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魯豫稱為“博士老爹”,6個孩子5個博士,育兒觀只有24個字

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的母嬰育兒知識和有趣的故事”,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文丨小敬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這一切都願意家庭教育。

在浙江瑞安有這樣一位普通而又偉大的父親,在農村的破舊老屋中,將自己的6個孩子培養成才,5個博士,1個碩士。

他被魯豫稱為“博士老爹”,6個孩子5個博士,育兒觀只有24個字

他被主持人魯豫稱之為“博士老爹”;崔永元曾向他請教育兒“秘方”;他的家庭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6個孩子成為其他家長眼中的成功精英,父親蔡笑晚功不可沒。

蔡笑晚6個孩子的成就

大兒子蔡天文,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畢業,36歲成為賓夕法尼亞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現兼任美國國家基金會的審稿工作;

二兒子蔡天武,19歲考入李政道主辦的CASPEA留美博士班,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博士畢業,現任美國高盛公司副總裁;

三兒子蔡天思,16歲考入北京外國語學院,而後出國留學,畢業於聖約翰大學博士學位,現在國內開辦實業;

四兒子蔡天潤,16歲考上華西醫科大學,後出國留學,畢業於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博士學位,現在上海創辦了私立醫院;

五兒子蔡天君

,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碩士學位,現在中國建設銀行工作;

小女兒蔡天西,18歲考上麻省理工學院博士,22歲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28歲成為哈佛最年輕的副教授,現被聘為哈佛終身教授。

他被魯豫稱為“博士老爹”,6個孩子5個博士,育兒觀只有24個字

父親蔡笑晚自小刻苦愛學,因出身問題高中被拒後,自學考入杭州大學物理系。後因父親去世,只能輟學回農村老家擔起家庭的重任,22歲的他曾在父親的墳頭暗自發誓:讓整個家族振作起來!

他以卓越的眼光和精心的教導將自己的6個孩子送上了成才之路,也算是實現了自己的誓言。他是怎麼做到的呢?蔡笑晚把自己的教育經驗總結了3個關鍵詞、4個要點、24個字:早期教育、從小立志、培養自學、先學做人、快樂教育、愛和溝通。

早期教育: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眾所周知,1~4歲是孩子學習和接受新事物最強、最快的階段。在這個階段,父母一定要善於引導孩子學習,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他被魯豫稱為“博士老爹”,6個孩子5個博士,育兒觀只有24個字

蔡笑晚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堅持:“讀書要趁早!”在大兒子蔡天文幼兒時,蔡笑晚就對兒子進行了數學啟蒙,他用手指點孩子的下巴,點幾下就說幾。經過日積月累的練習,蔡文天8個月大開始發音時,就能從1數到5;1歲左右時就認識10以內的阿拉伯數字了;2歲半左右學會了簡單的加減運算。

為了能讓孩子早點接受教育,他先後幾次搬家。事實證明蔡笑晚的選擇是對的,大兒子15歲便考上了大學,二兒子14歲考上中科大少年班,小女兒22歲拿到了哈佛大學博士學位。

從小立志:讓孩子向著目標努力

有兩句民謠歌詞:“三十三天天外天,白雲裡面出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從小立志,實際上是在培養一個人的胸襟、氣度、魄力和志向。讓孩子知道自己為什麼努力,為什麼讀書,孩子對未來的期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一生,也決定了孩子未來的命運走向。

他被魯豫稱為“博士老爹”,6個孩子5個博士,育兒觀只有24個字

比如,四兒子蔡天潤從小受父親的影響,立志要成為一名醫生救死扶傷。蔡笑晚對孩子說:“爸爸只是一名鄉村的醫生,醫術有限,你不同,你的目標應該是當一名大醫院主任醫師。”

成為一名醫生也就成了蔡天潤奮鬥的目標,他不負所望,成功考入了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醫學院,後來又在上海創辦了私立醫院。

培養自學:讓孩子養成學習的習慣

蔡笑晚認為,無論哪種教育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自學能力也是一個優秀的人才最重要的基本功。

他被魯豫稱為“博士老爹”,6個孩子5個博士,育兒觀只有24個字

蔡笑晚在輔導孩子學習時,都是自己先熟悉課本,搞清楚課本中的重點難點,然後再教孩子。

他告訴孩子:“我不會一課一課地去教你們,只會告訴你們哪些是重點,要先學;哪些是次要的,可以晚學。”

所以,他的孩子從小就具備自學能力,這也為他們將來的學習博得了優勢。

先學做人,後學學問

俗話說:做事先做人!學會做人是最基本的道德規範,只有先學會做人,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他被魯豫稱為“博士老爹”,6個孩子5個博士,育兒觀只有24個字

蔡笑晚在教育孩子時,不僅僅只是教會孩子識字、看書、做題、技能等,還教會了孩子做人,做一個道德高尚、心態良好、意志堅強、自立自強的人。

家庭教育的重心就是道德教育的培養。

快樂教育

在學習上,蔡笑晚並沒有強制性地給孩子壓力,因為他知道強制性的學習註定起不來好的效果。

他被魯豫稱為“博士老爹”,6個孩子5個博士,育兒觀只有24個字

他把教育當成了藝術,用鼓勵和肯定的態度帶領孩子在快樂中學習,把壓力轉變成動力,把艱苦變成了快樂。

而且他也不會一味地讓孩子學習,而是通過唱歌、旅遊、獎勵、競賽、文體活動等方法,千方百計地讓孩子在枯燥無味的學習中嚐到快樂。

愛和溝通:關愛孩子、勤於溝通

他被魯豫稱為“博士老爹”,6個孩子5個博士,育兒觀只有24個字

很多家長並不知道教育孩子的第一原則是什麼,那就是和睦的家庭氛圍,蔡笑晚6個孩子成才的關鍵就是家庭中充滿了愛和溝通。

聰明的家長總是善於和孩子溝通,並且站在朋友的角度幫孩子分析和解決問題,而不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去教育孩子。

他被魯豫稱為“博士老爹”,6個孩子5個博士,育兒觀只有24個字

其實,這一點在小女兒蔡天西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蔡天西上學早,11歲就讀了高中,由於年齡小經常被同學欺負,膽小的蔡天西不知道怎麼辦,便寫信求助父親。整個高中三年,蔡笑晚給女兒寫了117封信,也讓女兒從心中明白了很多道理。她學會了寬容待人,並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同學們的讚揚。

總結

蔡笑晚常說:父親的責任並不只是賺錢養活孩子,而是把父親的角色當成事業來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都永遠排在第一位,如果只在週末的晚上親一下孩子的額頭,這樣的父親無疑是失職的,更是失敗的。

他被魯豫稱為“博士老爹”,6個孩子5個博士,育兒觀只有24個字

教育孩子對於中國的家長們來說,是最難的,也是最焦慮的。蔡笑晚在教育孩子的道理上走了30多年,從孩子呱呱墜地到成長道路的每一個階段,抓住每一個關鍵因素,對每一個孩子因材施教,並在實踐中為每一個孩子打造了快樂的成長之路。

蔡笑晚也強調,家庭教育沒有不變的“良方”,只要家長用心去思考,用汗水去澆灌,才能夠在眾多他人的經驗中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家長,你們覺得蔡笑晚的家庭教育方式值得借鑑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分享!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