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30歲才知道,原來應該倒過來活

30歲還不知道該怎麼活,怎麼辦?

建議30歲以上讀者閱讀。

建議30歲以下讀者收藏。

考慮清楚根上的問題,所有的問題將不是問題。

————————————————

《白鹿原》,是陳忠實的“枕棺書”。

當年,幾個西安文友帶著菜和酒,到村裡找陳忠實。陳忠實家裡窮得叮噹響,沒有什麼下酒菜,只好切了一盤蘿蔔條。

談到高興處,一個詩人掏出一張紙條給陳忠實妻子看,說這是一首詩的稿費單。陳忠實妻子瞪大了眼睛,將信將疑地問:“忠實也能掙稿費嗎?”

向死而生:30歲才知道,原來應該倒過來活

1980年,陳忠實(後排中)與路遙(後排左一)、賈平凹(前排右一)合影。(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多年後,陳忠實寫出傳世名著《白鹿原》。

——這不是窮小子逆襲,而是陳忠實找到了自己的“命”。

因為,早在查找資料時,陳忠實便說:“我要寫一部死時可以墊棺作枕的書。”

陳忠實站在自己時間的終點上,找到了自己的使命,而且看到了應該怎樣去完成這個過程。

這就是,向死而生。


▍什麼是向死而生?

我們忌諱談論死亡。

孔子老人家說:“不知生,焉知死。” 生還沒搞明白呢,還琢磨什麼死?

不過,也有另外一種觀點。

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裡,詳細地討論了死的概念。

海德格爾主張,人活著、存在的方式就是“向死而生”。

向死存在本質上就是畏。先行到死,看清楚了喪失在常人之中的日常存在,不再沉陷於操勞和操持,而是立足於自己的生存籌劃種種生存的可能性,面對由畏敞開的威脅而確知它自己,因負重而激起熱情,解脫了常人的幻想而更加實際,在向死存在中獲得自由。(陳嘉映《讀本》)

死,是一個確定的結果。

但,活著,卻有很多種可能。

正如新時期演講事業開拓者邵守義先生在一次演講中對人生所作大致分類:平平庸庸度此生、醉生夢死了殘生、風風火火闖人生。

只有想清楚什麼是“死”,才能真正明白什麼是“生”。

400多年前,貴州。

京官王陽明被打入大牢,後來被貶謫到貴州龍場,做龍場驛驛丞。就在這樣生存惡劣的環境中,王陽明經歷著人生和生存的最低谷。

有一天,從京城來了三個人,路過龍場,卻全死在荒郊野嶺蜈蚣坡。王陽明為他們寫了一篇祭文《瘞旅文》。

置之死地而後生,絕境逼迫王陽明苦苦思索,何為道。一天夜裡,王陽明忽然頓悟,跳起來驚喜地大叫,把隨從都吵醒了。後來,他創立了“陽明心學”,流傳後世。

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400多年後,北京。

作家史鐵生先生在最狂妄的年紀卻斷了雙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

他轉動著輪椅,在地壇公園每一棵樹下、每一米草上都壓過車轍,看蜜蜂飛舞、螞蟻疾行、瓢蟲升空、露珠滾落。

他忽然明白:

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

這才有了,史鐵生先生的《我與地壇》。

向死而生:30歲才知道,原來應該倒過來活


向死而生,就是跳出了雞毛蒜皮的庸常,站在死亡(終點)的角度上,思考這一生到底該怎麼過才更值得。


▍為什麼要向死而生?

每個人都做過後悔的事情、做過當時很糾結的事情。

在《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囚徒》中,鄧布利多說:“我拿不定主意時,就重走一遍舊路。” 聰明的赫敏轉動懷錶,與哈利·波特穿越到幾小時前,救下了小天狼星。

在麻瓜世界裡,魔法也可以有。

比如,向死而生。

蘇格拉底在《申辯篇》中說,不經過思考的人生不值得過。

我們來看一看,經過“思考”的人生模樣——

史蒂夫·喬布斯17歲時,看到了一句話,建議人們把每一天當做最後一天來過。

接下來的33年裡,喬布斯每天早晨都會對著鏡子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會不會完成今天你將要做的事情呢?”

