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陪作業,38個孩子26個不喜歡,老師:打造心理環境是關鍵


家長陪作業,38個孩子26個不喜歡,老師:打造心理環境是關鍵


小學高級教師徐老師曾做過一個小調研,調研對象是她班上的三年級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

給孩子們的調研問題是:是否喜歡家長陪作業(喜歡、不喜歡、還可以)?為什麼?

38名孩子中,有26名回答是“不喜歡”,有12名回答“還可以”,竟然沒有人選擇“喜歡”。

回答“不喜歡”的26名孩子,只有2位、近一年內各有一次,總成績曾進入過班級前10名。

不喜歡的原因主要是:家長在旁邊會緊張、題目不會或做錯時會被批評、以及會對自己造成干擾等。

給家長們的調研問題是:陪孩子做作業時多少時間會發一次脾氣?為什麼?結果顯示,29位家長是“小於一星期”、8位家長是“小於一個月”、2位家長是“小於一年”、沒有家長選擇“從來不”。

對於發脾氣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簡單的題目不會或做錯、二、孩子有屢教不改的壞習慣。

通過數字對比著看,反應的信息高度相關。


一、每個孩子都在追求優越感

徐老師以她二十多年的從教經驗,發現一個現象:孩子一年級入學時,學習積極性是差不多的,大約在4、5個月左右,隨著成績出現分化,絕大部分孩子的課堂、作業表現與成績一致的分化。個別的成績表現一般的孩子,課堂、作業表現仍然很積極,成績也會慢慢趕上來。


家長陪作業,38個孩子26個不喜歡,老師:打造心理環境是關鍵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所有兒童都有都會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卑感,同時為了克服這種自卑感,每個孩子都在追求優越感。所以,他們渴望在學校取得成功,這就是為什麼孩子在一年級剛入學時學習積極性相差不大的原因。


但是一旦有些孩子在學習上遭遇“失敗”,就會讓他們對學習失去信心,取而代之的是氣餒的情緒。這種“失敗”不光是成績不理想,也包括在家做作業時某些題不會,還有可能是在課堂上回答老師問題時回答不上來……

阿德勒認為,消弭孩子這種氣餒的情緒,需要學校與家長的合力。

這種氣餒情緒如果不能及時消弭,會讓孩子在學習上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因為孩子總是在追求優越感,但這種優越感如果不能在學習上獲得,孩子就有可能轉向其他的方向。比如上課不認真聽講、調皮搗蛋、招惹同學等等。他們想通過這些手段引起老師或同學的關注,以彌補未能通過學習獲得的優越感。

有一年,徐老師接手了一個四年級的班級,班上照例有個不學愛學習、就愛調皮的男同學,經常給老師或同學起外號,也經常在課堂上接老師的話茬把同學逗得哈哈大笑。

徐老師發現他雖然成績不好,但孩子還是蠻聰明的。但他並沒有把這種聰明用在學習上,因為用在調皮上獲得關注、獲得優越感更容易。

家長陪作業,38個孩子26個不喜歡,老師:打造心理環境是關鍵


徐老師是教語文的,在一次作文中,她發現這個同學語言表達能力還不錯。雖然作文寫得並不是怎麼好,但徐老師還是在課堂上指出了作文中可取的一面。這個同學似乎受到了震撼,沒想到自己的作文還能被老師表揚、沒想到在這裡能獲得優越感。

從那時起,他對作文、對語文逐漸產生了興趣。後來,徐老師又把這種學習興趣往其他學科上引導,慢慢地這個孩子的學習走上了正軌,最後以中等偏上的水平小學畢業。


二、孩子心理態度的靜止慣性

孩子的學習成績總是分為這樣幾個級別——要麼優秀、要麼糟糕、要麼處於中等水平,這種大體的格局沒有其他因素的介入一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阿德勒把這種狀態稱為心理態度的靜止慣性,這並不反映孩子們的智力水平,只表明孩子自己侷限了自己,在經過若干挫折後便不再抱樂觀態度了。

這也說明,不光是學習糟糕的孩子會“優越感”受挫,大多數的中等生多少都存在類似的問題。要麼他們調整能力稍強,要麼他們覺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整體來看,他們在學習方向上的“優越感”追求,比不上學習領先的同學。


家長陪作業,38個孩子26個不喜歡,老師:打造心理環境是關鍵


理想的學校、理想的老師,應該也能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問題,但不是所有的老師都像徐老師這樣。他們或許沒有這樣強的責任心、或許沒有這樣的能力、亦或許沒有這樣的精力。

