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户外体验:印象火烧坪

我的户外体验:印象火烧坪

火烧坪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位于国定贫困县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部,平均海拔1800米,有长阳的西藏之称。同时,火烧坪又是一个袖珍乡镇,行政管辖仅青树包、黍子岭和溜沙口3个村。

但凡到过抑或听说过火烧坪者,提起火烧坪,心头必然会跃过“云朵”“蔬菜”“凉都”这么三个关键词。我也不例外。

(一)火烧云

火烧坪上火烧云。

我一直在想火烧坪这个名字的来历,问了很多人不得,求助度娘也无所获。到过几次火烧坪后,特别是前几天住宿两天后,我发现无论身处火烧坪的高山草甸,还是徜徉在街道小巷,抑或站在酒店阳台。每个清晨或傍晚,满目都充斥着漂亮而艳丽的火烧云。

哦,火烧坪之名该不是因火烧云而来吧。

萧红的《火烧云》配上火烧坪最是恰当不过了。

每到清晨或傍晚,火烧云便映上了天空。霞光照得人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背菜的老农在菜地里站着,笑嘻嘻地看着他漫地的白萝卜全变成金黄色了。他刚想说:“你们要都是金萝卜就好了……旁边走来个外地菜贩子,对他说:“您老人家一定会高寿,您看您那金胡子。”

清晨,火烧云从东边一直烧到西边,金灿灿的,好像是天空打泼了调色盘;傍晚,火烧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以上两段改写自萧红《火烧云》)

在这里,我要将火烧坪的火烧云赋予两个内涵:一是前述日出日落时的赤色云霞,二是泛指火烧坪的云。在此内涵下,火烧云则更加丰富多彩,赤红、洁白、金黄、乌黑……更加变幻无穷,马、狗、狮子和龙……各类动物,不一而足。

天空中的火烧云时而万马奔腾,时而恋人相拥;一会儿碧空万里,一会儿又风起云涌。地面上也是一步一景:在晓峰垭的山顶上俯视,山峰像一个个泡菜坛子若隐若现;在大旋窝仰视,一张张彩色地毯与云空无缝衔接;来到溜沙口,一片片水果甜玉米则又像塞外草原般碧绿无垠。

气象万千、变幻无穷的“火烧云”孕育和折射出了勤劳火烧坪人的心路之变、生活之变和创业之变。

曾几何时,火烧坪还是全县最贫困的地方,山民们“烤的是蒿子火,吃的是洋芋果,住的是茅草窝”。

今日火烧坪,已成功实现了向高山首富村的蝶变。购物超市、移动通讯、小轿车、避暑民宿、鲜花朵朵,火烧坪人民的生活如同火烧云般七彩纷呈、绚丽多姿。

我的户外体验:印象火烧坪

(二)包儿白

放眼望去,火烧坪的“包儿白”种上了天。

“包儿白”又称球白菜,是火烧坪蔬菜的主打品种,而蔬菜又是火烧坪的代名词。

我已故去的姐夫哥、本地文坛颇有名气的哈林兄引义为豪的即是“包儿白”具有健美丰乳之功能。其文亦经新华社转发后,在全球引起了轰动,并刮了一段时间的火烧坪球白风。

经他神采飞扬、一本正经的面授机宜后,我和众多雄性荷尔蒙泛滥者一样,颇有些去火烧坪一探究竟的冲动。然而,相见不如想念,眼见为实的考证莫若心灵冲动的美好,姑且按下了对那球状物的向往罢。

火烧坪蔬菜发展初期,基本上是单一的球白菜,也有少量的土豆,目前已基本形成以萝卜和球白为主,辣椒、西红柿和水果玉米五大拳头产品。

当年,全国劳模“球白大王”李小年,省劳模万年军、吴家春夫妇,蔬菜专业大户覃汉泉联合在信用社贷款5万元,成立了企业营销队,将高山蔬菜销售市场由宜昌市蔬菜公司包销拓展到沙市、武汉等省内大中城市,并辐射到了长江以南的所有省会城市和部分中等城市,甚至部分转出口到“港、澳、台、新、泰”等国家和地区。蔬菜价格也从球白莱的4分五厘突破到各品种一元以上,今年的红辣椒甚至涨到每斤六元以上。

