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城丨曼哈頓因何而生?城市精神塑造詩意肌理

站在帝國大廈頂端320米的高空上,一眼望盡曼哈頓的繁華與喧鬧,少有人會想到在近400年前它還是一個荒涼的小島。

造城丨曼哈頓因何而生?城市精神塑造詩意肌理

1626年,一個荷蘭人花現值24美元,從原住民印第安人手裡買下了它。在荷蘭殖民統治下,後來曼哈頓的西南端這塊區域,逐漸形成了貿易發達的自由港——“新阿姆斯特丹”。

▼ 荷蘭殖民時期新阿姆斯特丹城市地圖

造城丨曼哈頓因何而生?城市精神塑造詩意肌理

美國獨立初期,這裡又發展為紐約的原始CBD。此後,隨著經濟和交通的發展,海外移民紛至沓來,城市人口激增,市區面積不斷擴張。現在的曼哈頓成為了整個美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是紐約市中央商務區所在地,彙集了世界500強中絕大部分公司的總部,也是聯合國總部的所在地。

▼ 華爾街

造城丨曼哈頓因何而生?城市精神塑造詩意肌理

這裡是美國真正的精神發源地,一種多民族和平共處的包容文化在此孕育而生。

光榮與夢想在此高揚風帆,激情與勇氣在這裡盡情揮灑。

歷經幾百年的歷史,這座城市的精神內核,沉澱在它的物理形態之中,滋養著城市脈絡不斷蔓延生長。

01

開放——催生活力

曼哈頓是一個狹長的小島,從北而南分為上城(Uptown)、中城(Midtown)及下城(Downtown),街道大抵以數字來命名,南北走向稱大道,東西走向稱街,街又以第五大道為分界點再分東街、西街。

1609年,哈森帶領荷蘭人佔領曼哈頓,荷蘭人按照阿姆斯特丹的方式來規劃曼哈頓島,因此在島的尖部規劃了運河,整個島由很多街坊構成,北邊界做了城牆,就是現在的華爾街,後面建設了城堡。

▼ 17世紀的曼哈頓島南端規劃

造城丨曼哈頓因何而生?城市精神塑造詩意肌理

紐約的空間擴張從美國建國後開始發展,最初擴張是在下城地區,慢慢延伸至整個曼哈頓都被網格填滿,這隻用了十年時間,並且這一路網格局至今無明顯變化。此路網每個網格長100多米,寬60米,橫向長邊為住宅主朝向,這種密路網小網格的開放式街區,為曼哈頓多種族、多元化的社區形成搭建了基本架構。

▼ 18世紀的曼哈頓島路網體系

造城丨曼哈頓因何而生?城市精神塑造詩意肌理

造城丨曼哈頓因何而生?城市精神塑造詩意肌理

曼哈頓是美國紐約市5個行政區之中最小的一個行政區,總面積57.9平方千米,佔紐約市總面積的7%。它也是人口最稠密的一個行政區,人口約210萬,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說著近200種語言。小街區更加靈活的空間模式向多樣化的人群開放,不同年齡、身份、族群的人在街道生活中有自己的空間,使得街區迸發無限活力。

02

剋制——蘊藏智慧

如今,整個曼哈頓聳立著超過5500棟高樓,其中35棟超過了2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天大樓集中區。紐約標誌性的帝國大廈、洛克菲勒中心、克萊斯勒大廈、大都會人壽保險大廈等建築在這裡隔街相望。

造城丨曼哈頓因何而生?城市精神塑造詩意肌理

但曼哈頓繁茂的“摩天森林”並不遮天蔽日,在曼哈頓的街上常年能看到陽光,還留有大量的公共空間供行人行走、休息。是什麼,讓高密度的摩天大樓與天然陽光、公共空間和諧共存的呢?這是由於曼哈頓的建築一種剋制的智慧。

其實,一百年前,曼哈頓就面臨過這樣一場災難。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進入了它的“鍍金時代”(Gilded Age),這是一個經濟、工商業、社會、城市化都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藉助於“電梯”和“鋼結構”的發明,曼哈頓開始向上生長,一棟棟摩天大廈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

當時的建築師核心就兩個追求:怎麼把樓建得更高,怎麼把建築面積做到最大。以至於,那時候曼哈頓的中心城區街道上終年見不到陽光,空氣也非常汙濁。

1915年建成的恆生大樓,是當時粗暴建築思想的集中體現。大樓太大,創造了2.8萬平方米的陰影,它旁邊的勝家大樓(Singer Building)27層以下采光被完全遮擋。容積率太大,裡面可以塞入1.5萬人,對周圍的交通造成嚴重破壞。

