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離世母親聾啞,姐姐為家棄學打工,妹妹:用滿牆獎狀來報答

15歲的女孩梅坤鵬是孟津縣城關第一初級中學的九年級學生。從小生長在一個特殊的家庭裡,父親在她一歲三個月時去世,母親是個聾啞人,姐姐為了養家,放棄學業在外打工。為了報答姐姐和母親的含辛茹苦,梅坤鵬發奮苦讀,將獲得的獎狀貼滿家裡的牆面作為報答。

父親離世母親聾啞,姐姐為家棄學打工,妹妹:用滿牆獎狀來報答

梅坤鵬,出生於一個特殊的家庭:母親是個聾啞人,父親在其1歲3個月時因勞累過度去世。當小坤鵬要上一年級時,為了給妹妹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姐姐謝絕親朋、同學、學校的再三挽留,揣著從村裡鄰居們東拼西湊來的毛毛錢,到縣城給母親和妹妹租了一間小屋子。這位初中未畢業的姐姐,忍痛犧牲掉自己的學習生涯,固執的輟學遠赴北京去打工。

在梅坤鵬的一本日記裡,第一頁都是記錄著這樣一段文字:“爸爸在醫院住院一週後,醫生告訴我——爸爸要麼就得轉院要麼就得做腦部開顱手術,做開顱手術又不排除植物人的風險!這種艱難的抉擇落在了我的身上,全家人都在等我的選擇。最終,家裡人還是放棄了!這麼多年想想自己當時的決定已不知是對是錯,因為這個媽媽也怨恨了我好久。”

父親離世母親聾啞,姐姐為家棄學打工,妹妹:用滿牆獎狀來報答

這段文字,是她很小的時候從姐姐已經泛黃的日記裡抄錄下來的。坤鵬深知,姐姐當年承受了她那個年齡不應該承受的內心壓力!每抄一遍姐姐的“懺悔書”,就是為了告訴自己——姐姐多年來為保護這個家不再受到有半點傷害而付出的心血!其實,坤鵬早已原諒了姐姐!

面對母親,坤鵬看到的是母親的辛酸,感受著母親的勞累與辛苦!人們常說,“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孝道是中國傳統美德的閃光點,坤鵬身上也有這個閃光點:每到星期天或放假,擦桌子,掃地,洗碗等家務事,她都是搶著做,好讓母親和姐姐多休息一下,分擔她倆的憂愁!

只要一有空,姐妹倆兒便拉著母親去上街,見人搶著打招呼,說:“這是俺媽!她聽不見也說不了話!”說完都會親暱的挽起母親的胳膊逗著媽媽開心,儘管她是個聾啞人——身殘志堅的母親!

父親離世母親聾啞,姐姐為家棄學打工,妹妹:用滿牆獎狀來報答

梅坤鵬從小失去父愛,但她受到了街坊鄰居的熱情幫助,以及社會上許多不留姓名的好心人的關心,這都讓她感動不已。這些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無私幫助,讓坤鵬學會了樂於助人:每當晚上放學後,在她娘仨兒租住的小屋子裡,滿牆的獎狀下,坤鵬儼然成了一名熱心腸的“小老師”,鄰里的孩子們都是圍著她轉。各家的飯桌上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提起“梅坤鵬”這個名字。

在上下學的路上,坤鵬時常力所能及的去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伸手扶起他人,推推負重前行的人力車,好心提醒放學不回家的小同學,時常有校外的群眾到城關一中政教處來打聽一個小姑娘,卻不知道她叫什麼名字。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梅坤鵬成績始終在全年級名列前三名,先後獲得過學校優秀班幹部稱號、校學生會優秀幹部稱號,城關鎮優秀共青團員稱號,今日又被洛陽市文明辦、教育局、團委、婦聯。關工委聯合評為洛陽市“新時代好少年”。為了不向生活屈服,為了不向命運低頭,梅坤鵬一直在努力學習。她常說:“要用優異的成績回報家人的付出,回報社會上關心的人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