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是解脫?金錢和身心俱損,還有更大的損耗?

01離婚對你而言,是解脫,還是更大的損耗?

林靈因為老公婚後一年出軌而協議離婚。離婚手續辦的很快,她和丈夫尚屬新婚,沒有孩子,房子屬於丈夫的婚前財產,離婚辦手續時,丈夫不僅沒有在經濟上做任何補償,還向林靈討要結婚時買的鑽戒首飾。

林靈氣惱之餘,更明白了自己離婚是一種及時止損。可明白是一碼事,實際感受又是另一碼事。

離婚後,林靈換了新工作,找了新房子,卻還是找不回以前單身的狀態。她跟我說,自己時常陷入自我否定,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連婚姻都經營不好。又常常回想兩人戀愛時對方對自己的好,總感覺自己錯過了什麼。嚴重的時候,不時會有輕生的念頭,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沒有價值感。

我告訴她:“婚姻無法維持的首要原因是對方出軌,加速離婚的催化劑是借討要首飾這件事,讓你看清這個人的自私和冷漠。即便一段婚姻難以為繼有兩個人的問題,但很顯然,你並不是主要責任方。你的問題,只是過於沉浸在以往兩人穩定的夫妻關係中,一時無法適應新環境和單打獨鬥的狀態。”

其實,林靈和老公沒離婚的時候,他也從沒有幫過林靈什麼。但人的脆弱性和對孤獨感的恐懼總會使人產生一種自我欺騙的本能,你甚至會通過回想過去溫情的方式為他開脫,認為自己曾被愛過,所以應該還在被愛。

對孤獨感的逃避和對穩定關係的渴望使人在婚變後陷入後悔和失落,這是人之常情。可問題是,一時走不出來,可以理解,一直走不出來,就需要及時糾正心態,果斷採取行動了。”

離婚是解脫?金錢和身心俱損,還有更大的損耗?


02什麼樣的人,才具備離婚力?

很多人在婚變後,因為突然從完整的家庭狀態迴歸單身或單身媽媽的設定,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調整期。

以往逛街時不自覺地看男裝或童裝的習慣,一日三餐口味鹹淡的習慣,因為對方而養成的特定的作息習慣,在長久共同生活中培養的喜好……要改變這麼多習以為常的慣性思維和行為模式,真的像是戒除長期以來的一種癮。

短時間的低潮和反覆很正常,但如果長時間無法走出以前的狀態,以至於使自己所受的精神損耗比之前還要嚴重,那就需要有意識地去做心理疏導了。

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有太多人靠過去的回憶,甚至對方對自己的點滴的好而麻醉自己,寧願浸死在支離破碎的舊關係中,靠那點微不足道的習慣和熟悉感為自己提供安全感,也不願揮手作別,向死而生。

這樣的人,情感粘連性太強,其實是不具備離婚的能力的。

所以說,對於尚未分手又根本不具備離婚力的女性,我的建議一向是:離得起,就離。離不起,就先等等看。如果兩個人真的都願意將就,那就想辦法改善夫妻關係,實在改善不了,再想下一步也不遲。

但如果是像林靈這種,明知對方不可留戀,已經離了可又反悔的,就理性重估還有沒有復婚的價值,如果弄明白了這個婚離得不冤枉,那就想辦法說服並肯定自己的選擇,不要再沉迷於過去種種,而要制定具體的未來規劃,提升自我,努力向前看。

甚至,很多以往依賴丈夫的女性一旦徹底對婚姻的情感粘連和依附性,往往會爆發更強的鬥志和麵對新生活的勇氣。最後依靠自己的成長獲得經濟獨立,成功供房買車、養育好孩子的,也不在少數。

我所認識的一位姐姐玲子,原本是靠老公按月給2000家用的家庭主婦,哪怕她哪個月開口多要兩百塊,即便是為了孩子看病花銷,都要被老公數落敗家,甚至,為了孩子必需的花銷,玲子曾被逼到趁著老公睡著,偷偷翻老公錢包拿幾張鈔票的地步。

離婚後,玲子迫於生計,被動創業。她先是重拾以前大學裡學的經濟學,做了會計。後來又在做微商的過程中逐漸摸索出門道,銷售業績很好。

事業越做越順利,人也越來越有精神,加之歷經風雨後的智慧與自信,舉手投足間輕熟女性隨意流露的風情,以至於很多人見了她,都驚歎她的狀態比婚前小姑娘時都要好太多。

現在,追求玲子的男士,也多是出於對她能力和為人的肯定,看她的眼神裡,都不自覺地透露著讚歎和欣賞。

離婚是解脫?金錢和身心俱損,還有更大的損耗?


