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死前,左良玉手握80萬大軍,卻按兵不動,為何有些人還認為他是忠臣?

呆呆牟子


左良玉是明朝著名的軍事將領,在李自成成功包圍北京時,左良玉曾經接到崇禎皇帝的命令,要他進京勤王。但是左良玉並未出動,一直到崇禎生死左良玉才痛哭不已。



對於左良玉的評價,歷史具有極大爭議。左良玉也是遼東將領出身。多次與清軍作戰,勇武有力後被調往內地鎮壓農民軍,當時的左良玉驍勇善戰,在鎮壓農民軍的作戰中屢立戰功。成為一方軍閥擁有強大實力,但是左良玉的為人也有一定缺點,那就是驕橫跋扈。



他喜歡用自己的套路去攻打農民軍,而非聽某人指揮。這就使得他的領導非常苦惱,包括熊文燦和之後的楊嗣昌。但是左良玉又確實有領軍之能,所以朝廷也拿他沒有辦法。同時左良玉的身上有很多疑點。在進攻農民軍時與李自成作戰很少戰勝,但是對於進攻張獻忠而言,左良玉逢出必勝。



有人說這是左良玉在與農民軍作戰當中大開小灶。戰場的勝利是左良玉貪汙多少決定?但是這並沒有確切的證據和理由。在崇禎生前,左良玉驕橫跋扈不聽政府調遣,但是明朝滅亡以後,左良玉卻一副忠臣形象,這也確實給左良玉增添了人生汙點。但不論如何,左良玉並沒有投降清軍。這一點也導致後世並不能將左良玉視為奸臣或通敵賣國之列。

也有人說左良玉的這一矛盾實際上是因為袁崇煥。在當時的明朝政府一心一意的建功立業,一定會遭到朝臣的攻擊。尤其袁崇煥死後,邊疆武將們大多先求自保,左良玉便是其中之一。保證全身而退在謀求功勳建立。



就明朝末年的政治環境而言,不論文武官員很難有幾個是全新為明朝政府服務的,他們都在龜縮自保。並不是因為這些大臣對明朝不忠,而是明朝整體的政治混亂,有功難賞,有罪不罰,大臣們相互扯皮構建軍官。在這種環境之下,沒有人會為這個政府這個王朝在獻身半分。


人類文明史鑑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凌晨,大明皇宮內,34歲的崇禎帝,這位明朝的第十六位掌舵主。此時,他正坐立不安,心如過刀。宮外,炮火轟鳴,李自成的起義大軍喊殺聲震天,眼看要衝進皇宮。

“在這坐著等死,不如衝一把!”

崇禎帝一聲令下,抓起一把三眼槍,躍上馬背,帶著數十名太監騎馬奔向東華門,可是眼前飛舞的亂箭讓他寸步難行,他只好跑到齊化門(朝陽門),但卻被成國公朱純臣拒之門外。他又轉向安定門,這裡的守軍早逃了,太監無法劈開深鎖的大門,折騰得一身臭汗也無濟於事。天將亮,崇禎只好返回。


他跑到前殿鳴鐘來召集百官,可任他精疲力盡卻無一人前來。他絕望嘆道:“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

明思宗朱由檢登基17年來,勤政節儉,廢寢忘食地工作,過度的操勞使他在十年前就早生白髮,一臉滄桑,但仍舊未能挽救大明亡國的命運。

前一天,他還帶著貼身太監王承恩登上煤山(也稱萬壽山,今北京景山),他想再看一眼自己統治下的“大好河山”,卻只看到連天的烽火正向北京逼近!一聲聲無語地長嘆,一次次惆悵地徘徊卻無能無力。他只好回到宮中借酒澆愁,只留下“苦我民爾!”的聲聲嘆息。


太監張殷來勸降,剛一張口就被崇禎一劍給劈了。一個奴才,也敢來勸降?死也要尊嚴地死去,讓人看看大明皇帝的骨氣和擔當。

他那天匆匆地送走了皇子們,又急匆匆地召來妻女。對於大小公主,一邊喊誰叫你不幸生在皇家,一邊揮淚砍殺。他賞了皇后、愛妃三尺白綾,她們就這樣梨花帶雨地掛了。崇禎皇帝送走皇子,殺死妻兒後,他也決心自掛東南枝了。


心如死灰的明思宗朱由檢,在提督太監王承恩的陪伴下自掛於景山歪脖樹上。死時光著左腳,右腳穿著一隻紅鞋,以發覆面。死前遺言:

“……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之前,崇禎帝還留下一句讓閣臣們扎心的話:“吾非亡國之君,汝皆亡國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無一人相從?”他把亡國之鍋甩給眾臣,把自己的死狀永遠定格在後人的心裡。大明就這樣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根繩了。其實他自縊的也不是什麼繩子,也是高檔綾羅而已。

您也許不知道,崇禎帝曾向左良玉求救過。具體時間十七年三月,他下詔封良玉為寧南伯,還把平賊將軍的大印交給了左良玉唯一的兒子左夢庚。他許諾說,若大功告成,武昌就讓他們他們左氏家族世代守護。就這崇禎帝還不放心,又趕緊命令給事中左懋第,這名 “明朝的文天祥”,去督促左良玉出兵作戰。


可是左良玉拖拖拉拉並沒有出兵,而是按年月寫了一份“出兵計劃書”交了上去,坐等崇禎審批(簽字)。還未等到回覆,京師就淪陷了。據《明史·左良玉傳》記載:

"疏入,未奉旨,聞京師被陷,諸將洶洶,以江南自立君,請引兵東下。良玉敏哭,誓不許。副將士秀奮曰:"有不奉公令復言東下者,吾擊之!”以鉅艦置炮斷江,眾乃定。”

左良玉的手下都惶惶不安,國破之日,江南擁立了新帝,請求率兵東下。左良玉哭著發誓,不許東下。副將馬士秀呵斥道:“誰不聽左公命令去東下,我殺了他!”並在大船上架起大炮截斷長江航線,眾人才平息。

那麼,就在崇禎告急之日,左良玉為什麼不出兵相救呢?

  • 先來看下左良玉這個人。

左良玉出身寒門,從小就是個孤兒,被其叔叔養大,大字不識幾個,但是很有謀略。左良玉白手起家,年少時就從軍入伍,有勇有謀的他初在孫承宗麾下與清軍作戰,功勞第一,後來被安排鎮壓農民起義。

左良玉驍勇善戰,不久就消滅農民軍多部,令農民軍對他聞風喪膽,就連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頭目都忌憚他幾分。

左良玉又善於籠絡部卒們的心,受到擁護。他自己在鎮壓農民軍的過程中數次擊敗李自成、張獻忠、高迎祥的主力部隊,功勞頗豐,很快成為手握重兵的明朝第一大將。就在高迎祥死後,農民起義軍的浪潮即將降落時,鄒良玉卻來個180度大反轉,蛻變成桀驁不馴、驕縱狂傲,不把朝廷放在眼裡的跋扈軍閥。

軍閥要麼稱霸一方,要麼一統天下,左良玉怎肯讓崇禎任意調遣?

當時崇禎在危急之時調不動左良玉,不乏有以下原因:

  • 一、左良玉根本打不過李自成,出兵等於自毀前程甚至白送死

俗話說“好漢不提當年勇”,之前左良玉是擁有數十萬精兵,裡面有一部分是親兵和降兵,號稱百萬兵馬,可今非昔比。

《明史·左良玉傳》這樣記載:

“良玉兵八十萬,號百萬,前五營為親軍,後五營為降軍。每春秋肄兵武昌諸山,一山幟一色,山谷為滿。軍法用兩人夾馬馳,曰:“過對”。馬足動地殷如雷,聲聞數里。諸鎮兵惟高傑最強,不及良玉遠甚。”

說左良玉又80萬精兵確實有誇張的成分,但左良玉統領的兵力確能左右當時的時局。


不過崇禎十五年時,左良玉在朱仙鎮(500年前朱仙鎮也是岳飛第四次北伐的最後一戰的所在地,今河南省開封市南20公里)一戰,因缺糧斷水而私自撤退,半路中計被李自成打敗了。兵力損失殆盡,元氣大傷。他雖然後來也招了幾十萬兵馬,但都是一些濫竽充數的,戰鬥力根本不值一提,可以說朱仙鎮一敗,左良玉從此就一蹶不振了。

  • 二、左良玉對朝廷並非忠心,當時只求自保

長期的軍餉虧空,使左良玉和明朝的一些將領早就心存不滿,連工資都發不起,只好各謀生路。他們搖身一變成為了各路軍閥。

左良玉和明朝多數將領一樣對朝廷的忠心參有太多的水分,他們各自打著各自的小算盤,精力都用到擴張自己的勢力上,朝廷一有事都觀風自保,怯於大戰,就算勉強出戰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戰,崇禎帝根本駕馭不了他。

崇禎八年(1635年)正月,農民起義軍攻破潁州,把崇禎帝鳳陽的祖墳都給毀了,接著又攻破鹿邑、柘城、寧陵、通許等地,當時左良玉的大部隊就在許州,在這種情況下,他也沒有去援救。