當連續很多天答案是“否”的時候,他就知道應該做出改變了。

改變的成果大家都知道了,蘋果改變了世界。

這不是個例,向死而生也適用於普羅大眾。

吳伯凡先生認為,向死而生的本質問題是排列優先級。當你覺得還有很長時間可以活的時候,就很難對你的人生做一個實質性的規劃、安排和執行;而當你想象你馬上就要死了,就突然能知道什麼東西是最重要的了,或者你還能活三天,你會在這三天做什麼。

當你知道什麼是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情,排列好優先級之後,就會得到三個魔法。

得到一個“神奇篩子”,能篩掉大部分原以為很重要的事情。

比如飲酒,厲弢原以為它很爽很酷,想透徹後才意識到,飲酒不過是一時爽,並不能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清醒的大腦比微醺更重要。

得到一把“神奇梯子”,能夠用長期思維,站到更遠處、更高處,看到不同的世界,採取不同的行動,得到不同的結果。

比如雨天走路,不小心踩進小水坑,弄髒新鞋子。厲弢已經學會不用過於懊惱,因為還有更大的坑在等著我(捂臉)。

得到一塊“神奇磁石”,不管你浪費了多少時間在真·無意義的事情上,不管你在岔路上跑了多遠,總會在一個深夜迴歸主幹道。

是不是可以說——

向死而生,是一種積極態度,反覆思考和打磨:到底該怎麼過好這一生;

向死而生,是一種絕境視角,逼迫自己從令人不適的死亡角度進行終局思考,到底什麼是你人生中最最最重要的事;

向死而生,是一種人生原力,想清楚後可以讓人“因負重而獲得激情”,活得更透徹、更精彩,讓這一生更值得。


▍怎樣才能向死而生?

讀到這裡,我們已經知道了向死而生的好處,有點躍躍欲試。

那麼,怎麼做到向死而生呢?有什麼路徑嗎?


尋找第一性原理

混沌大學李善友教授認為,我們每天總覺得世界在不斷變化,沮喪、焦慮、抑鬱、彷徨、睡不著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沒有找到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沒有找到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就是尋找最本質的東西。它來源於亞里士多德。

任何一個系統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是一個根基性的命題,不能被缺省,也不能被違反。

換句話說,要找到事物最本原的面目,找到原點和基石。

“硅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就是運用第一性原理的高手。他說:“我們運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用比較思維去考慮問題,這非常重要。”無論是製造特斯拉汽車,還是製造可回收的火箭,都建立在這一思維之上。

那麼,你如何尋找你的第一性原理呢?首先,請拿出一張紙來,窮盡列出所有對你重要的事情,包括願望。

一個溫馨的家庭

一份體面的工作

一段貼心的友情

一座遮雨的房子

一部漂亮的車子

一種自豪的成就

甚至——

一臺飛速的電腦

一隻帥氣的腕錶

一個名牌的包包

一頓美味的大餐……

其次,請你只保留兩三條,其餘全部刪掉,你會刪掉哪些?

很可能是大餐、包包、腕錶首先被刪除,其次房子、車子也可以被刪除,最後可能剩下“溫馨的家庭”“體面的工作”。

刪掉時,你可能萬般捨不得,多麼希望保留“自豪的成就”“遮風擋雨的房子”“貼心的友情”呀。

接下來,合併同類項。將同類性質的選項合併為一個更抽象、更接近事物本質的選項。

例如:“溫馨的家庭”、“貼心的友情”都可以歸結到“關係”中。人是社會性的,脫離不了種種關係。那麼,“關係”這一核心詞就找出來了。

例如:無論房子、車子,還是包包,都建立在“體面工作”基礎上,這又與“自豪的成就”息息相關。

那麼這些可以歸結成一個詞——“事業”。通過歸納梳理,上面選項看似繁多,實際上只有兩個。

那麼,你希望生活在什麼樣的“關係”中?可以用“和諧”“和睦”“愉悅”來限定。

對“事業”又有什麼期待呢?可以是“有前途”“體面”“繁茂”。

最後,補充完善。其實,無論是“和諧關係”,還是“繁茂事業”,都有一個必不可少的前提,那就是身體健康、三觀較正。

現在,我們就找到了三塊基石,分別是“和諧關係”“繁茂事業”“健碩身心”。這三塊基石互為前提,又互相補充。

向死而生:30歲才知道,原來應該倒過來活


當然你可以按照這個方法,先窮盡,再刪減,找出屬於你的第一性原理。

找到第一性原理,就找到了行事的準則和方法,不管做什麼事情,如有違反,一律咔嚓。

儘管隨著閱歷和認知的提升,我們可能繼續往下挖,找到更深一層的第一性原理。

但此刻重要的是,現階段的第一性原理,一樣可以引領我們穿透迷霧、洞察去路。


使用奧卡姆剃刀法則。

奧卡姆剃刀法則,核心要義是“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抓住事物的本源和本質,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

這一思維原理來自14世紀英格蘭薩里郡奧卡姆的邏輯學家威廉(William of Occam)。

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

吳軍認為,奧瑪姆剃刀法則不僅有科學依據,在實踐中也不斷地驗證。奧卡姆剃刀原則可以做減法和提高判斷力。越簡潔的法則,越容易正確。越複雜,反而越容易犯錯。

在前面舉例尋找第一性原理時,我們運用的,其實就是奧卡姆剃刀法則。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

那麼,在尋找到第一性原理之後,仍然要用這一法則為三個基石鋤草、守門。

就好比《西遊記》中,孫悟空去化齋,臨走前用金箍棒畫的那個圈一樣,虎豹莫近,蚊蟲不侵。

如何運用奧卡姆剃刀原則?

