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科研以後,我的世界豁然開朗

我覺得大眾有種奇怪的心理

不知道你們是否也有同感

很多人認為“讀博”

以後就應該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

或繼續科研、或從事研發


至於為什麼?

有的人會說

你花了這麼多年拿到博士學位

不繼續從事本專業工作不是可惜了嗎

也有的人會說

不做學術那就不要讀PhD啊

科研資源為什麼不讓給其他想做科研的人呢


於是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新聞

“博士到中學做教師,是浪費人才還是大材小用?”

“讀了七年博士,畢業之後竟賣麵包!”

……

博士畢業不做從事本專業工作就是浪費嗎?

不好意思

我認為,這無疑是一種 [價值觀的綁架]


01

請小心

學術界的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

在中國又稱“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簡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放棄科研以後,我的世界豁然開朗


我想大多數學生進入博士項目的時候都會被教授,還有很多高年級學生“教育”:

“如果你畢業以後不能進學術界,你就是一個Loser。”

這種觀點在學術界很普遍,總結來說主要是出於以下幾方面原因:

1、學術界的洗腦宣傳2、學術界對業界固有的敵意3、學術界人士自尊的需要4、教授的私心5、民眾的輿論壓力


要知道在學術界決定一個人地位的是什麼呢?

是他的論文發的是什麼期刊,有多少人引用。

怎樣最簡單地增加論文數量和引用量呢?多帶學生,並且發展自己的學生加入學術圈,成為自己增加引用量的下線!因為研究領域相似,學生髮的論文肯定會引用到自己導師,並且會跟他們的學生談論自己導師的研究成果,就像一個旁氏騙局一樣。

放棄科研以後,我的世界豁然開朗


除了上述考慮,還有兩方面原因:

首先,你轉行之後,即便能賺再多的錢,對他來說都沒有什麼卵用;

其次,學術界的固有文化就是鄙視外面賺錢的人,如果一個教授他的學生都轉行去做了其他的工作,那麼這對他來說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他的學術界同仁們都會默默在心裡鄙視他。

越是帶學生少的導師,越不會同意你畢業以後轉行。但相應的,如果在一個大課題組,教授會同時帶很多博士生,他才不會管是不是有一部分轉行去做別的了呢,畢竟這其中總有聽話的小綿羊會願意傾聽他的“教育”。


02

更多博士選擇學術以外的道路

不僅僅是個人的幸運

也是學術界的幸運


首先要說明一點

學術界的崗位其實並不多

特別是相較於每年畢業的博士生數目來說


舉個例子:

如果成為院士算學術巔峰的話

那麼院士的選拔可以看作到達頂峰的路徑

選拔方法是什麼呢?

兩年一次,一次總共大概150人

工程科學對半分,平均一年75人

我們假定若干年後每年還是75人

且平均看每一年參與競爭的都是同年級的博士同學

目前每年全國土鱉博士畢業生6萬多人

算上海歸,同一年齡組大概7萬人應該比較合理

那麼你看到了

你需要在同年級博士畢業生裡成為千分之一的精英才算有希望

這個似乎有點喪氣

可能院士這個比較難搞

那麼準院士的傑青呢?

全國每年選拔200人為傑青

那麼成功概率樂觀估計是千分之三

傑青其實也很難了

我們再放寬到

優青

全國每年選拔400人為優青

那麼樂觀估計成功幾率大概是千分之五

我們大膽認為博士有一半不從事科研工作

那麼幾率翻倍成為優青也要是百裡挑一

即便是成為教授/研究員

我估計概率也是小於5%的

這個基數不是所有人

而是跟你同級的博士

哪怕你手握博士學位

在國內想走到教授也是個p<0.05>

大概20個人裡有一個

而且上面的估計有個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大量使用了均勻分佈

但真實的情況卻是極不均勻分佈

你的師承關係跟畢業院校都會把這個分佈搞得更加極端

而且後發者優勢在科研裡面非常常見

(來自知乎作者:於淼)