崇禎十年時,應天巡撫張國維連發三次檄文要左良玉出兵剿農民軍,左良玉怯於大戰堅決不聽,對搶掠百姓倒是勇敢得很。他在地方瘋狂搜刮錢財,擄掠婦女,在舒城作威作福一個多月後,經過河南監軍太監的再三催促下,他才動身北去。當看到淅川陷落,左良玉仍視而不見,沒有救援的意思。


當農民軍東下襲擊六合,佔領天長、瓜洲、儀真,打下盱眙時,左良玉也不肯救援。當朝廷把總理熊文燦的部隊調到安慶,令左良玉的部隊聽他指揮時,左良玉根本不不把熊文燦放眼裡,更別說聽他指揮了。


許州兵變,左良玉的家族在許州被滅門,只有一子左夢庚跟在他身邊,撿回一命,左良玉更加惜命,為朝廷主動作戰的熱情之火完全熄滅。


崇禎讓督軍楊嗣昌催促他去繳農民起義軍,封他為平賊將軍,左良玉這才出馬,一高興殺了張獻忠,官升太子少保。當楊嗣昌發現玩不轉左良玉時,就決定讓賀人龍取而代之。此時左良玉平起義軍立了功,楊嗣昌無法對賀人龍兌現承諾。賀人龍失望怨恨,就把楊嗣昌要替換左良玉的事告訴了左良玉,左良玉怒火中燒,楊嗣昌交給他平定農民軍的任務時,左良玉拒不出兵,故意看著張獻忠攻打襄陽卻不應戰,終使張獻忠輕鬆取勝,氣死了楊嗣昌。


崇禎一怒削了左良玉的官職,讓他戴罪立功贖罪。左良玉心中不滿不從,到九江後帶著他的20萬兵士繼續觀望自保,直到張獻忠攻克武昌後,崇禎帝嚴令左良玉出兵,左良玉分析張獻忠立足未穩,自己有完全勝算的把握時,他這才才出戰打敗了張獻忠,收復漢陽,待張獻忠入蜀後,又出兵收復武昌。


左良玉的統兵東下主要是不敢正面同李自成率領南下的大順軍對抗,他打著偽太子“密詔”的旗號去南京“救駕”,一離開武昌就露出“流寇”的本性,對百姓大開殺戒,對弘光朝廷的巡撫、總督下黑手。


  • 三、左良玉明白,就算勤王,他也難逃一死。

看看之前救崇禎的那些人,宗室親王朱聿鍵帶兵勤王,被廢為庶民投入大牢;袁崇煥千里飛速行軍去勤王,結果被朱由檢凌遲,家人還遭到連累被流徙三千里。而當時左良玉和吳三桂就在袁崇煥率領的遼東軍裡,是這事的見證人;盧象升勤王時,崇禎的內侍高起潛,在距離50裡處看著他孤軍奮戰擁兵不援,導致盧象升身中三刀四箭,慘死沙場,死後80天都沒被安葬。


跟隨崇禎帝的人,誰不知道崇禎多疑,糊塗。他在位期間接連換了11個刑部尚書,換了14個兵部尚書,殺了 7個總督,還弄死了12個巡撫(其中一個是被逼死的)。孫傳庭戰死沙場,被朱由檢汙衊成畏戰,漢奸洪承疇投敵,被崇禎說成是戰敗的民族英雄,左良玉的老上司侯恂,商丘人,為官清廉被奸臣屢次誣陷削職,被崇禎兩次下到監牢。崇禎還逼死了許多的愛國忠臣,看看陳新甲、孫傳庭的遭遇。

左良玉深知自己功高震主,在崇禎手下混日子早晚也得被咔嚓了。


他又看到明朝許多大臣,洪承疇、還有三順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都投降了清朝,李自成攻陷宣府時,太監杜勳投降,接著大學士李建泰投降,左良玉知道明朝氣數已盡,他自然不會去做無用功出兵救駕,要不他也不會在京城淪陷之際,多此一舉寫什麼“作戰計劃書”去氣崇禎了。

再說崇禎帝早已失去人心,最後的求救連百萬軍餉都湊不齊。


明滅時,太監曹化淳說了一句實話:“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

就這情況誰還去勤王?

就連吳三桂的動身也不是真心去勤王。

當李自成大軍逼近京城之際,崇禎讓吳三桂放棄三海關來救駕,吳三桂磨磨唧唧,像得了拖延症,一天最多走10裡地。剛走到玉田(屬河北省唐山市),離京師還有一百多里地,就聽說京師陷落,崇禎自掛了。


為什麼還有些人認為左良玉是忠臣?


