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讀《論語》:夫子也有另類的學生,率性的子路與無奈的老師

趣讀《論語》:夫子也有另類的學生,率性的子路與無奈的老師

在孔門十哲中,有這樣一位懟天懟地懟老師的選手,他就是子路。《論語》中就曾經記載了,子路懟老師的事情。那是孔夫子去見南子回來的路上,子路十分明顯地表達出自己的不開心,逼得孔夫子指著太陽發誓: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翻遍了《論語》都不曾看見再有過如此懟老師的橋段。一聲不吭,就將老師逼得指天發誓。估計縱論古今,也就子路一人了。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孔子能這樣包容這樣一位喜歡懟自己的學生呢?

性格直爽,待人大方,子路是個很可愛的人

不受重用的孔夫子,曾經發出這樣一番慨嘆:天下無道,我該去哪裡?漂洋過海,外面的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說完就問了一下身邊的子路:要不要一起?直爽的子路,想都沒想,連忙點頭,臉上露出喜悅的神情。不料這時,老師一盆冷水潑了過來,子由,不錯不錯,你也就是在勇這方面能超過我,其它……唉!無所取啊!


趣讀《論語》:夫子也有另類的學生,率性的子路與無奈的老師

不知道,聽到這話的子路心裡是怎麼想的。不過從這也可以看出,子路的懟人的功夫也是有原因的,守著這樣的老師,怎麼能學不會呢!

其實,子路除了性格直爽之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待人大方。曾經在老師身邊侍立,老師問他,你們的志向是什麼啊!子路豪爽地說道,當然是想要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好東西——車子、馬匹、衣服、輕裘,既是使用壞了也不會覺得遺憾。

趣讀《論語》:夫子也有另類的學生,率性的子路與無奈的老師

這就是子路,大方而直爽的孔門弟子。不怪孔夫子十分喜歡他,當漂洋過海的時候,還不忘記帶上這個寶貝學生。

做事魯莽,粗中有細,子路的能力可不是流於表面

孔子對自己的弟子十分了解,當子路尋問他,聽到一件事,是否就應該立刻去落實?孔子抬頭看看他,淡淡的說,你呀,當遇到事情的時候,有父親有兄長,有這麼多的長輩,何必一定要馬上落實?就不能去問一問。這是因為,孔夫子知道子路辦事莽撞,想讓他多去詢問一下他人的意見,三思而後行,方能無過矣。

趣讀《論語》:夫子也有另類的學生,率性的子路與無奈的老師

但是有一次,孔子生病了,看著很重的樣子。子路一下子活過神來了,就像開了鎖的猴一樣,要為孔子組織治喪委員會。在當時,以孔子的身份,是不能有家臣的,有了就是越禮。而子路可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安排門人為臣。使得孔夫子在生病時大聲的責備道,你這是做什麼?是在自欺欺人?還是在欺騙老天。我呀沒讓病痛折磨死,也得讓你給氣死。

趣讀《論語》:夫子也有另類的學生,率性的子路與無奈的老師

說他辦事魯莽吧,卻又粗中帶細。當時魯國作為小國,軍事實力較弱,與其他國家作戰的時候,總是失利,導致不少魯人成為他國的奴隸。於是,鑑於這種情況,魯國的君主就下了一條命令,希望魯國的子民能夠出錢來贖回喪失自由的同胞。並且如果有人做了,可以到官府中領取獎勵。子貢作為愛國人士,幫了這個忙,但是本著做好事不留名的原則,沒有領取好處。孔子聽到這件事的時候,那真是默默無語兩眼淚,耳邊響起駝鈴聲,說了一句,自此以後魯人不贖人矣。

趣讀《論語》:夫子也有另類的學生,率性的子路與無奈的老師

類似的事情也在魯莽的子路身上發生了,只不過這回不是贖人。子路看到有人掉河裡溺水了。二話不說,噌地一下就跳下去將溺水者救了上來。後來,為了表示感謝,那個人送給他一頭牛。子路欣欣然地接受了。因為他明白,自此以後,人們都會知道,救了人後有獎勵,那麼這風俗就會流傳下去,做好事的人也會越來越多。這個事情,傳達孔子的耳朵中,孔子說道,魯人必拯溺者矣。

原來看似辦事魯莽的子路也是粗中帶細的,而且他的細緻可不是隻流於表面哦!

聞道而行,一以貫之,子路追隨孔子無有二心

子路當年也是一個問題少年,打扮的奇裝異服,頭戴裝飾著羽毛的帽子,身上佩戴著豭豚,表現就像是個要去打架的平頭哥一般。但是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遇到了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孔子僅是問了他幾個問題就把問題少年改造了。不得不佩服咱們孔夫子的教育能力。自打跟隨孔子學習,子路可真的如投胎換骨一般。


趣讀《論語》:夫子也有另類的學生,率性的子路與無奈的老師

當孔子再次詢問他的志向時,曾經的少年成熟了,率先說出來自己的人生理想,願意去治理千乘的國家,哪怕是這個國家處在大國之間,每天都在為生存而擔憂。只要有他,不用三年,就能讓他們心中有勇,將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

趣讀《論語》:夫子也有另類的學生,率性的子路與無奈的老師

少年不在,成熟自然,子路為了自己的理想,出仕衛國,卻不曾想到,這一去竟然是永別!孔子七十二歲時,接到了子路身亡的消息。那個懟天懟地懟自己的少年再也不會出現在自己的眼前了,夫子自言自語道:“自吾得由,惡言不聞於耳。”

子路之一生,可謂是求仁得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