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瓷都广场,到底意味着什么

德化瓷都广场,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德化人眼里,瓷都广场早已超越它本身的范畴,而成为这座城市的鲜活图腾。


从德化枢纽下高速,沿着宽阔的瓷都大道一路向东驱车直入。


到达这条迎宾大道的终点,随即映入眼帘的便是瓷都广场上的巨型渡海观音瓷雕。


外地人对于德化的初次印象,除了瓷都大道上的瓷艺装饰,更会在瓷都广场上见到几分具体轮廓。


瓷都广场之于德化,就比如人民广场之于上海,比如天府广场之于成都,再比如花城广场之于广州。


德化瓷都广场,到底意味着什么

渡海观音瓷雕 | 浐溪


德化瓷都广场,到底意味着什么

两溪交汇处,

数百年商业中心


清乾隆十二年的《德化县志》记载道,“县治枕山凭溪,山日龙浔,盘若睡龙,溪日浐水,环如腰带。县前一水南来,会成丁字。水靓而不激,山腻而不巉。双鱼揖于前,黄龙、大龙翼于后。凤翥南朝,绣屏北拥。”


打开今天的德化城区地图,母亲河浐溪自西向东穿城而过。一条发源于盖德镇的溪流从城西南的角落往东北方向徐行,在瓷都广场西侧汇入浐溪,这即是县志中“一水南来,会成丁字”的丁溪。


两溪交汇之处,往往执掌着城市的发展动脉。


德化正是如此。浐溪与丁溪的交汇地带,是德化城市的起源。千百年来,最早的经济在此发迹延伸,自古繁衍于此的城市文明也得以接续传承。


“东起宣化门(今云龙桥北侧东面),西至觐宸门(今县第二实验小学附近),南傍浐溪。‘’从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德化正式建县起,经宋、元到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的五百余年间,这一片长近1公里的区域一直都是德化县治所在地,也是当时最大的民间交易场所。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德化的商业市场开始东扩南移,在县治城池外设东关、西关、南关三市。今天的瓷都广场就大致位于南关其间。


1924年和1931年,通往三班和英山的东南线、西南线公路分别开通,南关便处于两条公路的相交处。


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之繁荣的集市贸易和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使得南关成为德化无可争议的商业中心。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区域的连片开发,早期的城市街道也成型成势,南关逐渐扩展为塔雁街、兴南街和德新街三街。


建国后,作为不到德化一平方公里的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三街区域的城市中心地位仍旧不可撼动,但当中的不同区块所扮演的商业角色发生了改变。


1984年,德化儿童乐园建成开放。“乐园三面傍水,环境宜人,且紧接闹市,是儿童的游乐场所,也是当时人们暑天纳凉消暑的好去处。”1987年1月1日,位于儿童乐园东侧的德化县电影院落成营业。


德化瓷都广场,到底意味着什么

德化电影院和儿童乐园,是一代德化人的珍贵记忆 | 涂荣建


至此,南门商业区中以鸣凤桥为中心的文化娱乐区建成。彼时,南门商业区同三角街、西门、东门商业区,并列上世纪八十年代德化的四大主要商业区。


浐溪水滚滚向前。那会的儿童乐园与电影院,构成了今天瓷都广场的基本雏形,为其后来与文娱商业的难解难分埋下了伏笔。


德化瓷都广场,到底意味着什么

城市中心,

广场横空出世


1985年初,德化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相对集中全县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首先支持城关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陶瓷业”的发展思路,引导全县生产要素向城区流动。


1992年7月,县委七届六次全会首次把“小县大城关”作为战略构想,引领德化的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前行。这就是德化“大城关”战略的开端。


30多年来,这条关于城市发展的脉络始终与德化紧密相连。


将相对有限的物力、财力资源率先投入到大城关,换来的是城区的磅礴生命力。城区两镇的周边乡镇90%以上的陶瓷企业开始向城区转移,壮大了城区的工业规模,10多万农村劳动力告别世代耕耘的土地,进城扎根,服务城区发展。


