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在面對蒙古進攻的時候,到底有沒有機會翻盤?

羅賓說歷史


蒙古在攻打一般的國家,一般都是用一兩個月的時間,唯獨南宋,蒙古一直攻打不下來,到把南宋周邊國家都打下來,包圍了南宋,終於用40多年的時間,把南宋拿下來了。那麼這麼長的時間,南宋真的沒有機會嗎?

是的南宋確實沒有機會,能夠抵抗蒙古40多年,已經是南宋超出意外的水平了,事實上,如果南宋提早20年被蒙古拿下,都一點不意外。畢竟,南宋的對手是古今中外最著名的軍事家成吉思汗及其驍勇善戰的子孫們。

你會說中國漢唐都把周邊國家打得滿地找牙,大宋真是有愧大宋的稱號,根本跟漢唐不一個級別。

然而,要知道,中國在亞洲這一代,首先進入文明社會,當中國進入封建社會時,周邊國家基本未開化,所以漢朝輕鬆拿下週邊。然而到唐朝,你知道,周邊少數民族已經發展起來了,唐太宗本人也是依靠少數民族的軍力,奪取起義勝利的。李世民無疑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軍事家戰略家,他對軍力的分配也相當好,他把步兵分配給中原地帶,而騎兵分配給邊疆的少數民族。軍力分佈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也使得中國主要軍事力量都在少數民族手中。所以當安史之亂髮生,唐朝無奈走向衰落,唐朝結束後,經歷五代十國,誰也無法統一中國。因為沒有辦法,國力在少數民族手中,漢族不可能統一了,少數民族互有牽制,目前也沒有誰能統一。這個問題無解,就是漢唐再世,也無法解開這個結。這個結只能在少數民族互相爭奪中要不勝出者統一中國,要不少數民族鷸蚌相爭,漢族區漁翁得利。宋朝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成立,使得中國區暫時平衡,都取得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發展。而少數民族在互相競爭中,強者恆強,大宋區則重在解決中國自古以來的武將奪權問題。大宋雖然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武力也明顯比少數民族弱了。這就是三百年宋朝,時時與少數民族妥協的原因。

至此,大宋所代表的漢族區想漁翁得利已經不可能了,中國統一就只能發生在少數民族勝出者來完成了。這一結局,在唐朝做出軍力部署時,就已經生根發芽,到成吉思汗這個軍事天才出世,就已成長壯大,不可挽回。

但是我想說的是,無論漢族勝出還是少數民族統一,本來都不妨礙國家文明的發展。但是少數民族的統一,具有少數民族主義,他們要從心理上戰勝漢族,就實施了人種劃分,這無論元還是清,如出一轍。畢竟趙武靈王也只有一個。自此中華文明就種下了走向衰落的種子,至今我國仍還在謀劃民族復興的過程中。

願天佑中華!


zinherit


以南宋當時的情況,確實沒有翻盤的機會。

決定戰爭勝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見,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

天時,是指時令和氣候,南宋和蒙古在一片藍天下,天時是公平的,對雙方一樣。地利,指的是有利地形條件。蒙古繞道大理,避開了長江天險,南宋地形優勢不在。這樣,南宋和蒙古天時地利都一樣,不用考慮,人和成了決定性因素。

我們看南宋和蒙古的人和,即軍隊的戰鬥力。

南宋以步兵為主,騎兵為輔。兵源成分複雜,有農民、難民、無賴、乞丐等,參加軍隊主要是為了吃飯,軍事素養不高。騎兵相對較少,戰馬質量不高,騎兵戰術素養差。

蒙古軍隊以騎兵為主,蒙古人是遊牧民族,民風彪悍,弓馬嫻熟,軍隊戰鬥力強。

當柔弱的南宋軍隊遇到彪悍的蒙古軍隊,結果可想而知。南宋外無救兵,內部人心浮動,蒙古軍隊一部分在歐洲征戰,如果回來參加戰鬥,南宋會更迅速滅亡。

人和是南宋和蒙古戰爭的決定性因素,在軍隊戰鬥力方面南宋不如蒙古軍隊。南宋想翻盤贏得戰爭的勝利是不可能的。


話史人


“宋朝國祚319年,二度傾覆,皆緣外患。”任何事情有果必有因,南宋敗蒙,幾無翻盤可能,自有其歷史必然的一面。

  1. 如日西落般南宋王朝,遇虎狼之元必敗無疑
  2. 當時正如日中升的蒙古,苦戰45年,採取經大理迂迴的正確戰略,必勝
  3. 蒙古是所有對手千年一遇、打敗天下無敵手的強敵。有史學家認為:蒙古的崛起是世界歷史的一個“異數”