再拿喝酒舉例。厲弢多年前饞酒,隔段時間就要買點小菜,小酌幾杯白酒或來一兩聽啤酒,微醺之下刷刷手機。我跟朋友喝酒,也曾酩酊大醉,坐末班地鐵過了站,還打不到車,只好在寒夜裡步履踉蹌往回趕。在家裡,妻子怒目圓睜,手拿擀麵杖等著我,少不了一頓吵架。第二天還頭暈腦脹,做事不在狀態。

後來終於琢磨清楚利弊,喝酒有損“健碩身心”,還會殃及“和睦關係”,乾脆忍痛咔嚓掉這一偽愛好。除了偶爾相聚小酌、助眠之外,再也不碰酒杯。一來長久保持頭腦清醒,做事效率高,二來減少了導致關係不和睦的一大隱患,生活清爽了很多。

然而,改掉舊習慣,養成新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騎象人並不能保證每次都能讓大象聽從指令。

可以做到的,就是隔一段時間就去反思,“吾日三省吾身”。經常反思一下,所做事情是否與第一性原理相悖,如符合,請come on,如果不符合,盡情咔嚓掉。

我們用奧卡姆剃刀原則守衛第一性原理,能夠咔嚓掉生活中大部分無聊、愚蠢的行為。

我們在向死而生的路上,距離目標又近了一步。


培養第一等人思維。

再來一個介紹一個方法:培養第一等人思維。

作家李敖在《大學日記》中說:

躺在床上冥想“第一等人”的境界(如富蘭克林見到伏爾泰,胡適見到羅素),的確使我胸懷宏偉,多想想“第一等人”自處與對人的態度,會使我心中長存著第一等念頭,而把第二等以下的思想、言論與行為全抹去了。凡是屬於“第一等人”的人,他們應付歡樂與不幸的態度幾乎都是一樣的。


老羅斯福總統曾說他每逢遇著困難的問題時,就抬起頭來望著掛在牆上的林肯的相片,並且問自己道:“倘若林肯遇到這個問題時,他將怎樣做呢?”這是給自己去從取捨的一個好標準。遇事能學得用“第一等人”的觀點去看事情,不但是一種偉大的作風,並且還會給自己帶來許多自慰與安靜。

尤其是這一句:“心裡存著第一等的念頭,第二等以下的思想、言論與行為全抹去了。”

李敖1959年大學畢業,那一年,他24歲。

寫到這裡,不由汗流浹背。李敖年僅24歲時,就參悟到這一生活原則並踐行之。

再回看五百年前王陽明龍場悟道——到了貴州,大家不適應那裡的生活環境,多有抱怨,鬱鬱寡歡。

王陽明呢,問了自己一個問題:"如果聖人遇到這樣的事情,他會怎麼做?”

他並沒有自怨自艾,而是從劈柴、燒水、煮粥這樣的事情做起,甚至開辦教育,傳道解惑。後來才開創了“陽明心學”,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第一等人思維”,首先要保持頭腦開放,承認牛人、高人和“第一等人”的存在。

尤其是,在自己的身邊實際上也存在牛人,但因為鄰避效應的存在,我們反而“看不見”他們的存在。

以邵守義先生為例,接近他的人評價是“嚴厲”,而對於演講界來說,他卻是泰斗般的存在。

他憑藉一己之力,開拓了新時期演講事業,憑藉來的5000塊錢讓《演講與口才》長盛不衰,影響兩代人。

其次,努力去接近思維更通透的人。一方面,可以讀第一等人的傳記,在頭腦中演繹高人走過的路,品味並學習他們如何決策、如何處世。年輕時,讀名人傳記,讀的大多是跌宕起伏的人生,待有一定社會經驗和閱歷之後再讀,又讀出不一樣的況味。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網絡,在比特大海中定向打撈。

例如,厲弢在紀錄片《燃點》中見識了經緯創投張穎的風采,一路尋找他們的微信公眾號,讀一讀他們的“低調分享”,再循跡到混沌大學,揣摩他的演講。

再例如,在“在行”平臺上,很多人會跟厲弢連接,厲弢也跟很多人連接。

“認識你自己”,古希臘德爾斐神廟銘文如是說。

但這句話太有名了,以至於我們熟視無睹,忽略了它真正的價值——認識自己是解決大部分問題的關鍵。

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命”,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在社會的大熔爐裡做一顆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噹噹的一粒銅豌豆。

待到那時——

路徑明晰,我們知道要往哪兒走,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因為短暫、稀缺而懂得珍惜與欣賞,匆匆走路時,亦能聽得見清脆的鳥鳴。

向死而生,人間值得。(□ 厲弢)

(關注微信公號“壹演說”,解鎖更多演講技巧、認知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