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作为管理者必读的一本管理学经典书籍

德鲁克是管理学大师,而《管理的实践》是奠定德鲁克管理学宗师地位的经典书籍,同时这本书第一次全面、系统的阐述了管理内涵。


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作为管理者必读的一本管理学经典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可以有2大收获,分别是“1、企业如何定义自己的目标,2、如何通过目标管理来促进企业绩效”。


企业管理者常常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通过有限的资源为企业增效”,企业里常用的考核方式是KPI,借助目标牵引来驱动员工努力工作,按照书中德鲁克的意愿,目标管理是指将个人目标凝聚到企业共同目标中来。


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作为管理者必读的一本管理学经典书籍


一、企业如何定义自己的目标

在传统商人眼里,企业经营的目标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差价,而成功的商人往往能快速识别市场环境的变化,把握交易时机,顺势而为,赚取财富。


但是德鲁克认为现在形势变了,企业家不在于等待机会,而是创造机会,企业主必须是积极主动的塑造经济环境,想尽办法突破现有的条件限制,不断创造需求、开拓市场。


德鲁克提出,企业的根本目标有且只有一个:创造客户。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最终指向创造客户这个目标。


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作为管理者必读的一本管理学经典书籍


在《管理的实践》这本书中,德鲁克举了一个西尔斯公司的例子。


西尔斯公司的创始人叫做理查德·西尔斯,他凭着敏锐的嗅觉,大批买进亏本处理的廉价商品,然后通过密集的广告攻势向农民兜售,赚了很多钱。


其实西尔斯只是一个传统型商人,真正改变西尔斯公司的是他的继任者——罗森沃尔德。


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作为管理者必读的一本管理学经典书籍


当时在美国,农民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消费群体,虽然个体购买力不高,但整体购买力不容小觑。不过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他们分散在偏僻的农村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一年到头难得进城采购一次。


西尔斯公司想要占领这块市场,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经营模式,对此,罗森沃尔德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渠道——邮购商品。


西尔斯公司向农民家庭定期寄送邮购商品目录,目录上的商品经过精心规划,专门针对农民家庭的需求,以农民能够接受的心理价位进行销售。

.

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农民没有条件在事前检验商品,事后的消费者维权也很困难,西尔斯公司率先推出了“无理由退货”的销售政策。


这些开拓性的举措,让西尔斯公司很快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60%的美国人都是它的客户。


西尔斯公司的例子充分说明了,企业必须用开拓性的活动来突破限制条件,创造市场和客户,这是企业与传统商人的最大区别,也是企业的根本目标所在。


在这本书里,德鲁克列出了企业在8个关键领域的目标,包括市场地位、创新、生产力、资本、获利能力、管理者绩效、员工绩效、社会责任。


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作为管理者必读的一本管理学经典书籍


德鲁克说企业的具体目标实际上是多维度的,必须合理分配资源,关注每个关键领域的表现。


好比飞行员在驾驶时,必须同时关注多个仪表盘,如高度表、空速表、地平仪等等,才能确保飞行安全。如果只看一个数据,那是非常危险的。


其中获利能力只是8个分目标之一,而不是企业唯一目标。


而企业的利润指标只是衡量企业运营状况的指标,一旦出现亏损,那就是经营不善的强烈信号。


其次,利润是企业用来抵御风险的手段。


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作为管理者必读的一本管理学经典书籍


所以,企业的目标,是获得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最小利润”,而不是一味追求最大利润。


企业除了兼顾关键领域目标外,还需要兼顾短期和长期的目标,长期目标需要坚持5-10年才能看到效果。


《管理的实践》这本书告诉管理者企业的根本目标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创造客户。在这个根本目标之下,企业必须兼顾各个关键领域的目标和长短期目标,实现跨周期的平稳发展。


总的来说,定义企业目标首先是需要将个人目标汇聚到企业共同目标中来。


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作为管理者必读的一本管理学经典书籍


二、如何通过目标管理来促进企业绩效

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说,定义好了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之后,接下来一步就是将通过目标管理来促进企业绩效。


