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废都时代,贾平凹还有多少能量?《暂坐》里的女人们,给出答案

文||王官令仪

人活在这个世上,就像一场短暂的旅行,不过就是一场暂坐。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茶馆,世上的人来来往往,就像是在喝茶。有的人运气好点,能静心喝两三杯,有的人运气差点,一杯都喝不完。所以人活在这个世上不必在意太多,跟浩瀚的星空比起来,人的一辈子又算得了什么呢?——贾平凹

后废都时代,贾平凹还有多少能量?《暂坐》里的女人们,给出答案

在陕西文坛的三驾马车里,贾平凹绝对是争议最大,也是存在感最低的一位。但存在感低,并不意味着文学成就低。

贾平凹曾说,一直以来,自己前面有两座大山压着,让人喘不过气来。这两座大山,一座是路遥,一座是陈忠实,路遥拿命写完《平凡的世界》后,轰然而逝,陈忠实则靠《白鹿原》名利双收,74岁时安然去世。

如今,贾平凹也已快到古稀之年,随着另两架马车的远去,他开始扛起西北文学的大旗,以年近70高龄继续在厚重的黄土地上耕耘。

贾平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文学劳模,从上世纪80年代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以来,如今已出版近20部长篇,而且部部有分量,《废都》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这无疑是一种最高肯定:他称得上一位大家。

后废都时代,贾平凹还有多少能量?《暂坐》里的女人们,给出答案

被骂住院的《废都》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贾平凹,更关注当下芸芸众生相,尤其是在后废都 时代,生活在欲望都市里的女性,那些看似独立自强的优雅女性,她们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心酸和秘密?

于是,就有了这部《暂坐》。简单来说,《暂坐》就是讲了一群都市女性,聚在茶馆里互相取暖的故事,她们看似光鲜坚强的外表下,都藏着一个孤独而疲惫的灵魂,就像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

然而,生活往往并不是这么简单,所以《暂坐》也有它更深的感悟和意义。女人都是水做的,那些美好的女子,总会让人无端多一份怜爱,可这个世界对她们却常常无比残酷和粗暴。

在聊《暂坐》前,先说说我和贾平凹这部小说相似的一段生活体验。

后废都时代,贾平凹还有多少能量?《暂坐》里的女人们,给出答案

我参加茶会时所拍

我本人因为喜欢茶和茶文化,前两年曾在一个堂嫂的茶庄里,学习帮忙过两年。她的茶庄里,就常聚集着一些优雅的中年女性。

堂嫂姓龚,在娘家福建那边有一个茶园,会亲自炒制小种红茶,她后来在兰州开茶馆,和志同道合的堂哥认识了,两人珠联璧合,生意越做越大,如今已开两家茶庄。

堂哥经常在外面跑,茶庄自然就全靠龚嫂守。龚嫂平时除了晚上睡觉时间,几乎都在店里,茶庄几乎就是她生命的全部,她老是穿着茶服,每天开店门的第一件事是给佛像供果盘,焚香,然后泡上一壶自家的小种红茶,等待客人上门。

茶庄里每周都有小聚会,时间长了会办一次大的茶会,龚嫂的那些闺蜜就都来了。她们也都穿着优雅,来时带着自己专属的品茗杯:紫砂杯、建盏、汝窑杯……各具特色。

后废都时代,贾平凹还有多少能量?《暂坐》里的女人们,给出答案

我参加茶会时所拍

也只有这些闺蜜都来了,龚嫂也才舍得拿出20年以上的老班章来泡给大家喝,我也因此有幸品尝过几次,确实香,未近口鼻就先有一股兰花香飘然而至。

这些聚在茶庄里的女人,自然各有各的故事。她们谈天说地,快意人生,互相开着玩笑,但难掩脸上疲惫的神色,那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孤独与落寞,是藏不住的。

静姐是一位小学老师,人很文静知性,孩子已上大学,她爱喝茶爱旅游;白姐是一个单亲母亲,自己在汽修厂上班拉扯孩子,生活很是艰辛;还有位得了慢性白血病的姐也常来,不知后来怎样了。

另有一位朱姐,有点高冷的样子,有次龚嫂不在,我当主人给泡了一壶茶,便和她聊起来。她初始不甚热情,但看我泡功夫茶有板有眼,聊的话题也不庸俗,就放下了身段,不把我当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了,而是像一位老友一样攀谈起来。

