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瓷都廣場,到底意味著什麼

德化瓷都廣場,到底意味著什麼


在德化人眼裡,瓷都廣場早已超越它本身的範疇,而成為這座城市的鮮活圖騰。


從德化樞紐下高速,沿著寬闊的瓷都大道一路向東驅車直入。


到達這條迎賓大道的終點,隨即映入眼簾的便是瓷都廣場上的巨型渡海觀音瓷雕。


外地人對於德化的初次印象,除了瓷都大道上的瓷藝裝飾,更會在瓷都廣場上見到幾分具體輪廓。


瓷都廣場之於德化,就比如人民廣場之於上海,比如天府廣場之於成都,再比如花城廣場之於廣州。


德化瓷都廣場,到底意味著什麼

渡海觀音瓷雕 | 滻溪


德化瓷都廣場,到底意味著什麼

兩溪交匯處,

數百年商業中心


清乾隆十二年的《德化縣誌》記載道,“縣治枕山憑溪,山日龍潯,盤若睡龍,溪日滻水,環如腰帶。縣前一水南來,會成丁字。水靚而不激,山膩而不巉。雙魚揖於前,黃龍、大龍翼於後。鳳翥南朝,繡屏北擁。”


打開今天的德化城區地圖,母親河滻溪自西向東穿城而過。一條發源於蓋德鎮的溪流從城西南的角落往東北方向徐行,在瓷都廣場西側匯入滻溪,這即是縣誌中“一水南來,會成丁字”的丁溪。


兩溪交匯之處,往往執掌著城市的發展動脈。


德化正是如此。滻溪與丁溪的交匯地帶,是德化城市的起源。千百年來,最早的經濟在此發跡延伸,自古繁衍於此的城市文明也得以接續傳承。


“東起宣化門(今雲龍橋北側東面),西至覲宸門(今縣第二實驗小學附近),南傍滻溪。‘’從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德化正式建縣起,經宋、元到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的五百餘年間,這一片長近1公里的區域一直都是德化縣治所在地,也是當時最大的民間交易場所。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德化的商業市場開始東擴南移,在縣治城池外設東關、西關、南關三市。今天的瓷都廣場就大致位於南關其間。


1924年和1931年,通往三班和英山的東南線、西南線公路分別開通,南關便處於兩條公路的相交處。


優越的地理位置,加之繁榮的集市貿易和四通八達的便利交通,使得南關成為德化無可爭議的商業中心。


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區域的連片開發,早期的城市街道也成型成勢,南關逐漸擴展為塔雁街、興南街和德新街三街。


建國後,作為不到德化一平方公里的城區的主要組成部分,三街區域的城市中心地位仍舊不可撼動,但當中的不同區塊所扮演的商業角色發生了改變。


1984年,德化兒童樂園建成開放。“樂園三面傍水,環境宜人,且緊接鬧市,是兒童的遊樂場所,也是當時人們暑天納涼消暑的好去處。”1987年1月1日,位於兒童樂園東側的德化縣電影院落成營業。


德化瓷都廣場,到底意味著什麼

德化電影院和兒童樂園,是一代德化人的珍貴記憶 | 塗榮建


至此,南門商業區中以鳴鳳橋為中心的文化娛樂區建成。彼時,南門商業區同三角街、西門、東門商業區,並列上世紀八十年代德化的四大主要商業區。


滻溪水滾滾向前。那會的兒童樂園與電影院,構成了今天瓷都廣場的基本雛形,為其後來與文娛商業的難解難分埋下了伏筆。


德化瓷都廣場,到底意味著什麼

城市中心,

廣場橫空出世


1985年初,德化縣委、縣政府提出了“相對集中全縣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首先支持城關地區發展鄉鎮企業,特別是陶瓷業”的發展思路,引導全縣生產要素向城區流動。


1992年7月,縣委七屆六次全會首次把“小縣大城關”作為戰略構想,引領德化的工業化、城鎮化加速前行。這就是德化“大城關”戰略的開端。


30多年來,這條關於城市發展的脈絡始終與德化緊密相連。


將相對有限的物力、財力資源率先投入到大城關,換來的是城區的磅礴生命力。城區兩鎮的周邊鄉鎮90%以上的陶瓷企業開始向城區轉移,壯大了城區的工業規模,10多萬農村勞動力告別世代耕耘的土地,進城紮根,服務城區發展。


