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古代中國衰弱的開始嗎?

罕默德


非也!

自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皇袍加身奪取政權以後,日夜擔心自己的皇位會被以同樣的手段篡奪、因此、他即位以後第一件事就是收回兵權,“杯酒釋兵權”,就是趙匡胤和他當初結盟的哥們喝了一次酒,兵權就收回了。

之後、趙匡胤又加強了中央集權制,就是說,全國的兵權都掌握在皇上手裡,這樣雖然成功的防治了軍隊政變,但同時也消弱了作戰能力、長久下去,“冗官”“冗兵”“冗費”,現在日趨嚴重、社會更加積貧積弱,這也是宋朝最後滅亡的主要原因!


水晶啊水晶


古代中國的衰落,是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董仲舒的儒術開始的。

淺論董仲舒的閹割版儒學。

1,正統的孔子儒學。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都是建立在辯證、無神論思想的基礎上的。道家、法家等門派的學說,都是在與其它門派的競爭、辯證中產生的。在百家激烈的學術碰撞中,迷信和思想禁錮的現象是無處遁形的。



孔子的儒家在吸收道家、周禮等學說的基礎上產生。同時儒家也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不搞“一言堂”,更不搞迷信。

《論語》記載了孔子的唯物主義思想:“子不語怪力亂神。”

最後要強調的是,孔子的儒家是尚武善戰的。孔子是武人出身,箭術更是精絕一時。他在魯國做官期間,曾經帶兵打敗過入侵者。

孔子的門人也沒有文弱的,孔子周遊列國之時,一路上是不懼怕盜匪搶劫的,盜匪也沒有不識相的。

2,董仲舒的閹割版儒學。

董仲舒為了名利,別處心裁的閹割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在董仲舒這裡,儒學變成了有神論,一言堂。董仲舒改變孔子為天下人謀福利的“仁”的追求,放下尊嚴,專心致志的為皇帝服務。

為了強調皇帝的神聖不可侵犯,董仲舒抹除了儒家的無神論,轉而強調“天神感應”。為了防止人們有作亂的思想,又強調“大一統”,禁止人們質疑皇帝、聖人的言論、搞起了一言堂。


董仲舒一下子,把中國推進了思想禁錮、迷信、盲從的漫長時代。古代中國,再也沒有出現過百家爭鳴。以至於後世人讀書,有書不讀秦漢以下的說法。

明朝天啟年間,北京城的火藥庫爆炸。那些腐儒們居然認為這是上天對皇帝不滿,要求天啟帝下罪己詔。不知唯物主義者孔子在天之靈,看到群儒的這一幕,會作何感想。

綜合多方面,來看古代中國的衰弱。

1,董仲舒之前的古代中國。

東周諸侯國的戰鬥力是極其強大的,以北方為例。趙國橫掃匈奴,奪取了河套平原、蒙古高原的很多地方。燕國將軍秦開,打敗東胡,奪取一千多里的領土。秦國滅掉西戎幾十個國家,也開拓了大片領土。

此時的中國人不信鬼神,勇於進取。即使是文人也是必須帶劍的。哪怕是參加喜慶的宴會,也要腰懸一把長劍以示對主人的尊重。

2,董仲舒之後的古代中國。

漢武帝時期,雖然皇帝要求罷黜百家,但是百家的影響力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清除的。董仲舒的學說,還沒有那麼深入人心。漢武帝及漢武帝以後的一段時期,中國人還是很尚武的。



漢武帝招募前去西域的使者,隔著匈奴的地盤跋涉萬里,是九死一生的差使。按現代人的價值觀,應該應者寥寥才對。事實上當時居然有幾百個人應募,願意前往西域。可見,此時漢人還是很尚武、彪悍的。

東漢時期,中國人依然慣性的保持著強悍,打得四周服服帖帖。但是,人們骨子裡的強悍、進取心,已經出現了大幅度下跌。

尤其是三國時期,北方遷徙到中原的少數民族。他們把董仲舒的學說、佛教一起推廣開來,中國人的大腦迅速被宿命論、迷信、忠君限制得死死的,進取心、戰鬥力出現了斷崖式下跌。

幾百年後的唐代後期,漢人已經不行了。李世民的時代,漢人還能文能武。到武則天做皇帝時,武官集團中胡人已經佔了上風。(有一次武則天舉行射箭比賽,成績上佳的多是胡人。)

宋朝的趙匡胤搞了“重文輕武”,漢人的尚武風骨,徹底被打碎了。南宋時期,朱熹的學說橫空出世,人們的思想開始出現變態的“以弱為美。”(下圖是理學家朱熹。)

明朝時期,朱熹的學說讓人們的審美觀進一步變態。文人哪怕是青壯年,在公開場合上轎上馬,必然是要人攙扶的。女人把腳骨折斷,打上裹腳布變成了“揚州瘦馬”。

到了清朝,男人完全被辮子壓彎了脊樑,女人也全被裹腳布變成了二門不邁的“小女人”。至此,中國人是徹底的衰弱了。

結語:宋朝是古代中國衰弱的中途,而非是始點。


德全不畏


說中國衰弱應該是和同時期的國家相比,因為有比較才能說好壞。問題可以延伸下,中國相比較同時期的國家,宋代開始衰弱嗎?如果不是,從何時衰弱。

宋代是否開始衰弱?

宋朝同時期的歐洲處於中世紀時代十字軍正在敲打羅馬帝國,美洲處於瑪雅文化,南亞印度正在被突厥欺負。大洋洲考拉正在打哈氣,南極洲企鵝正在曬太陽。而宋朝已經開始用紙鈔,火藥已經開始應用,各種手工業開始繁榮,杭州,開封,洛陽等大城市,論規模放在歐洲都是一個國家。可惜資本主義就像一個小草剛開始發芽就被遊牧民族掐滅了。宋朝不是中國衰弱的開始。

中國何時衰弱?

中國衰弱於明朝中後期海禁,加速落後於西方工業革命成功之後。明末江南手工業發展迅速,產生了僱傭關係,而明朝的各種商品如絲綢,茶葉等迅速暢銷全球。貿易額快速上升,可惜後來海禁之後,海外貿易被嚴重打擊,為後續落後埋下禍根。

十八世紀60年代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英國迅速展開,以機器代替人力為標誌的改革迅速提升了整個社會的生產力。而同時期的中國正處於康乾盛世下的乾隆時期,而另一方美國華盛頓開始建國。深深影響世界格局的兩件大事,中國完美避過,中國正處於閉關鎖國天朝上國的美夢中。此後被中國人譽為“奇技淫巧”的西方科技迅速改變世界格局,走上發展超車道,直到現在中國還在苦苦追趕。

當今世界,全球一體,只有深度參與,腳踏實地,才能迎頭改上。日本崛起就是中國參考的絕佳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