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是如何看待“钱学森之问”的?

布来悦

“钱学森之问”是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我们把问题看的直白点就是“为什么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看望钱老时,钱老的感慨。其实“钱学森之问”表达的是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关心和期望。现在我们国家和学者,企业家也在不断的为之而奋斗,比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西湖大学的成立等。


科技工作者也是“钱学森之问”里忽略的对象之一。他们为我国的各项事业不断的做着贡献,但是相比很多发达国家来说还是很大的差距。他们能够认清现实,不断向前。就像我的大学老师,他时常鼓励我们多努力,多读书,多思考,不要拘泥于书本或者只顾下课玩耍。说大学教育太僵化了,而且你们呐,有时候真是不争气,光顾玩。

杰出人才的培养,我们在路上,现在很多优秀人才开始回国,相信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我们的杰出人才指日可待。

文/红雨说历史


红雨说历史


钱老忧国忧民的钱学森之问,现在可以告慰她老人家了!

现在符合钱老要求的,是能够称得上至民国以来大师称号的,对人类有杰出贡献的接受中国本土教育培养的世界知名的科学家,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得主,国家最高科技成就奖获奖者﹌屠呦呦女士。


屠呦呦,1930年生人,浙江省宁波人。1951年考取北京大学医学院分院药理生物学专业,1955年该院毕业,被分派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

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室主任,医学药理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医药专家。

值得钱老欣慰的是:屠呦呦作为没有任何留洋背景,国家自己培养的研究人员,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在中国历史上能够称为大师的光荣称号当之无愧!也完全符合钱老人才培养之问的要求!


屠呦呦作为药理科学家,从广大患者的需要出发,急病人之所急,想患者之所难,以科学家精益求精的态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和研究人员共同试验了八百多种中草药,查验了上百个民间验方后,终于在东晋葛洪的古验方中找到依据,经过了数十年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试制成功了青蒿素。

这种药使虐疾病的治愈率提高到96%,使世界上每年因为虐疾病死亡的人数减少了1900多万,真正是造福人类健康的起死回生之药!


妙手文

钱学森的学问已经过时了。两弹一星的技术已经进步几代了。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几百年。现在的学问理论技术过几年就要换一代。看不到进步的人是可悲的。钱学森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不是一一解决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