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產業鏈者得天下,才能有定價權!中國又邁出一步


得產業鏈者得天下,才能有定價權!中國又邁出一步

得產業鏈者得天下,才能有定價權!中國又邁出一步

文/菠菜的星空

今天菠菜先來說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為什麼氫能源車一直炒不動。


昨天下午就有四大部委聯合發聲,利好氫能源車和燃料電池,然而今天盤面也沒掀起什麼大波浪。菠菜先來和大家分析一下這次重磅級利好的內容:

得產業鏈者得天下,才能有定價權!中國又邁出一步

1.四大部委是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這四個裡財政部牽頭,說明有實實在在的“錢”下來支持產業發展;

2.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調整:

(1)有特色的城市區域。說明政策制定者對燃料電池車應用的區域性問題具有清醒的認識(這點後面會詳細說);

(2)重點圍繞關鍵零部件的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開展示範。明確了是零部件技術而不是整車。我國不僅是燃料電池車,對於燃油車和鋰電池車也有很多零部件嚴重依賴進口,專利不在自己手上。這條產業鏈上充滿了投資機會。比如特斯拉和京威股份的合作也是京威子公司為特斯拉提供零部件(外飾件);

(3)中央財政將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對示範城市給予獎勵。具體怎麼獎勵,目前沒有公佈細節。但凡獎勵一定有個標準,而不是普惠型的補貼。這個政策菠菜理解為一是因為目前財政經費有限,二是因為整個燃料電池汽車的市場不大;

3.爭取通過4年左右時間,建立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形成佈局合理、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我們關注一下時間是4年,也就是說目前產業鏈尚未形成,至少沒有鋰電車產業鏈完整。最重要的難點,菠菜認為是核心技術突破。科研比較特殊,不是砸錢就能有結果的。


下面說說為何不建議現階段過分關注燃料電池車(FCV)。燃料電池當然不僅限於氫燃料電池,比如理想狀態下鋰空氣動力電池更加神奇。然而,現在能量產的是氫燃料電池車。然而這裡最難突破的就是制氫技術。去年刮過一陣核能制氫,然而需要產業化規模化才能降低成本,目前成本依舊高居不下。制氫的催化劑是鉑,其他也有替代的,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因此在技術上還有突破的空間。相關問題可以看看菠菜之前寫的氫能源車VS鋰電車,誰跑的更快?走得更長?

得產業鏈者得天下,才能有定價權!中國又邁出一步

核能制氫原理

氫能源車的安全問題也是長久以來的詬病。的確有的學術論文也論證了在通常情況下爆炸的概率比較低……但是密閉環境呢?比如在停車場、隧道里,氫氣洩露的時候,在空氣中濃度介於4%-75%之間是極易爆炸的。這就需要科研人員進一步努力依靠技術進步來解決這個問題。的確氫能源車已經量產了,但應用範圍依舊不適合長距離運輸,比如在海南這種區域範圍內或者是乘用車應用領域菠菜認為是有空間的。當然,新能源這部分有不少人喜歡用日韓的例子來和菠菜槓,我在日本待過,高速限速80邁,地比較平,挺適合。日本人為何賣力的向我們推銷氫能源車技術?還不是因為想賺專利使用費。之前磷酸鐵鋰的專利使用費我們給日韓交了不少年,嚐到甜頭了。

得產業鏈者得天下,才能有定價權!中國又邁出一步

站在工信部的角度,引導開發燃料電池技術是能源戰略層面的高瞻遠矚,但咱們炒股票要看真實的業績增長,什麼黑科技總是要落地的。我給你們講個逗比的事,那些年鋰電池火的時候,A股市場三天兩頭就來一個電池新技術,感覺每週都有諾貝爾獎的漏網之魚。然後最扯的就是石墨烯,後來還出來了石墨烯手機、內褲等等。你現在去問問有幾個公司能低成本量產石墨烯?


扯到正題上來,不是不看好燃料電池車技術,而是現階段股市上不適合作為投資首選


另外,關於氫能源車零部件產業鏈的問題。現狀是以前給你燃油車、鋰電池車供貨的配件公司接一部分訂單。咱們在分析一家公司基本面的時候一定要自己心裡清楚到底主營業務是什麼,營收主要來源是什麼?好的一面是,今年從政策面上推動新能源車上下游供應鏈的利好不會停步。這不,之前就這四部委還說過“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

2022年底,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加大新能源汽車政府採購力度”。


你別看天天懂王在電視上瞎鬧把產業鏈搬回美利堅,咱們這邊其實在汽車製造業嚴重依賴對岸進口零部件,誰不想自己掌握全產業鏈呢?何況我們既有性價比高的勞動力,又有龐大的需求市場。我還是那句話,汽車製造業是全球產業鏈最長最複雜的行業,得產業鏈者得天下,還能在國際市場上有定價權……現在我們有的領域連議價權都沒有。

得產業鏈者得天下,才能有定價權!中國又邁出一步

再次聲明,並不是氫燃料電池車一點機會都沒有,比如加氫站的推進,氫燃料動力總成系統(在開發中)等都是盤面今天的熱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