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2個月,存了6.5W:這場疫情讓我明白,什麼才是最頂級的自律


老實存錢,是對人生負責的唯一方法

2020年,生活把你鎮住了嗎?

前兩天,朋友L在群裡發了一篇文章鏈接:三個月超10000家旅遊企業倒閉……

她說,這是她第一次體會到行業風險。

而作為一個信用卡賬單還在分期的月光族,L坦言,自己有點慌。

其實,L的工資並不低,30歲出頭的年紀,單身,在一個二線城市,領著2W的月薪,真的可以過一個不錯的生活了。

但L花錢太大手大腳,見到心儀的東西,就習慣性收入囊中,也不管價格是否合理,是否有買的必要。

最讓我驚訝的是,L每月的打的費要2500多,而對數字超級不敏感的她,總以為只要600元左右。

以至於最後賬單出來的時候,她一度懷疑自己的支付寶被盜刷了。

這個時代,各種網絡平臺、媒體、APP都在鼓勵高消費。

《別在該買買買的年紀談省錢》

《你購物車裡的東西太LOW,配不上你的人生》

《不給你買iPhonex的男人,不配說愛你》

……

這些經過精心打造的廣告軟文,背後都有一個團隊,每天研究如何擊潰你的意志力。

他們使用各種技術,研究你的喜好、需求,把五花八門的商品、內容推送到你面前,引導你今天剁手,明天后悔,卻依然樂此不疲。

顯然,他們的目的達到了,但他們鼓勵你消費,會管你突然失業了怎麼辦,家人生病了怎麼辦,孩子沒錢去培訓了怎麼辦嗎?

不會。

你只有老老實實地存錢,才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網上看到一個案例,一個小夥復工後,剛到公司,老闆就給了3個選擇:要麼自願降薪,要麼工資延後3個月發,要麼走人。

老闆說得很直接,公司賬上的錢只能支撐一個月,但看眼下情形,業務恢復至少要到五一以後。

因此他給了全體員工3個選項,不願意的也理解,直接辦手續就行,但只能結清本月工資,沒有餘力賠付。大家想告就去告吧。

遇到這樣的不可抗力,老闆不容易,小夥完全理解老闆的處境,只是平時從不存錢的他,一下子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推遲復工,企業降薪裁員,行業龍頭破產……

受疫情影響,企業的一系列無奈之舉,讓許多原本就沒有多少存款的年輕人一下子慌了神。

生活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你不能保證,隨時可能出現的黑天鵝事件,會不會瞬間擊垮你脆弱的經濟防線。

有存款,才有了抵禦風險的能力。

能省錢,是一個人最頂級的自律

前幾天,知名科學博主eprom說,中國能扛過這次疫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大多數中國人有存錢的觀念,即使暫時停工一段時間,也能勉強撐過去。

而西方人靠信用消費,停工就會帶來很大的損失。

這句話並不是沒有道理。

雖然這屆年輕人大多存款為0,還債臺高築,但在節儉的傳統觀念影響下,大多中國人還是有點存款的。

存款怎麼來?控制消費。

博主說他因為疫情,3個月沒消費,多了6.5W的存款。

當然,這和博主本人的高工資和理財能力脫不開關係。

但這似乎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控制消費慾,是增加存款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而這個年紀的很多人,還在為生計奔波,她已經過上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

能省錢,才是一個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

很多人會用“錢是賺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駁斥這個觀點,認為只要賺的錢夠花了,不用剋制也能存下錢。

但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說,情況往往是:

月薪3000,月光;

月薪7000,月光;

月薪1萬,月光;

月薪1.5萬,還是月光。

如果你覺得現在賺的錢不夠用,那麼就算你賺到比現在多兩倍的錢,還是不夠用。

生活中不是你沒錢可存,而是你沒有這個意識和習慣去做這件事。

那個被許多人奉為“富人思維”的觀點,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巴菲特是說過,一旦你有了省錢的腦子,就不會有精力培養一個掙錢的腦袋。

