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天目山

這裡是天目山

天目三千丈,東南第一峰。4億年前,浩瀚的汪洋在劇烈的地殼碰撞中隆起了山脈的雛峰,一座橫亙江南古陸、巋然屹立於北緯30°的“浙西諸山之祖”——天目山傲然崛起。

天目山源出崑崙,地處浙江省西北部,呈西北向東南走勢,逶迤浙皖兩省,主脈綿延至杭州,主體有東、西兩峰,峰頂各一池,形若雙眼,得名“天目”。

這裡是天目山

天目山垂兩乳長,龍飛鳳舞到錢塘。天目山是長江和錢塘江的分水嶺,巍峨的山川、富庶的水網滋養哺育了三代五世國泰民安的吳越王朝。

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天目奇山,也是探索中國晚近時代氣候演變的重要樣地。20世紀30年代,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考察西天目山,在《中國冰期之探討》中揭開了第四紀冰川之謎。

1956年,天目山被列為全國森林禁伐區;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天目山成為浙江省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6年,天目山成為全省唯一一個加入聯合國人與生物圈的森林植物類型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42.84平方公里。

這裡是天目山

珍稀生物的世界基因寶庫。天目山大樹華蓋聞九州,森林覆蓋率高達98.2%,擁有高等植物2351種和野生動物5024種。森林植被以“高、大、古、稀”堪稱四絕,高達58米的金錢松一樹沖天,世界上最大的古柳杉群落是全球典型植被奇觀,“活化石”古銀杏五世同堂被譽為“世界銀杏鼻祖”,全世界僅存5株的野生天目鐵木是“地球獨生子”。

天目山是“世界模式標本產地”,以天目命名的生物多達172種,更有云豹、黑麂林間穿行,白頸長尾雉、中華虎鳳蝶悠然起舞,四季交疊的天目勝景盡顯江南奇山的獨特風韻。

科研科普教學的國家樣本。天目山是全國唯一擁有“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兩塊金字招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獨一無二的科研科普價值。

一個多世紀以來,專家學者、高校師生紛至沓來,出版、發表、完成了成千上萬的專著、論文和研究成果。2019年成立的“華東地區大學生實習聯盟”以及正在創建中的國家級野外觀測研究站也為天目山科研科普教學提供了更廣的平臺。

這裡是天目山

保護髮展共贏的浙江標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詩如畫的天目山帶動了一方經濟的蓬勃發展,周邊6個村近300家農戶年均遊客接待量達135萬人次,西遊村依山傍水,告嶺村風景秀麗,月亮橋村拱橋虹臥……

天目山人傑地靈,物華天寶,“四大國石之一”的昌化雞血石,如同靜止的血色精靈;匠心靈動的天目盞在千年古窯中訴說著一葉菩提的奧義;青翠肥嫩的天目竹筍烹飪鮮美舞動舌尖;清澈明淨的天目雲霧茶在一泡一沏中傳遞江南的溫情。

生態休閒康養的名山勝地。天目山清靜幽雅、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14°C,是“全國天然氧吧”和中國十大避暑勝地。天目山地處長三角重要交通樞紐,緊鄰杭州大都市圈,優越的地理位置使這裡成為了城市人偷得浮生半日閒的“詩和遠方”。

靈山秀水間,靜心養神的禪意之所“知了酒店”梵音悠揚,古樸靜謐的木屋老房“月亮工坊”別樣柔情,一幢幢別具特色、粉牆黛瓦的農家小院迎風佇立,民宿經濟在這裡生根發芽,每年為當地吸引外來遊客逾百萬人次,人們在這裡享受著生活也開創著生活。

這裡是天目山

歷史文化傳揚的人文客廳。“天目千重秀,林木十里深”,天目山古往今來吸引了各方名人志士、僧侶信徒,古有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編《文選》,唐代李白留“太白吟詩石”;現有郁達夫、徐志摩作遊山記嘆天目勝景,徐悲鴻、沙孟海留墨寶寄山水之情。

天目山歷經了秦漢梁唐、宋元明清諸朝的沉澱,薈萃了儒、釋、道三教於一體,古代鼎盛之時,相繼輩出唐代慧忠、元代中峰、清代玉林三位國師。抗戰硝煙之際,周恩來曾在百子堂發表團結抗日演講,浙江大學也西遷天目山。中華民族滾滾向前的歷史車輪,在天目山埋下了源遠流長的文化根脈,經久不衰。

來源 美麗浙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