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风采 | 90后民警代码战“疫”情

一张F型办公桌、一台电脑、一面接近1米宽的曲面显示器,这就是杨旭东的办公桌。杨旭东是广州市公安局科技通信处警务技术四级主管,疫情期间,这名90后的陕西小伙子,用手指敲下了上万行的系统代码,为全市抗疫情工作提供数据和平台支撑,这是一名90后公安科技民警用代码战“疫”情的故事。

2020年广州市推荐广东省劳动模范候选人:杨旭东

(广州市公安局科技通信处警务技术四级主管)

凌晨接到紧急任务是常态

最长2周时间没有回家

2016年,杨旭东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随后进入广州市公安局工作。提起他的工作,一般人不太容易理解,用杨旭东的话说,“就是对机器写代码,并确定要敲什么代码;我们科负责广州市公安局的基础应用数据服务,除了日常工作,还会去各单位搞培训或者交流。”杨旭东笑着说。实际上,杨旭东的工作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大作用。

疫情发生后,广州市公安局迅速成立防疫数据分析专班。今年大年二十九,一年没有回老家的杨旭东终于如愿回到陕西,陪伴在了父母身边。不过,平静的日子很快结束了,他收到来自单位的通知:年初二必须返回岗位,开展疫情的相关数据分析工作。

接到命令,他二话不说,次日就拖着行李登上了开往广州的列车。万事开头难,刚回到广州,杨旭东和同事都没有明确的工作思路,他只好每天画流程图、梳理数据,白天开会讨论、晚上制作流程,第二天结合制定的流程再讨论、再细化,最终才确定了工作方案以及为基层减压的措施。

理清工作思路后,更忙碌的日子才刚刚开始,随着疫情的发展,临时增加的工作任务也变的更多了。杨旭东经常加班到凌晨3、4点,才刚躺下睡到6、7点,电话铃就响起,又有紧急事件要处理了。有一天晚上,时钟已快指到凌晨一点了,杨旭东还在梳理当日的工作,他突然接到上级发来的任务,关于南沙星梦游轮涉疫情况,需要立刻协助政府卫健部门、疾控中心等单位,梳理信息,为全方位的排查提供数据支撑。杨旭东和两名数据专班的同事,当天凌晨1点钟开始处理,凌晨5点半,3人终于将数据整理完毕。“虽然很累,但是精神上很振奋,能够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杨旭东说。

疫情期间,对杨旭东来说,这样的工作节奏是常态,也是他入警以来最忙碌的日子,经常忙起来的时候,在电脑面前一坐就是10多个小时。杨旭东也曾连续2周没有离开单位,在他的抽屉最下面一格,放着一套洗漱用品,困了就喝咖啡提神,忙到不能回家的日子,就支起放在办公桌不远处的折叠床休息。

劳动者风采 | 90后民警代码战“疫”情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代码战“疫”情

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疫情风险

疫情发生之后,广州加强社区防疫工作,很多基层民警加入到社区“3人小组”,从事着繁重的疫情风险排查工作。杨旭东所做的事情,能够优化一线民警的工作,帮助他们开展高效的疫情风险排查。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更清楚地告知一线民警,辖区内存在哪些风险及不确定因素。这样,基层民警工作起来就能心中有“数”。如果没有数据的支撑,社区“3人小组”将没有明确的目标,只能挨家挨户地排查,其压力和工作量可想而知。“有赖于数据的支撑,原本需要5个人甚至10个人才能达到的工作效果,现在1个人就能达到;原来需要干几个小时的工作,现在几分钟就搞定了。这对于争分夺秒的疫情防控工作,很重要。”杨旭东说。

虽然不在疫情一线工作,但是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杨旭东作为市公安局的防疫数据分析专班数据组骨干,以“整合数据、精准预警,做实管控、服务防疫”为目标,全面整合各类智慧新警务数据应用资源,搭建广州疫情数据分析专项数据库共计220多个,为防疫阻击战提供了大数据支撑。

劳动者风采 | 90后民警代码战“疫”情

没有人喜欢加班

看到成果就有动力继续下去

从警近4年,杨旭东先后在多个科室的不同岗位上工作过,参与过专项调研,也为全局基层民警开展过送教培训。多岗位的锻炼,让94年的杨旭东快速成长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工作上也越发稳重踏实。

尽管杨旭东的工作在一般人看起来枯燥无趣,每天基本就是面对电脑敲代码,但是他自己却并不太在意这种“枯燥”和“劳累”。“如果有1000个人用我开发的系统,就会有1000人节省了时间,所以我觉得这些付出是有意义的。”杨旭东说。“没有人会喜欢加班,但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我就有了继续努力工作下去的动力。”杨旭东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能够为一线民警的侦查办案、疫情防控等工作减负减压。

在生活里,和很多90后一样,工作之余,杨旭东也会抽时间运动、喜欢健身。疫情不结束,杨旭东的防疫工作也不能停歇,“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相信我们终能战胜疫情,迎得春回大雁归!”杨旭东说。

【来源:广州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