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F利率下調20個基點 本月LPR有望下調

□記者 李林鸞

4月15日,央行發佈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公告稱,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1000億元,期限1年,中標利率為2.95%,較此前中標利率3.15%下調了20個基點。此外,當日央行對部分中小銀行實施定向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2000億元。

此前,在3月30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500億元7天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2%,較上次下調了20個基點。當日,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就表示,從過去經驗來看,“逆回購利率—MLF利率—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都會同步調降,完成一次完整的“降息”過程。

由於有了此前逆回購“降息”的預告,對於此次MLF操作,多位分析人士認為,操作利率下調至2.95%,符合市場預期。選擇現在開展MLF操作,則是為了提前部分對沖將於4月17日到期的2000億元。


MLF利率下調20個基點 本月LPR有望下調


釋放逆週期調節力度加大信號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運行帶來的巨大沖擊,3月30日央行下調7天期逆回購利率20個基點至2.2%,並決定自4月7日起,將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打開了利率走廊下限。在溫彬看來,此次MLF利率下調20個基點,與逆回購利率下調幅度一致,確保了不同期限政策利率水平整體下降。

對於本次MLF利率下調幅度與逆回購利率相同,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一方面顯示政策利率體系聯動調整,有利於維護利率走廊有序運行。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儘管當前國內疫情進入穩定控制狀態,但海外疫情自3月開始急劇升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有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負增長(-3.0%),這代表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外需將面臨嚴峻挑戰,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本次MLF降息幅度較2月增大10個基點,即在釋放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加大的清晰信號。本次“降息”後,MLF操作利率跌破3%,為2017年以來首次。

另外,按照此前規律,央行月度中旬開展MLF操作已經常態化,為的是給引導LPR報價預留操作窗口。考慮到4月17日有2000億元MLF到期,央行在4月15日就開始做對沖,有“提前”操作之意。

本月LPR有望下調

從LPR報價機制以及此前變動規律看,在央行大幅下調MLF中標利率的指引下,LPR隨之下調幾乎為必然事件。

溫彬預計,4月20日1年期LPR報價將與MLF利率下調20個基點的幅度一致,利率為3.85%。王青也認為,在MLF利率下調後,本月1年期LPR報價會恢復下行,預計下調幅度也將為20個基點。“這將直接推動企業貸款利率更大幅度下調。”王青說。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表示,1年期LPR降幅也至少在20個基點,甚至更多。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前期用兩次定向降準(分別針對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等)為後續下調MLF中標利率可能產生的衝擊做了很好的對沖式鋪墊。

對於5年期以上LPR,多位專家也預計或將下降10個基點至4.65%,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此前表示,央行一直非常注重保持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一致性,企業可能需要根據市場和政策的變化來對未來的市場作出判斷,決定投資行為。下一步,央行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總體部署和要求,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做好相關工作。

貨幣政策調控應轉向價格型工具為主

3月份我國CPI漲幅快速回落,通脹出現下行拐點,有利於穩健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今年以來,央行運用降準(定向降準)、再貸款再貼現、MLF等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前提下,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3月份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均高於名義GDP增速,保持較快增長,實現了從寬貨幣向寬信用轉化,在溫彬看來,這表明貨幣政策傳導效率提升、傳導機制日益暢通。

但國際形勢依舊不容樂觀。當前歐美疫情出現穩中趨緩勢頭,但拉美、非洲、南亞等地區有可能帶動全球疫情出現第三波高峰,全球經濟還存在進一步惡化的風險。王青表示,受此影響,二季度國內經濟反彈幅度可能會受到海外疫情制約,而且下半年經濟運行也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為此,王青認為,國內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時間有可能相應拉長,調節力度也會進一步加大。考慮到當前包括MLF利率在內的政策利率仍遠高於零利率水平,未來CPI同比漲幅有望趨勢性下降,預計降息週期將會延續到年底,4月之後MLF利率還有30個基點左右的下調空間。

對於下階段的貨幣政策調控方向,溫彬建議應由數量型工具為主轉向價格型工具為主。一方面,通過繼續下調政策利率,推動國債收益率曲線整體下移,帶動企業債券發行利率下降,降低企業直接融資成本;另一方面,釋放LPR改革潛力,引導貸款利率持續下降。從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個渠道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