前兩點是歷史的必然,第三點是帶有必然因素的偶然。今著重淺談第一點,即:

南宋王朝敗給蒙古王朝,建立元朝,主要原因在南宋自身。

一,家天下式立國精神,爹能旺一代,將熊熊一窩。

第一,立國苟且偷安,南宋沒有改革的勇氣。宋朝為避免重蹈前朝覆轍,加強中央集權,文臣武將“有職無權”,以求安生。這樣政權,有誰敢保證長久,所以興替自然。

第二,君昏出佞臣。爭論於“主戰”、“主和”之間,荒淫無恥。宋朝奸臣當道,腐化墮落,為數眾多。至今,秦檜還跪在岳飛像前。

第三,趙氏子孫不肖者多。開國皇帝豈能保證子孫個個如祖宗般賢明?栽了滿樹的鮮桃,誰不想嚐嚐。無奈子孫道德淪喪者多,怨不得別人,只好聽天由命!

二,國家制度,縮手縮腳,安一時而不思長遠。有違常規。

第一,文官擔任統帥。為防止另一次“陳橋兵變”,讓文官統帥三軍。結果曾經出現過敵軍兵臨城下時統帥尿褲筒兒的事兒,導致兵不能戰。

第二,皇帝安全第一。哪管指揮系統制度的建立問題。南宋的皇帝有個“怕”字,指揮、建都等不能離前線太近,怕。一有風吹草動就逃,怕。所以,南宋有些皇帝因怕而逃,與水有緣,可以躲在船上,甚至長達數月不下船。

第三,國家軍備制度鬆懈。戰前,金朝抵抗蒙軍22年,南宋有足夠的備戰時間,南宋的當權者依舊在享樂,沒有像樣的國家備戰制度。戰時,不能形成舉國抗元動員制度。宋元對抗全程中,南宋不懂得國家制度變通,縱有眾多人口、縱有空前發展的商品經濟、縱有高度繁榮的科學創新,仍舊沿用原有的社會管理制度,雖有千人萬物,不得盡其用

三,大政方針,戰略上錯誤。

第一,重文輕武方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其最消極的一個方面明顯表現在兵弱軍衰,戰力不強。

第二,推行被動的求和政策。納貢稱臣,完全是一套“投降主義”。與北方民族達成“納貢+歲幣+自由貿易”的協議,看似可以擁有龐大的順差,用歲幣擴大影響,再用賺來的錢抽出一部分納貢,求得一時安穩,免除更大的戰爭支出。從純經濟角度有利可圖。但是,得來的是帶有“劇毒”的順差,然後“自當羔羊”,用浸入南宋血淚的歲幣向北方納貢,隱忍圖小利謀小安。它摧毀的是宋人的心裡長城,得不償失。軟弱忍讓換來的繁榮怎能長久保持和發展?一旦質變,換來的只能是毫無安全係數的繁榮!等待的只能是“狼行千里吃肉”的蒙古帝國,讓南宋人毀國亡。必定丟掉大大的“西瓜”。

第三,聯蒙抗金,不得“唇亡齒寒”之要。當時的南宋與金朝、西夏、蒙古各王國同處共存,南宋不顧金朝“唇亡齒寒”道理的勸諫,與蒙古聯合,任由嘴唇“金朝”加速滅亡,將自己的牙齒暴露於外,迎來了更強大的敵人“蒙古”。

第四,打壓精英,局部勝利是戰術性的,無力迴天。文天祥筆下“天地正氣”、擁有“士人風骨”的精英被排除權貴之外,雖有“撼山易,憾岳家軍難”的驚歎,靠他們如何贏得全局呢?

從1235年爆發宋元大戰,到1279年,因為有如此必然性,以致“崖山後無中國”。導致中華文明的巨大倒退。“最強軍事的蒙古,征服了最強經濟的大宋,令人扼腕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