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无百姓,不长城!无长城,不中华!

01 万里长城,是中国的骄傲和自豪!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不管是在中国舞台上,还是在世界舞台上,长城都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那么,古代帝王建造长城的目的是什么呢?他们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建造长城的呢?人们都说“万里长城”,长城到底有多长呢?

关于长城,想必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很多困惑吧,尤其是正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孩子们!

小编姐姐给家长和孩子们推荐一本关于长城的画册《中国人文地理画卷系列》之《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无百姓,不长城!无长城,不中华!


《中国人文地理画卷系列》是国内第一套以全景画卷形式,讲述丝绸之路和万里长城这两大中华文明奇迹的手绘人文地理长卷。

《万里长城》全图展开长2m、高 38cm,是一本全面介绍万里长城的儿童长卷图画书这本画册不仅仅适用于学龄儿童,也适用于小学生,是孩子们掌握长城人文地理的重要法宝


万里长城:无百姓,不长城!无长城,不中华!


长卷正面采用手绘的方式展现了万里长城沿线的地形地貌、人文风情、 名胜古迹、历史典故……

长卷背面以文字加图画的形式介绍了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和故事。

这卷图画书生动有趣、简单易懂,涵盖大部分考试的知识点,孩子们不用死记硬背就可以轻松记忆相关内容,但是,作为一个即将30岁的大姐姐,我希望孩子们学到的不仅仅是义务教育考试的知识点,更应该学习的是长城背后涵盖的中华文化以及中国古人非凡的智慧。

它们博大精深,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牢记一辈子,学习一辈子!


万里长城:无百姓,不长城!无长城,不中华!


02万里长城,见证了中国历代王朝的荣辱兴衰!

长城是城堡相连、烽火相望的万里防线,它见证了中国历代王朝的荣辱兴衰。

长城的修筑历史可以分为4个阶段。

  • 先秦长城

《左传》中写道:“楚国方城以为城”,这是有关长城最早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争夺领土,不断陷入混战,为了防御敌国外侵,他们前后修筑了自己的长城。它们规模不大,长度只有数百千米,统称为先秦长城。


万里长城:无百姓,不长城!无长城,不中华!


  • 秦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御匈奴,将先前燕、赵、秦北面的长城相连接,俗称“万里长城”。

  • 汉长城

汉武帝时期,匈奴南下入侵,汉武帝采取“胡骑东进,汉骑西击”的政策,打通了河西走廊到西域的通道,并将中原居民迁移到河西走廊,修筑了“河西长城”。

  • 明长城

明朝时更是大规模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年间共修筑18次。

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大多是明朝修建的,明长城也是长城史上工程量最大,防御体系和建筑结构最完善的军事工程,东起辽宁鸭绿江,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8851.8km。


万里长城:无百姓,不长城!无长城,不中华!


2000多年的长城修筑历史中,长城的长度多次变化,如今墙壕遗存总长度为21196.18km,相当于0.53个赤道的长度,也就是说,如果当初长城是建在地球赤道沿线的话,它可以包裹住半个赤道。

这是一项多么耗时、耗力的伟大工程啊!

虽然封建王朝统治下的中国,战争不断,几经改朝换代,但是长城在很长的时间内,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护卫老百姓一时的平安。


万里长城:无百姓,不长城!无长城,不中华!


03 万里长城,反映的是2000多年中国人的智慧!

万里长城绵延万里,翻越崇山峻岭,穿越茫茫草原,乘大漠风沙一路绵延向西,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中国北方大地上。

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长城的墙体高度和结构大不相同,极富地方特色!

  • 城墙高度不同

地势平缓地区,长城比较高,最高处有四五层楼那么高,在地势险峻的悬崖峭壁等地方,则比较矮。


万里长城:无百姓,不长城!无长城,不中华!


  • 城墙结构不同

主要包含版筑土墙、石墙、砖墙、山险墙、木障墙等,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建造者“因地制宜”,利用地方特殊资源,打造了很多别具一格的城墙工艺。

(1)沙漠里的守护者

西北地区多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但是单一的沙子又无法使城墙稳固。在玉门关附近的沼泽地中长满了芦苇和红柳,于是工匠们就先铺一层泥沙,再铺一层芦苇,制造了另类“混凝土”,修筑了沙漠里的长城。


万里长城:无百姓,不长城!无长城,不中华!


(2)土坯砖

嘉峪关一带,降水量小,天气干燥,于是工匠们用当地的黏土做成土坯砖,还将黏土作为黏合剂砌筑砖石货黄泥抹在墙面上作为保护层。

(3)砖墙

明朝时,政府专门在长城沿线开窑烧砖,用来修筑长城,而且实行了责任制。每一块城砖上刻有烧制时间,府州县名称,各级责任人。


万里长城:无百姓,不长城!无长城,不中华!


