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钱学森之问”有哪些认识?

这说科技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跟我们中国的教育发展阶段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我们是人口大国,发展中国家,现阶段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还不能均衡的满足每个孩子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更别说个性化、精英化的教育需求了。全国大部分地学校很多班级,都是50到60人数的超大规模班级,在当地排名靠前的学校更是人满为患,在这种实际情况下,代班老师批改作业都来不及,经常需要家长或学生课代表配合一起改作业,哪还顾得上其它,在这种环境下再谈个性化精英,精英化教育,就显得十分搞笑了,这也是这20年来我身边很多的家长选择出国定居,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国外的贵族学校也看准了这个商机,近几年在中国主要城市雨后春笋般的,开办了各种各样的贵族学校,国际学校,因为中国的市场太大了,这个钱太好挣了,因为我们中国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但真正的为孩子去学习教育,提高教育水平的家长并不多,你放眼望去,中国的教育培训市场,火爆这么多年,也是这个原因。最大的问题是,别人学钢琴,我家孩子也要学钢琴,别人家的孩子上跆拳道,我们家也要上跆拳道,别人家的孩子上围棋,我们也要上围棋,但真正根据孩子个性化独特发展需要,培养孩子的案例却凤毛麟角,说的家长盲目跟风教育的现象十分普遍,学校传统教育已经整齐划一的机械化教育,没想到中国的家长,比学校更甚,完全不是根据孩子的个性化天赋,需要去安排孩子的课外学习,跟风教育更是比比皆是,所以通过我这30年的教育观察,通过以上教育的诸多乱象来看,非常明确地告诉大家,解决孩子个性化,精英化教育的根本,是先解决中国家长的个性化,精英化的教育理念,家长的观念没有改变,一切都是白搭,教育是十年后的期货产品,绝对不能眼前觉得什么热门就学什么,而是未来十年后的世界最缺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必须放眼未来,也不是与国内的孩子竞争,而是与国际上的孩子同台比武,中国的华为之所以令美国人举全国之力对付一个中国的企业,就是因为中国的华为公司在战略上,在高度上高瞻远瞩,高起点高投入为十年后的科技发展,不断投入资金,不断吸收人才,在5g的发展上,远远领先于美国,让美国人胆寒,教育同样如此,中国的家长更应该从中,领悟到更多,家长不改变,你的孩子未来一定会被淘汰,再聪明的孩子也会被未来的社会边缘,你不是被社会边缘化了,你是被父母的观念边缘化了,中国的家长,你听到了吗?


张震撼超级运动创始人


钱老的这一问,不是学问深浅的问题。是信仰出了问题,是思想观念出了问题,我们小时候上学,老师非常重视思想教育。比如,好好学习,长大了,要为国家做贡献,要为国家献青春,把一切交给党,交给人民,党指向哪里,我们就打到哪里,哪里需要哪里去,没有一点私心。更何况我们的老前辈!在那个刚经历耗劫.百废待兴的时候,一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科学家,为国家为人民献出了一生的必生精力。

相比较而言,我们现在的孩子们,吃的好,穿的好,上学车接车送,一上学,家长给写作业。思想教育再跟不上,哪来的理想!哪来的报复!哪来的大公无私!这样下去,就可想而知了!

一个老太太一点粗浅的认识。

如果有冒犯,可以删掉!


涵涵奶奶1957


所谓“钱学森之问”,是指2005年,钱老提出了一个令教育界陷入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个问题如平地里的一声惊雷,给人们心灵上以巨大的震动。是的,我们的学校到底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大师呢?(下图左:钱学森,右:温家宝)

在学术界,一般人认为,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确没有培养出像钱学森类似的杰出人才。于是有些人就感叹:大师已去,后继无人。就其原因,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高考这根指挥棒有不有问题?

客观的说,有了这根“棒”,就有了一个标准,有了标准就不会乱套。凭借这根“棒”,国家选出了不少的优秀人才,全中国无数家庭的孩子都跨进了大学的门槛,造就了各行各业的无数人才。但是有的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就被无情地淘汰了。而这些人恰恰可能就是某些方面有特点的人,特别是那些偏才和怪才。因为他们的总分上不去,而某些学科却非常优秀,他们只能望着大学校门而兴叹。而在以前,可以破格从某一个方面选拔人才,有些人就可以脱颖而出。

第二,家国情怀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重要因素。

以前大师级的人物,他们怀揣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他们学习不光是为了个人和家庭,更重要的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像邓稼先、钱学森、郭永怀、于敏……这一连串闪光的名字,哪一个不是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比生命还重要的位置上?

比如钱伟长,他考入清华大学的成绩是:数学化学一共20分,中文和历史各100分,物理5分。很显然是一个文科的佼佼者。但是,由于9.18事变爆发,他深刻的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要使国家强大就必须学习理科。于是他毅然决定改学物理,经过他刻苦学习,努力拼搏,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大师。(钱伟长见下图)

第三,社会上的人思想比较浮躁,急功近利。

学生和家长都是以考上大学为最高荣誉。寻找工作也以有大学文凭而做选择。试想一想,每一年高考中的市状元省状元,到后来有几个成为杰出的人物?有几个在某一方面成了领军人物?分数成了他们考大学的敲门砖,找工作的垫脚石,根本没有想过大有作为。以河北衡水中学为例,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每一年不在少数,而在杰出人才当中又有多少呢?最多只能说是考大学的工厂,真的称不上培养杰出人才的摇篮,这的确让人深思。

总之,钱学森之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复杂问题。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高屋建瓴,顶层设计,社会各个方面应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