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報精華摘要:證監會迴應瑞幸財務造假

三大報精華摘要: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啟動 證監會回應瑞幸財務造假

4月28日,《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分別刊登了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啟動的消息。

《中國證券報》刊文指出,證監會指出,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升資本市場功能的重要安排,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舉措。

《上海證券報》刊文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4月27日審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隨後,證監會就四項與創業板改革相關的部門規章公開徵求意見,深交所同步就八項業務規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以試點註冊製為核心的創業板改革宣告落地實施。業內專家認為,此次創業板改革既是穩步推行證券發行註冊制的重要改革舉措,也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升資本市場功能的重要安排。

《證券時報》刊文表示,對於深交所發佈的相關規則,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教授認為,這充分體現出創業板註冊制的改革是謀定而動,是系統化的改革;也能看出,創業板也希望通過這一改革優化資本資源配置,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完善治理體系 善於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衝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指出,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升資本市場功能的重要安排。要著眼於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推進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礎性制度改革,堅持創業板和其他板塊錯位發展,找準各自定位,辦出各自特色,推動形成各有側重、相互補充的適度競爭格局。(中國證券報)

創業板八項新規徵求意見 深交所:優化上市條件 健全退市機制。4月27日,備受矚目的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落地。深交所就《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等八項主要規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涉及創業板發行上市審核、證券交易、持續監管等方面,深交所同時修訂發佈了《創業板適當性管理實施辦法》。(中國證券報)

“施工圖”明確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啟動。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同日,中國證監會就《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註冊管理辦法(試行)》《創業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試行)》草案和《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中國證券報)

精選層開門迎客 三公司飲“頭啖湯”。4月27日零時起,新三板精選層開始受理申報材料。觀典防務、球冠電纜和穎泰生物三家掛牌公司公告,已於4月27日向全國股轉公司提交申請股票公開發行並在精選層掛牌的申報材料,公司股票於4月28日開市起停牌。(中國證券報)

四亮點顯現 3月工業企業利潤降幅收窄。國家統計局27日發佈數據,3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34.9%,降幅比1至2月收窄3.4個百分點;1至3月累計利潤下降36.7%,降幅比1至2月收窄1.6個百分點。(中國證券報)

有“玩家”退出 有資金抄底 影院停擺蘊藏破局重生良機。截至4月27日,停業已經94天的眾多影院仍在等待。困局之下,影院經營者在反思。早前影院的盈利模式過於單一,將用戶拱手讓給平臺。相關公司已展開行動,試圖在危機中覓得逆襲機遇。同時,有“玩家”退出,也讓資金儲備充足的影視企業迎來“抄底”機會。(中國證券報)

數據破譯“五窮”魔咒 A股今年不一樣。“五窮”魔咒疊加“五一”假期,節前持股還是持幣?5月A股是否還有機會?從各大券商最新策略看,短期宜謹慎,但中長期仍是向上突破的慢漲行情。(中國證券報)

人均47萬元 證券業去年薪酬領先。作為“別人家的”行業,金融業的薪酬一直是羨煞旁人。隨著2019年年報季漸入尾聲,各大金融機構薪酬亦浮出水面。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27日,在金融行業人均薪酬上,證券業最高,達47.10萬元;銀行業其次,為38.96萬元;保險業人均薪酬則為25.37萬元。(中國證券報)

創業板改革啟幕 重新明確定位完善基礎制度。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稍晚時候,證監會就創業板改革相關的四項部門規章公開徵求意見,深交所同步就八項業務規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意味著,市場期盼已久的創業板改革正式落地。此次創業板改革在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下,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借鑑科創板改革經驗,在創業板試點註冊制,同時推出了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一系列基礎性制度改革。(上海證券報)

證監會回應瑞幸財務造假:已就跨境監管合作事宜與美國證監會溝通。4月27日晚間,證監會官網以答記者問的形式回應稱,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以來,中國證監會第一時間對外表明瞭嚴正立場,並就跨境監管合作事宜與美國證監會溝通,美國證監會作出了積極回應。(上海證券報)

“我們繼續看好中國!” 在華外資企業加速復工復產。72.8%的在華外資重點企業復產率超過七成,這其中減稅降費發揮了積極作用。業內人士表示,在華外資企業紛紛復工復產,就是在用實際行動說明“我們繼續看好中國”。 (上海證券報)

滬渝深等6市納入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試點。27日從中國人民銀行獲悉,為深入做好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人民銀行支持在上海市、重慶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區、杭州市、蘇州市等6市(區)擴大試點,引導持牌金融機構、科技公司申請創新測試,在依法合規、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前提下探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賦能金融“惠民利企”,紓解小微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普惠金融“最後一公里”等痛點難點,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上海證券報)

科改示範企業名單公佈 25家A股公司在列。4月27日,國務院國資委公佈的“科改示範企業”名單顯示,204戶改革方案完成備案。最終公佈名單涉及國務院國資委85個出資企業的下屬138家企業,和30個省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寧波、廈門、青島和深圳等4個計劃單列市的部分國有企業。(證券時報)

“花錢消災” 31家上市券商去年共計提信用減值170億。上市券商業績雖然集體回暖,但仍然不可忽視信用減值損失問題。根據已有31家上市券商2019年年報,共有27家券商計提信用減值損失,4家信用減值回撥,31家上市券商共計提信用減值損失170.48億元。而在2018年,這31家券商的信用減值損失為148.56億元,相當於同比增加14.76%。(證券時報)

公募基金持股市值2.54萬億 佔流通市值比創五年半新高。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佔流通市值比例進一步提升,並創下5年半以來的最高水平。截至3月31日,公募基金持有滬深股票市值2.54萬億元,佔總流通市值的比例為5.57%。業內人士表示,公募權益基金正開啟良性循環,未來話語權有望進一步提高。(證券時報)

(張維嘉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