▼ 恆生大樓

造城丨曼哈頓因何而生?城市精神塑造詩意肌理

許多紐約人都抱怨,如果繼續建造這種建築,曼哈頓一定會變成一個看不到陽光的魔窟。

1916年,紐約市政府推出了《1916區劃法案》,法案規定:地產開發者可以在一定的高度限制範圍內,在用地上保持100%的建築密度;超過這一高度,則應讓出臨街一側的空間;高度如果更高,則繼續讓出面積。只有建築體量出讓到一定程度,即主樓的平面面積少於用地面積的25%時,才不必繼續後退。

簡而言之,就是越往高蓋,樓層面積就得越小。這樣陽光從樓頂斜射下來的時候就可以照到街道上。

這本來是一個限制條款,卻反而激發了建築師的創造力:在摩天大樓的頂部設計上花樣百出。原來建築的形狀都是平頂、四四方方的,但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曼哈頓代表性建築多是獨特而巧妙的尖頂。帝國大廈和克萊斯勒大廈攜領著數千棟大樓,為曼哈頓構造出一條曼妙而具有詩意的天際線。

造城丨曼哈頓因何而生?城市精神塑造詩意肌理

03

平衡——持續張力

曼哈頓林立的高樓競相攀升,劍拔弩張地緊密挨著,似乎要把他者擠落水才罷休。然而在寸土寸金曼哈頓最中心,卻留下了一個橫跨幾十個街區的公園。

對於曼哈頓、對於整個紐約來說,中央公園的意義非同凡響。美國著名建築評論家戈德伯格曾經比喻,中央公園“雖不是一棟建築物,卻是紐約最偉大的建築”。

▼ 曼哈頓中央公園

造城丨曼哈頓因何而生?城市精神塑造詩意肌理

19世紀,這裡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大量人口湧入,經濟發展,城市公共空間被不斷壓縮,許多問題開始暴露。人們渴望在繁雜的城市空間中擁有一處寧靜、自然、愜意的休閒之所。

曼哈頓開始思考:人與城市建設應該如何平衡,才能維持一種可持續的張力?

1844年, 詩人W.C.Bryant最先提出“城市的綠地就是城市的肺”這一概念,並建議在鄰近都市的空地預留一大塊土地,正是這樣一個建議,成就了日後的紐約中央公園。

1857年,F.L.Olwsted 和 C.Vaux開始對中央公園進行聯合規劃。規劃中的紐約中央公園佔地840英畝,其中配置了大面積的草坪,並以原生植物圍繞作為背景,涉及曲線形式的園內道路,在高低起伏、開闊和空曠的草坪四周,以各種樹木圍合成各種不同形態的空間,以便在繁華的城市中心創造一種特殊氣氛,提供紐約人一個宛如鄉村景緻的休閒去處。這便是最初的Central Park。

造城丨曼哈頓因何而生?城市精神塑造詩意肌理

時代變遷,儘管曼哈頓地價不斷飛漲,但這塊綠地卻始終原封不動的被保留下來,並得以不斷改進和完善,就像對待一座百年的建築,它被人們神聖地尊重和愛護著。

在曼哈頓如葉脈一般逐級擴展延伸的交通網路中,中央公園就像橫亙在心臟地帶的一個巨大氣孔,它承擔了整個城市的氣流交換更新,以一種舒緩的氛圍平衡著曼哈頓的日夜繁忙的節奏,在城市生活中維持著人與生態的張力。

▼ 與高樓和繁忙的街道毗鄰的中央公園

造城丨曼哈頓因何而生?城市精神塑造詩意肌理

有人說,“自由女神、帝國大廈、時代廣場、第五大道是旅遊黨的紐約;大都會、百老匯、音樂劇是文藝青年和知識分子的紐約;華爾街是大佬和金融鉅子的紐約;而24小時運行的地鐵和公園,是普通人的紐約。”

曼哈頓代表著國際大都市紐約的核心,以一種奔湧的速度向前發展著。它從歷史中走來,保留著原始的城市精神,自然生長。它包羅著萬象,獨立而開放,奮勇而剋制,傑出而平衡。

它的魅力是詩意的,一種平衡節奏中跳躍的意象帶來的雋永深意。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告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