但巴菲特還說過,自己的財富秘訣就是:儲蓄,投資;繼續儲蓄,繼續投資……

所以當他還是個報童的時候,就開始存錢了。

《富人的28個理財習慣》裡也有這樣一段話:

掙錢有時候就像賽跑,要想參加賽跑,就得有賽跑的資格,比如需要鞋子、體力等。什麼是賽跑的資格?就是首先得有一筆儲蓄。

“貧窮陷阱”的根本原因在於窮人沒有有效地利用資源和留存收益,大量本該被用作未來發展的資本開支被浪費了,因此最終陷入了貧窮之中。

有研究者發現,非洲的農民事實上並不是真的沒錢投入再生產,而是把很多積蓄用在購買電視機和葬禮上;要不就是因為不願給自己和孩子打疫苗,最後花更多的錢治療疾病。

你可能會說,富人思維,說的是要學會花錢省時間。

但富人通過投資時間,是為了產生更高的價值。比如,為了把消耗在家務事上的時間用來做更多有價值的事,於是買了洗碗機和掃地機器人。

如果你把省下來的時間用在閱讀學習這些讓自己增值的事上,那這個錢該花,但如果你是用在看劇刷手機上,那花的就是冤枉錢。

極少有人能一開始就花錢買時間,大多數年輕人都要先拿時間換錢,提升時間的利用率,當自己的時間產值越來越高時,才有底氣花錢買時間。

真正的富人思維,是懂得控制自己的消費慾,擁有儲蓄能力,並學會投資“思想”。

2條建議,送給所有存不下錢的年輕人:

①“10%法則”強制儲蓄

終身成長詞典的詞條《361:九一法則》中提到一位富人的致富原則:在你的錢包裡放進10個硬幣,但最多隻能用掉9個。

這說的就是“10%法則”:確保每月收入的10%最後真正存了起來。

例如,每月3000元,那麼其中應該有300元成為儲蓄。

如果手頭寬裕,可以將存款比例提高,但最好別低於10%。

“10%法則”存儲的原則是:應長期備有能維持3-6個月基本生活的活期存款。

堅持下來,你會驚訝地發現:使用收入的90%生活,和使用100%相比,其實沒有什麼區別。

②52周存錢法

這個方法是按照等差公式,堅持每週都拿出一部分錢進行儲蓄,每週比上週多存一定數額。

比如第一週存10元,第二週存20元,第三週存30元……以此類推,第52周存520元。

這樣一年下來,即使起始金額只有10元,到年底,總額竟也達到了13780元。

有人可能會擔心,越到後面要存的錢數額越高,到第50周要存500元,而年底正是一年中花銷最大的時候,存錢壓力太大。

其實,52後存錢法也可以靈活操作。

你可以把存款金額顛倒一下順序,也就是把數額遞增換成數額遞減,每週比上一週少存一定數額的錢,比如,第一週攢520,第二週攢510……第五十二週攢10元。

這樣一來,即使你年底花銷很大,存錢計劃也不會受太大的影響,而且一開始多存,後面壓力也會越來越小,更容易堅持。

《奇葩說》辯手陳銘說過:

當我們在說錢的時候,我們其實在說的是換來的爽。

錢,是所有慾望的外在凝結,我拿著它感覺爽,是因為它能滿足我各種各樣的慾望。

不省錢的時候,人就陷入到了身邊無數慾望的漩渦之中無法自拔。

省錢的本質,倡導的是一種剋制慾望的價值觀。

這件事會讓我們不淪為慾望的奴隸,成為自己的主人。

深以為然。

我們不倡導像“日本最省錢女孩”那樣的高強度節儉,但適當剋制,是我們邁向成功、晉級為“富人”的第一步。

希望你在經濟能力尚不允許的情況下,懂得控制自己的消費慾望,學會延遲滿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