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除了李自成外,还有一个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人,究竟是谁

说起“闯王”这一称号,大多数小伙伴们最先同时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明朝末年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我们在初中历史课本上就知道了“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一句歌谣,说的就是闯王李自成。

作为骑马挥刀反明朝,弯腰射箭挡满清的一代卓越的军事家李自成当然对得起“闯王”这一称号,但历史上得到这一荣誉称号的不仅仅只有李自成,其实还有一个人比李自成更早得被称为“闯王”了,只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人的名字比较陌生。

“闯王”除了李自成外,还有一个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人,究竟是谁

高迎祥

他就是农民起义军的另一领袖-高迎祥。

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由于苛捐杂税导致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困顿不堪,各地时有农民起义,讨伐明廷。而在这一浪潮中,高迎祥也率众起,他是王自用"三十六营"主要将领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高迎祥是如何得到这一称号的呢?

崇祯三年(1630)十一月,高迎祥与王嘉胤(最早的农民起义军领袖)、王自用等人的起义军队会和后向东进入山西。崇祯四年(1631年)六月,义军首领王嘉胤被南山总兵曹文诏部下杀害(有的说为叛徒杀害),陕晋各路义军改编,结成了三十六营,高迎祥为领袖之一,被推称为"闯王"。

“闯王”除了李自成外,还有一个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人,究竟是谁

王自用(王嘉胤死后,其为农民军首领)在河南济源病死后,高率各部渡黄河,经河南转战湖北、陕西、四川等地。荥阳大会后为十三家七十二营民变队伍之首,也就是继王自用后成为了新的农民军领袖。

他后来与李自成、张献忠东征,攻破了凤阳,毁坏了明帝祖陵,让崇祯大为惊吓。崇祯九年(1636年)又率军出汉中,折回陕西,谋攻西安,至黑水峪(今陕西周至黑河水库)遭到了明将孙传庭的伏击,最终战败被俘。高迎祥被押到了北京后,最后被处以凌迟而死。

纵横世间七年的闯王高迎祥,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在过去的七年中,他曾驰骋西北,扫荡中原,但终究未能成功。在高迎祥死后,起义军又推李自成为"闯王"。

“闯王”除了李自成外,还有一个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人,究竟是谁

李自成

可见“闯王”这一称号是农民军领袖才能拥有的称号,而高迎祥可以说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第一代“闯王”,而李自成则是第二代“闯王”。

大家怎么看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