  • 第一、左良玉的努力——表現得好。

主要是剛開始左良玉對崇禎是絕對的忠心,打外患平內憂都是一馬當先,忠君愛國令人讚賞,名氣確實靠自己打出來了。


  • 第二、商丘人的功勞——宣傳得好。

明末四公子之一侯方域,在其作品《桃花扇》裡大量描寫了左良玉的忠君愛國。侯方域為什麼這麼宣傳左良玉呢?那是因為侯方域的老爸和左良玉的關係很鐵。侯方域的老爸就是是戶部尚書侯恂,侯恂是商丘人。說起來,侯方域也算是左良玉的“世侄”了,自然而然侯方域就是他“炒作”的對象了。


左良玉在作品中很高大,左良玉在《桃花扇》裡是作為南明三忠角色出場的,當侯方域寫到明滅時,他是這樣描寫左良玉的:聞京師已破,嚎啕大哭,悲痛欲絕。《桃花扇》火了,左良玉紅了,其忠臣人設被成功打造。


現實是殘酷的,歷史是驚人的。左良玉不僅對崇禎見死不救,就是對南明君也要“趁火打劫”。弘光元年時,寧南侯左良玉不去打清軍,卻要“清君側”,他這次要學劉濞嗎?這實在令人大跌眼鏡,左良玉前期打造的名聲頓時一地雞毛,人設就此崩塌。幸虧他在弘光朝滅亡前就死了,要不明史上又多一個降清的叛徒。順治二年左良玉剛死沒幾天,他的兒子左夢庚就帶領部下投降清朝了。正確來說左良玉就是明朝的罪人。


結語:

左良玉不救崇禎,也的確有自己的苦衷。就崇禎那樣的人,打贏了是悲劇;就李志成那樣的實力,打輸了是慘劇,左良玉勝算極低。在亂世之中,保存實力,才是活命甚至謀求榮華富貴的上策。可左良玉千不該萬不該,在南明最需要的時候,搞什麼窩裡橫、清君側,要學什麼劉濞、董卓、曹操。

雖然左良玉形象在今天還有一定的忠臣人設,但您只要熟悉歷史,您就會得出以下結論:他不是忠臣而是明朝罪人。現在您明白左良玉為什麼對崇禎見死不救,還讓人感覺他是忠臣的原因了吧?


小姐姐講史


如果左良玉是忠臣,那大明就真的沒有忠臣了。事實上南明弘光朝存在一年即亡,不是因為南明腐朽不堪,而是左良玉公然造反攻打南京才造成的,左良玉實乃亡明第一罪人,這樣的人,又何談忠臣呢?

左良玉這人具有複雜的兩面性,前期奮力殺賊,忠心可嘉,後期包藏禍心,擁兵自保。

左良玉初在遼東與清軍作戰,曾受東林黨人兵部右侍郎侯恂提拔,一路獲得升遷。從崇禎五年起(1632年)左良玉即被調回關內鎮壓農民起義軍,在與農民起義軍長期的作戰中,左良玉展現出了他卓越的統軍打仗能力。在南陽一戰大敗張獻忠部,張獻忠肩部受重傷血流不止,如果不是部下拼死保護,張獻忠幾乎當場命死於左良玉刀下。

崇禎前期,左良玉以驍勇善戰著稱,隨著同時期的名將曹文詔、湯九州、鄧玘、祖寬、尤世威的先後離世,左良玉在軍中的資歷威望達到頂峰。崇禎十三年(1640年),左良玉又得督師楊嗣昌舉薦他有“大將之才,兵亦可用”,拜為平賊將軍,其後進軍川陝,在利川一戰再一次大敗張獻忠,張獻忠妻妾被捕,農民軍首要人物被殺,左良玉因此加太子少保。

楊嗣昌舉薦左良玉,但左良玉反恩將仇報,在至關重要的川陝一戰中,左良玉袖手旁觀,不出一兵一卒,沒能堵截農民軍,致使張獻忠從容出川攻打襄陽,城破,絕望中的楊嗣昌憤然絕食自盡。

崇禎十五年(1642年),朝廷復起用已削職的左良玉戴罪立功,在朱仙鎮大戰中,左良玉被李自成擊敗,損失慘重,移城開封再戰,左良玉堅守不出,李自成遂攻打襄陽。左良玉自率眾往九江,擁兵20萬觀望自保,後張獻忠攻克武昌,朝廷嚴命左良玉出兵,才出戰大敗立足未穩的張獻忠,收復漢陽。待張獻忠入蜀後,出兵收復武昌。