以产业吸引人的“大城关”战略,让德化城区的扩张速度悄然加快。


在物质不断丰富的表面之下,这座急剧扩张的城市却无法掩盖文娱休闲场所匮乏的“硬伤”。偌大的城区空间中,唯有县体育场承载了大多市民的娱乐休闲。


2006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城区中心地段兴建一个休闲广场,并暂定名为“瓷都广场”。儿童乐园和电影院从此退出历史舞台,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德化瓷都广场,到底意味着什么

儿童乐园退场,取而代之的是瓷都广场 | 涂荣建


这是德化首座城市广场,总占地面积约18631平方米。陶瓷作为德化最大的特色,在广场的规划设计中得到了突出体现。广场设有渡海观音主题雕像、展示展示陶瓷名家名作的沿溪特色栏杆、陶瓷文化墙和跌水墙等。


与此同时,熟悉的历史仿佛再次上演。瓷都广场的建设直接带动了周边南门、西门区域的连片开发,旧城着手启动改造后,时尚华庭、翰林府邸等高楼拔地而起。


与其说是“城市休闲”广场,瓷都广场更像是一座“商业”广场。在规划之初,为体现其商业价值及解决停车问题,瓷都广场同步设计建造了两层地下室,配建地下店面130间、地下商场5个、地下停车位142个,建筑总面积18121平方米。


德化瓷都广场,到底意味着什么

俯瞰瓷都广场局部 | 浐溪


为广场取个好名字,是重中之重。2007年8月,市政部门公开向社会各界征集广场名称。一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446个不同广场名称,其中原暂定名“瓷都广场”最受认同,彰显时代特征和德化特色的“瓷都广场”随之正式定名。


2008年1月30日,德化举行瓷都广场封顶暨与福建省新华都购物广场签约仪式。德化迎来首家大型零售商超入局,为瓷都广场日后的大放异彩加码。在影城财富广场的新华都龙浔店开业前,“新华都”一度成为瓷都广场的代名词。


2008年12月,瓷都广场主体基本建成。


德化瓷都广场,到底意味着什么

眼到之处,

可见繁华


德化首个城市广场落成,时至今日仍具有里程碑意义。


广场的碑记这样写道,“浐水东流,丁溪南注,河畔佳景,城中闲庭。千年古邑,闽中屋脊,处万山之中,陶埴以致远,白瓷声价通江海。立观音瓷塑,念瓷圣艺深德厚,促我辈艺风长存;筑文化柱廊,咏瓷韵源远流长,勉后人薪火永续。天下少山高戴云,世间无瓷白德化。昔日自强不息,成就海丝之路;今朝厚德载物,铸造世界瓷都。”


它的出现,不止是城市品位的提升那么简单。就德化而言,瓷都广场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绝佳窗口;对百姓来说,瓷都广场则是休闲娱乐的舞台。


2009年,第九届瓷都广场文化活动首次离开县体育场“移师”瓷都广场举办。自此,瓷都广场渐成全德化的“主场”,上至政府层面、下至民间阶级,大小活动多在此进行。


将城市广场建在这样的中心宝地,德化人超凡的勇气魄力和远见卓识尽显无遗。


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汇聚了县城里的大部人流,瓷都广场俨然成为德化最繁华的三角街-南门商圈中的中坚力量。2010年,瓷都广场部分地下商铺出售,单间最高售价更是超过165万元。


2017年,被人们称为“网红桥”的南门人行天桥完工,瓷都广场的繁荣再延续。


德化瓷都广场,到底意味着什么

德化首座人行景观天桥,在瓷都广场旁 | 浐溪


千百年来,从集市到儿童乐园、电影院,再到瓷都广场,这块位于德化城区的地理几何中心,由浐溪、丁溪、鸣凤桥、兴南街围成的不规则矩形地汇聚着城市的核心资源,诞生了城市经济和文化的高地。


“渡海观音”在德化传统瓷雕里是“真、善、美”的化身,被国际友人誉为“东方美神”、“东方维纳斯”。


屹立在瓷都广场中央的渡海观音,以驰名中外的德化明代瓷圣何朝宗大师的作品为范本,高6.4米,全身净重6吨,是世界最大的露天观音瓷雕。


今天,这尊瓷雕连同脚下的瓷都广场一起,已然成为德化和35万德化人的深刻象征。


本文由「浐溪深度」出品©


文章来源:德化事儿「浐溪深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标注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