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的關係,都有這個特質

高質量的關係,都有這個特質

一個人性格外向還是內向,指的是這個人傾向於較多的人際交往還是較少的交往。

很顯然,如果在關係中,我們經常感覺被滋養,往往會越多的向外交往。

如果關係經常是對自己的損耗,自然會傾向於迴避交往。

交往,是損耗自己的能量還是給自己積聚能量,這取決於我們的內在關係模式。

在我們的關係模式中,常常有兩種關係模式。

第一種是共振互動型,這是一個雙方平等存在的關係

這裡面你和我的情感感受能夠同時存在,你發起一個信號,分享一個感受,我能聽見並且回應你。

情感互動時,我們能體驗到那種情感的共鳴,一種美妙的感受,共享一個感受,這是最理想的關係模式。

在這種關係中,雙方同時感受到被滋養。

第二種是自我中心型,這是一種單項模式

一方分享感受,而對方感受不到,也不回應對方。

比如一個孩子哭了,想要尋求安撫,母親在忙,可能就會忽視。

等閒下來想去抱你,就得接受我抱你,不接受就是調皮不聽話。

在這樣單向的關係模式中,為了求生存,不得不習慣性的忽略和打壓掉自己的主體性。

不去感知,更不去表達自己的感受,而是敏感的捕捉對方的喜怒哀樂,順著對方,這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種精神損耗。

首先他的壓抑了自己的感受,這已經是一種精神上的自我損耗,然後還得小心翼翼的去揣測,去迎合對方的感受,那在關係中,就會反覆焦慮。

會擔心自己惹別人生氣,在這種單向的關係模式中,是內向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只要和別人呆在一起,就會無意識地去緊張對方的感受,犧牲自己的感受,以對方的感受為中心,總在焦慮。

我是不是做得不夠好,讓對方不滿意,不開心了。

這種單項關係模式會分成兩種情況。


一種是真的有能力感知到對方的需要,滿足對方的需要,確實能讓對方感覺到被照顧被滿足,但是自己會很累。

因為這個關係交往過程中自己的需要沒有被表達,那當然也就不可能被回應,被滋養,所以滿足了對方,但是自己會累。

另一種情況是,其實自己並沒有能力看見對方的需要,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感受中,不斷的焦慮,不斷地擔憂,努力做得更好。

以為自己特別照顧對方的感受,很為對方付出,其實連對方真實需要什麼都不知道。

比如兩個人一起出去吃飯,我不表達我想吃什麼,都讓對方決定,我覺得這是在為對方著想,我在順著對方。

我不想吃的東西,我陪著對方吃,結果就是我心裡很多怨氣,這人怎麼這麼自私,就知道按照自己的喜好。

在這種的關係中,其實雙方都是損耗能量的,是一個雙輸的關係,而我以為我很付出,很照顧對方,實際,那只是希望對方認可自己的付出。

對方也會覺得很委屈,什麼都沒收到,卻莫名其妙欠了你很多。


所以,怎麼能夠改變自己在關係中損耗能量這個模式?

我們可以去爭取一下自己的關係。

對於那些只能自己感受不到對方互動的關係,可以減少交往,用在那些能夠彼此看見的關係中。

在基本能夠彼此看見的關係中去覺察自己的焦慮,覺察自己的感受,學習表達自己的需要。

去建立一個雙向的,有人交互的關係。


比如,當你覺察到自己又要想為對方的感受負責了,想做點什麼時,覺察到這個過程中,自己的焦慮是不是又在想象對方不開心.

覺察到的時候就告訴自己,我不需要我去揹負他的感受,對方也不一定有這種需要,我只用做好我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就夠了。

這是一個成年人之間的關係,我自己的需要可以表達出來,並且也能做到回應對方。

這只是一個過程而已,過去太損耗自己了,我們需要一段時間,跟自己在一起,允許這個過程。

在重新瞭解自己的過程中,我們學習去鏈接自己的身體,鏈接自己的感受。

也就能夠去建立一個更高質量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