03關於離婚力,需要做哪些思路調整?

我記得自己曾經問過玲子,現在再回想過去那種因為家用多了兩百塊就要被數落半天的日子,什麼感受?

玲子的答覆讓我印象深刻,她說:“其實,我很感恩過去的生活。我的性格優柔寡斷,習慣了依附對方。如果沒有遭受徹頭徹尾的羞辱和冷落,我不會下決心離開;沒有經歷過卑微的寄人籬下的日子,我不會鼓足勇氣靠自己生活。正因為我遭遇過最黑暗的一段時光,所以現在才什麼都不怕。”

真正有胸懷的人,總會在見識過人生蒼涼之後,感恩於生活使自己邁出的那一步;真正有智慧的人,也不會僅僅抱怨命運的不公,反而會轉換思路,從過往中提煉出能為我所用的經驗和材料。

這樣積極的思維方式,才是每一個剛剛經歷低谷的成年人最應該學習的東西。

離婚是解脫?金錢和身心俱損,還有更大的損耗?


除此之外,我們所要做到的具體思路調整包括:

1.學會切割自己對他人的精神依賴。需要確認的是,如果你傾向於繼續維持一段關係,這種選擇不應該是為了自己的習慣成自然,更不該為了外界的看法和眼光,你的真實出發點,應該是對雙方的情感質量在未來是否會有保障或轉機的理性評估。

如果繼續下去獲得幸福感的可能性極小,那麼這種堅持其實不過是你還沒有真正擺脫依賴,所以才打著給對方再一次機會的旗號,為自己挖了個更深的坑往裡跳。

2.如果你實在有情感依賴的需求,那麼長期的孤單狀態對你而言並不意味著自由,而是長久的追悔和自責。這種情況下,你所要做的是具體分析自己的情感需求類型。

我們常說,有的人天生顧家,喜歡照顧人;有的人則習慣他人對自己的關愛和肯定,進而不斷要求對方的照顧。這其實說明不同人獲取價值感的來源不同。前一類人,他們的價值感多來自於被需要;後一類人,他們的價值感則來自於他人對自我需求的回應。

所以,客觀分析自我的價值訴求類型,如果希求愛情的溫暖,就主動追尋;如果實在離不開孩子,就儘量爭取孩子的撫養權。

當你可以直面自我,大大方方地說出我需要愛,需要關心;或者我需要通過對孩子的付出滿足自身價值感的時候,你就會進而確認孩子是對自己人生的救贖,而絕非你未來的單純的責任甚至負擔。

對於許多捨不得孩子卻又心存疑慮的人而言,這也是一種心理的解脫。

離婚是解脫?金錢和身心俱損,還有更大的損耗?


3. 痛定思痛,及時更新自我。

就外在而言,打造自己的良好形象,新面貌、新行頭,自然就有新做派、新的心態。

就內在而言,努力提升自我認知和修養氣質。你可以腹有詩書氣自華,也可以有意識地去學習分析和發掘自身的性格缺陷和問題所在,對症下藥,重塑自我。當你看的更清楚,想的更明白,也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成功規避未來所面對的類似的風險。

最終,當你由內而外實現了自我的更新,你會發現更多的機會與更多來自外部的肯定,從而更有信心投入新的生活狀態。這種不斷的良性循環會使你回味過往的頻率會越來越低,直至你元氣滿滿,確立真正能使你安定和快樂的事業和情感。

我們也許不離婚,但一定要具備離婚力。甚至可以說,只有當你具備了離開的底氣,你才能寵辱不驚,更放鬆地享受這段婚姻關係,而不是把自己變成菟絲,一味依附於對方,把喜怒悲憂也全都寄託於對方的態度。

而真正的離婚力,不是你憑藉一時衝動或鼓足了多少勇氣去辦完了所有手續;而是你如何向死而生,在充滿未知的未來擁有勇往直前絕不回頭的底氣。

離婚是解脫?金錢和身心俱損,還有更大的損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