撕开大清江公司水果玉米的精美包装,冷藏泡沫盒里面的八个水果玉米肉嫩可爱,那粒儿像极了幼儿洁白的乳牙。在曾总的鼓动下,我如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生吃了一个水果玉米,爆汁感超强,清甜感润齿添香,奶汁味儿沁人心脾。难怪曾总王婆卖瓜,说火烧坪水果玉米乃玉米中的“爱马仕”。

站在火烧坪的某一处高地,或路边,或林间,或田沿。你会惊羡地发现,蓝天白云下,“包儿菜”、白萝卜等蔬菜与森林、草甸、牛羊和鲜花浑然天成,和谐自然。它不像北方呼仑贝尔大草原那般大家闰秀辽阔无边,倒像江南苏州园林小家碧玉似的小鸟倚人。

云想衣裳花想容,在高山蔬菜的装点下,火烧坪更富人间烟火味,更是人间的花火。去过火烧坪的男人,无一不想携一可人儿,去信马由疆放声歌唱;来到这儿的女子,则忍不住会抚首弄姿或翩翩起舞。

我的户外体验:印象火烧坪

(三)额的凉

酷热难耐的暑季,每个来到火烧坪的人都会惊叫一声:唉呀,额的“凉”。

是的,“凉”正是火烧坪的气侯特色。这里最高海拔1833米,年平均气温7.6摄氏度。单就气温而言,火烧坪仿佛只有春天和冬天。

湖北的避暑圣地,开山鼻祖是恩施的苏马荡,现已蔓延到野三关的铁场荒一带。撇开他们的好,于我内心还是大长阳的火烧坪好。个中原因,一是家乡情结使然;二是苏马荡、野三关太吵太闹,那种满目的挤攘、喧闹与燥热,于追求宁静、清凉和自然的我,很有些格格不入。

唉,人真是个矛盾共同体,我既嫌呼仑贝尔太大,又嫌苏马荡太小,且又以袖珍火烧坪为荣。呜呼,吾之欲何?谁叫我生在长阳呢。

第一次上火烧坪时,是因为工作的关系。出发之前,也算做足了功课。长衣、长袖,秋衣、秋裤,雨伞、保温杯,一应俱全。但火烧坪还是给了我始料不及,彼时夏天,朋友在乡政府旁的餐馆炖着锅儿办招待,令人称奇的是那火锅是炖在铜炭炉子上。我们一众则围坐四周,边烤火边豪饮着苞谷老烧。

窗外艳阳高照,室内火炉围坐,你说火烧坪“凉”不“凉”?本应晚来天欲雪的季节,三五好友围坐红泥小火炉。但在酷热难消的夏天,火烧坪的凉给了人们这种氛围和场景。

正午当空,走在火烧坪的小街上,为免紫外线的侵袭,我们着长衣长裤,没有一丝风。身体的表面、内心深处,我们仍然感受到凉意丝丝。地理学知识告诉我,同样气候条件下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和海拔,而火烧坪之凉显然是因为后者。

火烧坪树木长不大,玉米苗只及人膝盖,人们面庞上的高原红,充分说明这里海拔高、气温低;火烧坪的腊肉份外香,也是因“凉”而致,不用进冰箱,肉类耐存放。

“凉”则易居,“凉”能生财。火烧坪人在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的同时,已敏锐捕捉到“凉”机。支线机场、高山滑雪、避暑民宿……“凉”日可待,清凉四季,是谓“云中凉都”。

“火烧云”“包儿白”和“额的凉”三个关键词在我的脑海中反复闪现,互相冲撞。冲撞中我揉了揉额头,想沉静一会儿再来分辨个主次。可火烧坪的天空偏偏不等待我的分辨,一会儿工夫,火烧坪的火烧云就下去了,脑海里一片沉寂。云朵、蔬菜、凉都,它们不分彼此,和谐共生,构成了火烧坪于我之恋人般初印象和钻石般恒久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