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時期,俄羅斯為了融入歐洲,修改了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

俄羅斯是一個地跨亞歐兩個大洲的國家,總面積1709萬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一。其中絕大部分國土位於亞洲,俄羅斯的亞洲領土,從烏拉爾山到太平洋沿岸,名字叫做西伯利亞,在世界地理分區上叫做北亞。俄羅斯的歐洲領土位於烏拉爾山以西,雖然佔總面積的比例較小,但卻是俄羅斯的中心區域。包括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大城市聖彼得堡,都位於歐洲部分。俄羅斯1.46億人口,也有約有1.3億生活在歐洲部分,而遼闊的亞洲部分,只有約1600萬人口。

18世紀時期,俄羅斯為了融入歐洲,修改了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

此外俄羅斯人種屬於斯拉夫人,詳細劃分是東斯拉夫人,和波蘭,斯洛伐克,以及巴爾幹國家,屬於同一族群。所以說俄羅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歐洲國家。不過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現在的時代,西歐國家始終和俄羅斯有著很深的隔閡,有些比較激進的歐洲人,甚至不願承認俄羅斯是歐洲國家。有時候他們甚至願意接納一個亞洲國家土耳其,也不願接納這個傳統的歐洲國家俄羅斯。

18世紀時期,俄羅斯為了融入歐洲,修改了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肯定是俄羅斯實力強,而且擴張慾望強烈,對西歐國家威脅較大所致。歷史的俄羅斯帝國,曾被稱為歐洲憲兵,沙皇的軍隊曾經縱橫西歐各國,鎮壓當地人的起義。所以一些西歐人,難免就會對俄羅斯產生敵意。此外他們不承認俄羅斯是歐洲國家,還有一個比較正當的理由,那就是亞歐分界線,原本並不是現在的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一線。

18世紀時期,俄羅斯為了融入歐洲,修改了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

根據現在的亞歐分界線,俄羅斯在歐洲擁有大片國土,任何想把俄羅斯開除歐籍的聲音,都是沒有意義的。但在歷史上,亞歐分界線卻是另外一條。其實各大洲的分界線,都是人為劃分的,亞歐分界線也是如此。亞洲和歐洲處於同一片大陸,最早並沒有一個所謂的分界線,那時的歐洲,相當於西北亞,或者叫做亞洲的西北部,是亞洲向西北方向延伸出去的一個大半島。

但隨著歐洲文明的發展,生活在歐洲東南部的古希臘人,便根據他們的認知,把世界分成了歐羅巴、亞細亞、阿非利加三部分,也就是歐洲,亞洲和非洲。這樣我們現代地理學中才把歐洲從亞洲劃出來,成為了一個單獨的大洲。而根據古希臘人的劃分,最早的亞歐分界線為土耳其海峽,黑海,亞速海,頓河一線。

18世紀時期,俄羅斯為了融入歐洲,修改了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

頓河源起中俄羅斯丘陵東麓,先向東南流,後折向西南,最終注入亞速海。河流的幹流,以及北部地理延伸的瓦爾代高低一線,整體位於莫斯科以西。而俄羅斯的歷史起源於莫斯科周邊一帶,最初叫做莫斯科大公國,所以按照古希臘人的亞歐分界線,俄羅斯最早的基本盤,其實被劃入了亞洲。後來隨著不斷髮展,俄羅斯擴張到了頓河以西,但很多西歐國家並不願意接納俄羅斯,隨即又提出了以俄羅斯西部國界線為歐亞分界線的劃分方式,就是要把俄羅斯排除在歐洲以外。

18世紀時期,俄羅斯為了融入歐洲,修改了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

不過無論西歐國家多麼排斥俄羅斯,當時俄羅斯融入歐洲的想法是沒有改變的,也是非常堅定的。到了彼得一世時代,俄羅斯實力越發強悍,不僅取得了波羅的海出海口,並在波羅的海沿岸興建了聖彼得堡,試圖以此為窗口融入歐洲。然而亞歐大陸分界線,始終是阻礙俄羅斯融入歐洲的絆腳石,分界線不變,俄羅斯怎麼努力,都是徒勞。即使按照原本的頓河分界線,俄羅斯最多也只是歐洲邊緣國,在歐洲的國土少之又少。更何況還有以俄羅斯西部邊界為亞歐分界線的說法,那麼俄羅斯就不是歐洲國家,所以俄羅斯需要一條新的亞歐分界線。

18世紀時期,俄羅斯為了融入歐洲,修改了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

沙皇彼得一世時代,俄羅斯已經越過烏拉爾山,擁有了廣闊的亞洲國土,所以這條亞歐分界線必須足夠靠東,才符合俄羅斯的利益。所以到了18世紀初,俄羅斯歷史學家、地理學家瓦西里塔季謝夫,根據研究,提出了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一線的劃分方式,修改了亞歐分界線。此後在18世紀時期,俄羅斯的地理學者們不斷髮表塔季謝夫劃界方式的合理性研究論文。沙俄也在烏拉爾山,烏拉爾河一帶樹立了亞歐界碑,試圖用實際行動,確定這條分界線。經過俄羅斯的不斷努力,歐洲地理學界最終在19世紀初基本接受並確定了土耳其海峽,高加索山脈,裡海,烏拉爾河,烏拉爾山脈作為亞歐兩洲的分界線。至此,俄羅斯才踢開了這塊融入歐洲的絆腳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