實際情況也是如此,從下面這個統計結果來看,其實PhD當中能夠最終從事科學研究相關工作的人還不到一半,能成為終身教授的更是鳳毛麟角

放棄科研以後,我的世界豁然開朗

說實在的,博士其實就是一份工作而已。國家投入了資金,導師投入了精力,博士付出了勞力與青春,每一方都有付出有回報。至於合約到期之後,每個人總應該有選擇自己的生活軌跡的權利。

必定要有一部分志不在科研的人離開學術界,才能給那些繼續留在科學前沿奮鬥的人,更多的資源與喘息的空間。

同時,讓這些接受過系統科研訓練的人進入其他領域工作,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有很多例子表明,他們在經歷了多年的博士生涯之後,學以致用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推動業界的進步。


03

無論以後做什麼

讀博期間學到的

永遠會是你受益終身的財富


Science上發佈過一篇文章,分享了幾位畢業後沒有從事科研工作的PhD的經歷,他們都成功地將科研技能轉化成了新的工作技能

放棄科研以後,我的世界豁然開朗

原文:http://www.sciencemag.org/careers/2017/03/transferring-skills-beyond-lab

1、對新領域的學習能力

主人公:Kenneth Gibbs Jr.,美國國立醫學科學研究院,培訓、人力發展及多樣化部門,項目總監


學習新領域的技能是我在讀研時掌握的,這項技能對我我現在管理科研基金時仍非常有用,並且這項工作可以說是在我原先的技能之外。


讀研時,我對幹細胞和調節它們的信號蛋白很感興趣。但那時我沒有任何干細胞背景,所以要讀很多很多的文獻,研究很多陌生術語,這樣我才能識別出本領域有經驗的人去驗證我的想法。


當我轉去做政策研究,同樣要面臨一堆不熟悉的術語。學習的領域變了,但方法和過程沒變。同時做科研讓我學會了如何向人求助,有時候我們會擔心自己問了問題就顯得不入流不專業,但我們仍要克服畏懼心理,學會問問題真的能節省很多時間,提高效率。


2、學會高效管理時間

主人公:Sheila Cherry,Fresh Eyes 編輯公司總裁兼高級編輯


做博士後時我就發現,我需要合理安排時間,才能更好地駕馭我的課題。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一大早寫下當天該完成哪些任務,或某個任務中的哪些步驟,然後分配到一天中去。通過這樣明確任務以及合理安排來實現時間最大限度的利用。


現在我是一家編輯公司的老大,不得不戴上更多更復雜的頭銜——編輯、總監等等,因此管理好自己的時間、保證高效工作,比以往顯得更為重要。


我仍然是保留讀博士後期間的習慣,每天早上給當天的任務列個表,每週也有個總規劃。此外,我還給某 2~3 個任務優先權,比如要在回覆郵件之前處理好。這樣可以避免我無規劃,將最有效率的時段浪費在不重要的任務上。


3、分解複雜問題的能力

主人公:Jennifer Reininga-Craven,杜克大學醫學院,研究發展副主任


做博士後時,我的課題是調查新的實驗環境下酵母菌的表型變異。我首先要明確實驗是不同因素的變化,比如細胞密度、實驗週期、菌齡等,是如何發生作用從而影響表型的。然後,我才能用這些信息來進一步完善實驗設計,得出原本可能會被忽略的實驗結果。


現在我管理基金,同樣的道理,我得先對該研究的領域有個總體的瞭解,接下來要明確對該研究最有利、最合理的元素是哪些。此後,我才能幫助研究者進一步加強邏輯,比如建議他們加上更有說服力的信息等。

博士就像一段獨立的精神探險

彷彿登山愛好者嘗試一下乞力馬紮羅

是否成功,永遠不是已知項

至於讀完博士之後是否要把做研究作為謀生的手段

就像一個人在爬山之前就問

“爬完這座山之後自己是不是要做職業登山者?"

我想著更多地還是要看機緣也說不定吧

選擇怎麼樣去生活

做什麼事業是個人的自由

是誰規定讀了PhD就必須做學術?

一個有博士學位的人除了學術之外

就不能在其他方面為社會做貢獻

或者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了嗎?

別讓你的思維被“定式”!

文章來源於科學指南針服務平臺 ,作者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