想,如果人人学书法的目的都是为了成为书法家,那么是不是现在书法家已经很多很多了?而且任何平庸无常的人,任何一个拿起毛笔字的人,都可以说自己是书法家了。

这就好像我们学习语文,学习写作一样,并不是一定要成为作家,我们学习英文,也不一定要成为一个英语的语言大师,我们学习电脑技术也并不是为了让我们造电脑或者成为黑客专家。

学习书法,也是如此,学习书法的人,不一定都是要成为书法家的人,阅读文学作品的人也不必一定要成为文学大师。

而在这一过程中,真正对你重要的,真正对有价值的,是你在经历这些事物或者说是你在体验这些事物的时候,你的感觉,你的想法和它对你的影响。

比方说当我们学习书法的时候,我们去练习每一个笔画的时候,我们能够感到我们浮躁的心稍微沉静了下来。这种安静和岁月静好的满足、知足,就是我们学习书法的追求和方向,也是我们的目标。

当我们学习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都有进步的时候,我们每一个笔画都写的很成功,会给我们很多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些满足感、幸福感,也是我们学习书法的成就和价值。

我们当然不是为了成为书法家而去学习书法,没必要,也不需要。如果你有那个天赋,就一定能成为书法家,如果你没有那个天赋,没有那个能力,你再怎么强求也不会让你成为书法家的。

所以,我们学习书法,最终的目的并不是让我们成为书法家,或者说成为书法家也不是我们学习书法最终所要达到的结果,而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欢乐,我们感受到的幸福。

即便是有些人能够成为书法家,如果他在写的过程中,写得很痛苦,他的学习过程中,觉得很挣扎,或者说他对书法完全没有兴趣,即便是他能成为一个职业的书法家,那么他也不会快乐,他是一个可悲的人,可怜的人。也永远在书法上是一个失败者。

所以好好感受,在学习书法中,感受到的快乐和一切好的感觉,这才是真的最终的目的和意义。

这个道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样的。


松风阁书法日讲

学书法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成为书法家,书法家只是一种职业,没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事,往通俗了说就是书法从业者。

喜欢某个东西,当然没有必要去职业从事它。

就像你喜欢篮球,当然没有必要非要去当篮球运动员,虽然普通的篮球爱好者很难成为篮球运动员。

题主说自己学习了一辈子书法,不知道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把书法当成一个职业,或者奔着当书法家去的话,学习书法就索然无味了。

我个人也是这个感觉,学习书法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就是在把它当成职业以前,可以轻松自由的书写。

一旦当成了职业,就会受到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竟然不了没有以前那么任性了。

学习书法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没有必要去故意追求什么。

但是如果你还很年轻,有这种想法也是很好的,可以督促自己。

你觉得呢?


不二斋

不知道目的就好了。书法家,哪能够一学书法就奔书法家的目标去?

虽然说,咱们学习要有远大的理想,宏伟的志向,高尚的目标。可就是写个字的事,想哪么多干什么?现在的书法家比其他的如科学家、音乐家等含水量重很多。但要想成为这个水份极重的书法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练习书法,你就本着消遣娱乐的心态去练就可以了。写好字是应该的。练成书法家,是额外的收获。书法家不是靠单纯的练字练出来的。是靠修出来的。要成为一个书法家,需要具备的东西太多太多……简简单单的做个书法爱好者,落得轻松自在,逍遥快乐。


书法家,在古代一定不会产生在职业书写的人身上。古代书法家,他们的职业都不是专门干写字的这个行业。如唐代的经生,专门从事抄写经文。没有任何一人留下书名的。

如果练习书法是想成为职业书法家,靠书法赚钱,这碗饭也不是轻而易举的。

写书法就和玩棋,弹琴,唱歌,跳广场舞一样就好。没听过有哪个跳广场舞的大妈会有成为舞蹈家的念头。唱个卡拉OK的人会想成为歌唱家的。有闲心,有闲时,摆弄摆弄笔墨,即消磨了时间,又愉悦了身心,还陶冶了情操,还给你的内涵增添了层次。何必去做什么的书法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