后废都时代,贾平凹还有多少能量?《暂坐》里的女人们,给出答案

我参加茶会时所拍

朱姐喜欢佛学和哲学,当然也爱茶,聊起这些的时候,她很有热情,眼里放射出光芒,但一旦停下来,就会沉浸到自己的世界里去,脸上的神情形成一种保护色,将自己的心事藏起。

还有个茶店里招的姑娘小穆,来自河南农村,人漂亮也温柔,却不怎么快乐,她父母在兰州打工,她也早早辍学挣钱,好让弟弟继续读书上大学。

这些女人,她们表面看起来成熟而圆滑,但却一点都不世故,深聊之后,就会发现她们的心像孩子一样天真,脆弱而敏感,甚至还有些可爱。

之所以聊《暂坐》前,要说这些自己在茶庄的琐碎经历,是想说,我也曾像一个过客一样,在茶庄里暂坐,贾平凹写的故事,我深有感触。当然,贾平凹的故事讲得比我精彩得多,他对女性命运的关照,自然也更深入。

后废都时代,贾平凹还有多少能量?《暂坐》里的女人们,给出答案

我参加茶会时所拍

在西京城里,有个名叫“暂坐”的茶庄,聚集了十几位经济独立却情感失意的都市女子,她们大都离异或不婚,在茶庄的来来往往中,演绎出了五味杂陈的人生百态。

她们成熟优雅,口灿莲花,就像金陵十二钗一样,成了贾平凹笔下的西京十二玉,她们有经商的,做官的,也有文化界的大咖,她们懂得享受,美艳的让人无法靠近,然而夜幕落下,却孤枕难眠,心事重重。

茶庄的老板是一位叫海若的年轻女性,离异后独自带着孩子,她人长得漂亮,但从不施粉黛,是那种让人看一眼就心生欢喜的女人。

来海若茶庄里的,大都是西京城有头有脸的人物,当然,茶庄也是她和姐妹们讲各种私房话的情感疗养所,她们述说着各自的烦恼和心事,海若还送给每人一块玉,希望大家的情谊如玉一样,纯洁而长久。

后废都时代,贾平凹还有多少能量?《暂坐》里的女人们,给出答案

我参加茶会时所拍,从这些女性的穿戴和品味就可看出,她们追求颇高

然而,人生聚散无常,她们因情聚,好时可以抱团取暖,帮彼此度过困难。但在错综复杂的现实中,她们依然步履艰难,开广告公司的姐们批广告牌要找领导,上下打点也不一定办成事,富婆应丽后坐拥20多套店铺房产却不知足,想放高利贷来获利,结果债主跑路,连本金都收不回。

最后,在无情的现实面前,海若等一众姐妹有的乘坐马航飞机失事,意外身亡,有的身患白血病,不幸早逝,还有人离开西京,再也不回来了。老板海若,也牵扯到了一件官司里。

在欲望都市里,生活的巨大打击冲垮了姐妹们,她们作鸟兽散,只留下一声深重的叹息。对于这些独立自强却被欲望困扰的女性,贾平凹既是赞赏的,又是怜惜的。

后废都时代,贾平凹还有多少能量?《暂坐》里的女人们,给出答案

《金陵十三钗》剧照,她们的荣华掩饰不了眼中的落寞

贾平凹说:我在城市中生活了40多年,应该写写自己所熟悉的这座城,当然包括城市里的女性们。《暂坐》里的女性们看似光鲜,实则辛酸,虽热热闹闹簇伙,每个人却都孤独着。

风吹风也累,花开花也疼。这群女子在美丽着奋进着,同时也在凋零着困顿着。这群人代表着城市的时尚,犹如道边的树,是美的风景,能标示风向,但大风来了会断枝折股,即便是微风,那叶子也在不停地摇晃翻动。

如今的贾平凹,已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纪,《暂坐》是他的第17部长篇小说,也是他70岁前的最后一部,他说写《暂坐》,他用了两年,写了四遍,比以前任何一部书都写得慢。之所以写得慢,就是要把每一个女性人物都写到最好。

后废都时代,贾平凹还有多少能量?《暂坐》里的女人们,给出答案

《暂坐》的文字,洗练平和而优美,就像那十几位美丽自强的女性一样。通过娓娓道来的笔触,贾平凹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我们都是暂居在这个俗世中的过客,暂坐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生命态度,无论穷达,都要学会放下俗世的纷纷扰扰。细品一杯茶,让浮躁的内心得到些许宁静,同时摆正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不要让心中的欲念控制并淹没自己。

学会在暂坐中放下,毕竟最终你我都会归去,只要学会在暂坐的过程中,创造和享受各自的精彩,就已足够。不要像小孩贪求玩具一样不知足,读过贾平凹的《暂坐》,我们总能从中感悟并收获到什么。

为大家安利贾平凹这部最新长篇小说,这是他首部描写城市丽人的小说,非常精彩,点击下方看一看,就可购买到正版,坐下和贾平凹一起喝茶,品读人生百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