以產業吸引人的“大城關”戰略,讓德化城區的擴張速度悄然加快。


在物質不斷豐富的表面之下,這座急劇擴張的城市卻無法掩蓋文娛休閒場所匱乏的“硬傷”。偌大的城區空間中,唯有縣體育場承載了大多市民的娛樂休閒。


2006年,縣委、縣政府決定在城區中心地段興建一個休閒廣場,並暫定名為“瓷都廣場”。兒童樂園和電影院從此退出歷史舞臺,留存在人們的記憶中。


德化瓷都廣場,到底意味著什麼

兒童樂園退場,取而代之的是瓷都廣場 | 塗榮建


這是德化首座城市廣場,總佔地面積約18631平方米。陶瓷作為德化最大的特色,在廣場的規劃設計中得到了突出體現。廣場設有渡海觀音主題雕像、展示展示陶瓷名家名作的沿溪特色欄杆、陶瓷文化牆和跌水牆等。


與此同時,熟悉的歷史彷彿再次上演。瓷都廣場的建設直接帶動了周邊南門、西門區域的連片開發,舊城著手啟動改造後,時尚華庭、翰林府邸等高樓拔地而起。


與其說是“城市休閒”廣場,瓷都廣場更像是一座“商業”廣場。在規劃之初,為體現其商業價值及解決停車問題,瓷都廣場同步設計建造了兩層地下室,配建地下店面130間、地下商場5個、地下停車位142個,建築總面積18121平方米。


德化瓷都廣場,到底意味著什麼

俯瞰瓷都廣場局部 | 滻溪


為廣場取個好名字,是重中之重。2007年8月,市政部門公開向社會各界徵集廣場名稱。一個月的時間裡共收到446個不同廣場名稱,其中原暫定名“瓷都廣場”最受認同,彰顯時代特徵和德化特色的“瓷都廣場”隨之正式定名。


2008年1月30日,德化舉行瓷都廣場封頂暨與福建省新華都購物廣場簽約儀式。德化迎來首家大型零售商超入局,為瓷都廣場日後的大放異彩加碼。在影城財富廣場的新華都龍潯店開業前,“新華都”一度成為瓷都廣場的代名詞。


2008年12月,瓷都廣場主體基本建成。


德化瓷都廣場,到底意味著什麼

眼到之處,

可見繁華


德化首個城市廣場落成,時至今日仍具有里程碑意義。


廣場的碑記這樣寫道,“滻水東流,丁溪南注,河畔佳景,城中閒庭。千年古邑,閩中屋脊,處萬山之中,陶埴以致遠,白瓷聲價通江海。立觀音瓷塑,念瓷聖藝深德厚,促我輩藝風長存;築文化柱廊,詠瓷韻源遠流長,勉後人薪火永續。天下少山高戴雲,世間無瓷白德化。昔日自強不息,成就海絲之路;今朝厚德載物,鑄造世界瓷都。”


它的出現,不止是城市品位的提升那麼簡單。就德化而言,瓷都廣場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絕佳窗口;對百姓來說,瓷都廣場則是休閒娛樂的舞臺。


2009年,第九屆瓷都廣場文化活動首次離開縣體育場“移師”瓷都廣場舉辦。自此,瓷都廣場漸成全德化的“主場”,上至政府層面、下至民間階級,大小活動多在此進行。


將城市廣場建在這樣的中心寶地,德化人超凡的勇氣魄力和遠見卓識盡顯無遺。


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匯聚了縣城裡的大部人流,瓷都廣場儼然成為德化最繁華的三角街-南門商圈中的中堅力量。2010年,瓷都廣場部分地下商鋪出售,單間最高售價更是超過165萬元。


2017年,被人們稱為“網紅橋”的南門人行天橋完工,瓷都廣場的繁榮再延續。


德化瓷都廣場,到底意味著什麼

德化首座人行景觀天橋,在瓷都廣場旁 | 滻溪


千百年來,從集市到兒童樂園、電影院,再到瓷都廣場,這塊位於德化城區的地理幾何中心,由滻溪、丁溪、鳴鳳橋、興南街圍成的不規則矩形地匯聚著城市的核心資源,誕生了城市經濟和文化的高地。


“渡海觀音”在德化傳統瓷雕裡是“真、善、美”的化身,被國際友人譽為“東方美神”、“東方維納斯”。


屹立在瓷都廣場中央的渡海觀音,以馳名中外的德化明代瓷聖何朝宗大師的作品為範本,高6.4米,全身淨重6噸,是世界最大的露天觀音瓷雕。


今天,這尊瓷雕連同腳下的瓷都廣場一起,已然成為德化和35萬德化人的深刻象徵。


本文由「滻溪深度」出品©


文章來源:德化事兒「滻溪深度」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標註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