几百年前的这种管理制度与今天隐患整改中的“5定原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说明前人的智慧一点儿都不过时。今天不会,几百年后也不会!这是中华文化和中国智慧的必然属性!

我国地域辽阔,不管是墙体的选择,还是修筑长城的管理,都是一件无比艰难艰难、无比繁琐的事情,但是先人们总是能克服重重困难,想尽各种办法解决问题,建筑起老百姓的保护墙。

我们的人生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希望我们能够发扬先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像他们一样,勇敢战斗!


万里长城:无百姓,不长城!无长城,不中华!


04城墙、重镇、关口,它们都是万里长城存在过的最好证明!

为了更有效管理长城,明朝将长城划分为若干个防区,后来又根据军事防御的需求,将长城分成九个军事管理区,即赫赫有名的九边重镇。

九边重镇是指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偏头关(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九个边防重镇。

每个边防重镇所管辖的范围大小不等,大同镇最短,是335km,蓟州镇最长,是1500km。每处都屯有众多将士兵卒,以待随时进入战斗状态。


万里长城:无百姓,不长城!无长城,不中华!


长城沿线不仅有九边重镇,还有很多关城。

所谓关城,就是在地势险要的地方,建立的关城。关城的特点是易守难攻,正如李白《蜀道难》中所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就是说,即使只有一个人守护,一万个人也很难攻入。

据统计,明长城现存的关堡有1176座,包括居庸关、雁门关、山海关、娘子关、嘉峪关等关口。

其中,山海关被誉为“天下第一关”,雁门关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嘉峪关被称为“天下雄关”,娘子关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平型关因抗战时期的“平型关大捷”而被更多人知道。


万里长城:无百姓,不长城!无长城,不中华!


时间流逝,历史变迁,很多关口都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雄伟壮观的模样,新中国成立后,有些被翻新休整了,有些只剩下一个孤助无援的遗址,有些早已不见任何影踪,永远地消失了。

城墙、重镇、关口,它们可能会被时间摧毁,但是它们曾经真实地存在过,有关它们的历史故事会一代一代传下去,形成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


万里长城:无百姓,不长城!无长城,不中华!


05烽火戏诸侯,希望我们能够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长城修筑史长达2000多年,期间,诞生了很多人物和故事。

与长城有关的历史典故有很多,比如:昭君出塞、土木之变、走西口等,但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烽火戏诸侯。

古代没有电话,没有网络等现代化的通信工具,那么他们又是如何传送敌情的呢?

原来,当遇到敌情的时候,戍守边境的军队就会焚烧狼粪,来传递信号。狼粪燃烧升起的烟称为狼烟。为什么使用狼烟呢?因为狼烟在白天实用,又黑又直,直冲云霄,经久不消,很远就能看到。


万里长城:无百姓,不长城!无长城,不中华!


“烽火戏诸侯”讲的是:西周时,周幽王为博宠妃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宠妃褒姒看到被戏弄的诸侯,果然哈哈哈大笑起来。周幽王一高兴,于是三番五次点燃烽火。接二连三上当受骗的诸侯们慢慢不相信周幽王了,再看到烽火后,也就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镐京,杀死了周幽王,西周灭亡。

看到这个故事,不知道你想到了什么呢?

我想到的是《狼来了》的故事。放羊的小男孩一次又一次骗猎人,当狼真的来了的时候,猎人却不来了。


万里长城:无百姓,不长城!无长城,不中华!


周幽王和放羊的小男孩为了某种私人目的,他们一而再再而三消耗别人的信任,结果等真的大难临头的时候,他们彻底失去了别人的信任,没有得到及时救援,损伤惨重。

我们可以说他们都是咎由自取,但是于我们自己而言,今天,我们读到了这个故事,就要从故事中学会“信誉”的重要性!

《论语》中写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我们学习文化知识,也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希望我们都能够珍视自己的“信誉”、时刻维护自己的“信誉”,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万里长城:无百姓,不长城!无长城,不中华!


06 无百姓,不长城!无长城,不中华!

唐代诗人汪遵在《咏长城》中赞到: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这句诗,赞誉秦朝修筑的长城很坚固,令敌人望而生畏。

但诗人在《杞梁墓》中,又写到: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这句诗,写的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长城,是中国人的骄傲,但长城,也曾是中国百姓的噩梦!

千千万万个中国百姓,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将一块块砖墙砌垒而成全国人民的保护墙,他们忍受妻离子散的痛苦,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造这抵御外族入侵的“铜墙铁壁”!

无百姓,不长城!

无长城,不中华!


--全文完--

本文系水木京华的小迷妹原创,欢迎转载。

水木京华的小迷妹,一个可盐可甜的软萌妹子,与您分享好书!


万里长城:无百姓,不长城!无长城,不中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