说到目标管理可能有点抽象,举个三个石匠的例子。


有人分别问了三个石匠,你们正在干什么。

第一个石匠说,我在养家糊口。

第二个石匠说,我正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教堂。

第三个石匠仰望天空,自豪地说,我正在打造一座漂亮的城市。


从故事中看出,虽然3个石匠都是在砌墙,但他们目标不同,最后3个人的结果也会不同。


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作为管理者必读的一本管理学经典书籍


若干年之后,第一个石匠还是砌墙的师傅,第二石匠变成建筑设计师,而第三个石匠变成建筑企业的老板。


在个人目标的牵引下,第一个石匠很有可能磨洋工,第二石匠想的建筑本身如何提升。而第三个石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对这座城市的整体目标做出贡献。


真正的管理者应该像第三个石匠那样为这座城市建设作出努力。


企业的每一级管理者,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追求企业整体的成功上,而不是只追求个人的成功或者部门的成功。


在书中,德鲁克还指出,作为企业CEO不能只担任一种角色,而是至少以下3种:第一、思考者,负责企业长远战略;第二,行动者,负责企业的实际运营;第三,抛头露面的人,负责代表企业对外沟通。


作为目标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让员工拥有工作自主权,自行设定目标,实现自我管理。


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作为管理者必读的一本管理学经典书籍


三、如何实现目标

制定完目标之后,接下来就是实现目标的过程,德鲁克认为,想要实现目标,首先需要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这是对人内在的需求,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一线员工,都是追求高绩效的动力。


德鲁克高度肯定科学管理的成就。据他估计,科学管理把工人的劳动效率提升了50倍。


科学管理强调,工作可以拆分成具体步骤,并且可以对每个步骤进行优化。不管是体力劳动者,还是管理人员或者专业人士,都可以通过分解步骤、优化步骤来提升自己的工作绩效。


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作为管理者必读的一本管理学经典书籍


一个人的工作必须拥有最低程度的完整性,他才会感觉到工作的意义,否则工作就只是强制劳动。比如,让一个工人组装一个完整的轮胎,就比让他只拧一颗螺丝,要好得多。


同时,科学管理强调计划的重要性,认为计划得越周全,后面的执行就越有效,而且,科学管理的计划和执行是分开的。


举个例子

IBM研发了一款新型计算机,由于工期太紧,工程设计还没最终完成就必须开工,最后的设计图纸是由工程师、领班和工人在生产线上共同完成的。

由于参与了产品设计,工人们都非常自豪,这款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作为管理者必读的一本管理学经典书籍


后来IBM把这个经验制度化,每次推出新产品,都让工人参与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的规划,效果非常好。


在书中,德鲁克讲了他认识的几位高效能领导人的办法,书里的这段原话是:他们规定“下属每年要给上司写两封信。在信中,每位管理者首先说明,他认为上司的和自己的工作目标分别是什么,然后提出自己应该达到哪些工作绩效。接下来,他列出需要做哪些事情,才能达到目标,以及他认为在自己的单位中,有哪些主要的障碍。同时也列出,上司和公司做的哪些事情,会对他形成助力,哪些又会形成阻力。最后,他要概述明年要做哪些工作,以达到目标。如果上司接受信中的陈述,这封信就变成他进行管理工作的章程。”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不是KPI,而是OKR的做法。


本质上,OKR更符合目标管理的本意,让员工掌控自己的工作,进行自我管理,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控制。上级的职责,是支持、协助下属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且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完善。


总结一下:如何实现目标就是让员工自己思考目标,自己设定目标,实现自我管理。


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作为管理者必读的一本管理学经典书籍


四、写到最后

在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书中强调,企业存在的意义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创造客户,利润只是衡量经营好坏的指标,实现平稳发展。


同时,实现目标管理分两步走,现实将个人目标汇聚到企业共同目标中来,其次是让员工拥有工作自主权,自行设定目标,实现自我管理。


德鲁克说,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代表了真正的自由,合法的自由。


通过对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这本书的学习,让我更加清晰的明白企业目标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作为管理者所承担的角色和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