所以,這時家長的作用就非常重要——幫孩子打破靜止慣性、並把氣餒情緒消弭。

雖然現在的家長都知道,陪作業時要做好兩點——作業輔導和習慣培養,但這都需要“追求優越感”這個動力。

家長在幫助孩子學習方面的首要任務,便是呵護孩子“追求優越感”的動力,並保證其方向不偏離。

但從徐老師的調研結果來看,家長們在這方面做得還很不夠,有時候所起的作用恐怕還是負面的,這從38個孩子有26個對家長陪作業的體驗不好就很說明問題。


三、孩子學習的心理環境

徐老師經常在她的班裡組織一個有趣的活動——“發現進步”活動。

家長陪作業,38個孩子26個不喜歡,老師:打造心理環境是關鍵

這個活動把座位相近的孩子,每4人組成一個小組,每個孩子準備一個“進步記錄本”,每天放學時,各自在同組每位同學的“進步記錄本”上,寫下他所觀察到的該同學當天的進步。然後回家給家長看,家長也要寫下他所觀察到的孩子的進步。

這種活動在提高孩子的“優越感”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它大大消弭了一些成績較差、或不突出的孩子的氣餒情緒。同時,當孩子放學回家後,萬一在寫作業方面“表現不好”,也可抵消家長的部分不良情緒。

德國心理學家勒溫提出了心理環境的概念,是指某一時刻與個體有關的所有心理上的環境因素。這種環境因素,可以是客觀存在的,也可以不是客觀存在的。

他認為不管是人意識到的事件,還是沒有意識到的事件,如果它們成為心理的實在,都可影響人的行為。例如,媽媽以警察來恐嚇兒子,使他因害怕警察而好好聽話。對這個兒童心理感覺有個警察在影響他,這個警察就屬於孩子的心理環境。

孩子要更好的學習,既需要較好的物理環境,也需要較好的心理環境。對現在的家長來說,前者一般都已不是問題,但對於後者恐怕很多家長之前從來沒有聽說過。


家長陪作業,38個孩子26個不喜歡,老師:打造心理環境是關鍵


徐老師組織的“發現進步”活動,就是很好的為孩子打造良好心理環境的一種方式,它屬於客觀存在的有人認可自己的進步。


四、6種方法

每天個孩子都可以再進步、都還有上升的潛力,尤其是對那些在學習有挫敗感的孩子,打造良好的心理環境,恢復、增加他們的信心,有利於他們繼續追求學習上的“優越感”。

家長陪作業,38個孩子26個不喜歡,老師:打造心理環境是關鍵


這裡給家長朋友分享6種打造良好心理環境的方法:

1、重新定位家長角色。家長要把自己定位孩子學習的“幫助者”,而不再是“監督者”或“教導者”。前者是幫忙解決問題,而後者是指責和批評。這樣的家長會讓孩子心理放鬆,將全部的意識投入到學習。

2、消弭學校裡行成的氣餒情緒。考試沒考好、背誦沒背出、回答問題沒答對等,家長要能敏銳地覺察到孩子的情緒變化,要及時消除這些因素對孩子“優越感”的打擊。

3、及時發現孩子的進步。家長陪孩子作業時,最常做的就是發現孩子的問題,並予以糾正,這本身並沒錯。但是糾錯的同時,也要發現孩子的進步,並反饋給孩子。通過這樣的正面反饋,讓孩子感受到“優越感”。

4、發掘孩子的潛力。通過作業、試卷等,發掘孩子可以進步的地方,不斷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可以不斷進步,提升孩子的“優秀感”。


家長陪作業,38個孩子26個不喜歡,老師:打造心理環境是關鍵

5、正面情緒記憶。在孩子學習過程中,家長要儘量給孩子留下愉悅的體驗,對孩子的進步要感到欣喜,對孩子的錯誤也要以一種輕鬆的方式對待,比如:可以笑著對孩子說:“哈哈,這題你都敢錯!”這種方式留給孩子印象的深刻程度,不會比批評他一頓差,但孩子記憶裡不會留下不良情緒。

6、和孩子一起學習。陪作業,不要“專職”地在旁邊盯著,最好的辦法是在他的旁邊和他一起學習,會看看書,會寫點東西,這樣不會讓孩子感受到壓力。

五、調研之後

徐老師在調研之後,專門召集了一次家長會,給家長分享了幫孩子打造良好心理環境的經驗。一個月後,徐老師又向孩子瞭解了他們對家長陪作業的感覺。“好了很多!”這是大多數孩子們的反應。好了很多的,不只是他們對家長陪作業的感覺,還有他們的成績。


·END·



【輔你做更好的家長,給孩子最好的成長。彙集上海百餘位教育專家(同時是成功家長),給您分享有效的教育經驗、方法、理念和思想。如需個別交流,可關注後私信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