鎮守武昌,擁兵百萬,以傾君側為名,進兵南京,釀成不可挽回後果

崇禎十七年(1644年),左良玉因為在武昌大敗張獻忠,被朝廷誥封寧南伯,他的兒子左夢庚封平賊將軍,並承諾大功告成之後讓他們父子世代鎮守武昌。正當左良玉躊躇滿志,擬定計劃準備出兵圍剿農民起義軍的時候,卻得到了京師已經被李自成攻陷,崇禎帝自縊殉國的噩耗,左良玉痛哭哀悼已至吐血,由於留在南都的明朝官僚已經擁立福王朱由崧為帝,他的部下都希望左良玉能放棄武昌率兵東下,左良玉不允,嚴命堅守武昌。

武昌是南京的前沿陣地,橋頭堡,左良玉死守武昌,正面硬扛李自成和張獻忠,無疑對南京起到了很大的保護作用。為了穩住左良玉,朝廷下詔晉升他為侯,將長江上游的軍政事務全部委託給左良玉,不久又加封他為太子太保,左良玉乘著李自成在山海關大敗,又出兵收復了不少的城池。

左良玉擁兵八十萬,號稱一百萬,在當時的南明,左良玉兵多將廣,江北四鎮當中,即便實力最強的高傑所部,也不能和左良玉比,不過,左良玉雖然號稱一百萬,但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後來歸附他的烏合之眾、投機分子。此時的左良玉已經年老而且多病,隨著清朝入主北京,大軍有南下壓境之勢,左良玉堅守武昌,未敢輕舉妄動,也沒了收復中原的雄心了。

東林黨人,前戶部尚書侯恂是左良玉人生當中的第一個貴人,正是侯恂的大力提拔,左良玉才步步升遷,成為武昌之主,因此,左良玉對東林黨是比較親近和同情的。馬士英、阮大鋮掌權後,對向來與東林黨人關係較好的左良玉極為忌憚。造成明末國力衰退的黨爭一直延續到了南明,馬士英、阮大鋮與東林黨不合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弘光朝的三大案“大悲和尚案”、“童妃案”、“北來太子案”全都因黨爭而起,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左良玉遠離朝廷,也不得不不在站隊閹黨餘孽還是東林黨上做出選擇。

左良玉對有知遇之恩的前戶部尚書侯恂感懷於心,他身邊的監軍御史黃澍也是東林健將,隨著江北四鎮選擇站隊馬士英這一邊,東林黨更是加緊了對左良玉的拉攏,在現實與情感面前,左良玉最終選擇了支持東林黨,並將馬士英、阮大鋮視為不共戴天的仇人。

已到垂暮之年的左良玉做出了他人生中最錯誤的一個選擇,他以傾君側的名義,發檄文討伐馬士英,出兵數十萬,從漢口順江東下直逼南京,結果到達九江後,早已病勢沉重的左良玉便吐血幾升而亡。左良玉死後,其子左夢庚繼任為帥,繼續南下近逼南京,朝廷以黃得功渡江防守,叛軍軍心渙散,左夢庚率餘部投降清朝。

左公晚節不保,他若是忠臣,大明無忠臣

左良玉在《明史》有傳,《明史》對他的評價是:左良玉以驍勇之材,頻殲劇寇,遂擁強兵,驕亢自恣,緩則養寇以貽憂,急則棄甲以致潰。當時以不用命罪諸將者屢矣,而良玉偃蹇僨事,未正刑章,姑息釀患,是以卒至稱兵犯闕而不顧也。

可以說這個評價是非常中肯的,左良玉有大將之才,屢破農民起義軍,深受朝廷器重,以江北重鎮武昌,整個長江上游託付於左公,如果他能顧全大局,沒有介入黨爭,全心全意守住江北防線,或許南明還不至於一年而亡。

清朝文學家徐鼒更是直言“亡明之天下者,左良玉也”。左良玉擁兵一方,心懷二志,假借偽太子“密詔”赴南京“救駕”,只不過是為起兵找一個藉口理由,他離開武昌時以避免城池落入流寇之手大肆屠戮破壞,他對弘光朝廷任命的巡撫、總督等方面大員任意拘留,左良玉心中既無朝廷,也無百姓,他不以大局為重,卻發兵攻打南京,南京自相殘殺正給了準備南下的清朝以機會,其直接後果是導致了弘光小朝廷的加速瓦解。

這樣的左良玉,還配是忠臣嗎?如果左良玉是忠臣,那大明就沒有忠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