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


孤獨,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

01

小的時候我們都會埋怨大人,總是管著我們這些小孩子,這個不能幹,哪裡不能去,處處受限。如今長大了,有了自己的自由,卻開始埋怨一個人的日子太孤獨,或許,長大了就孤獨了。

在心理學上,孤獨分為兩種,一種是主動孤獨,一種是被動孤獨。

被動孤獨的人,大都內心孤獨,常常會伴有痛苦,寂寞的感受。而主動孤獨的人,表面孤獨,內心卻豐富,喜歡擁有一定的獨處空間,

有一句話 叫孤獨是一個人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

我有個高中同學,一向獨來獨往,你也沒什麼朋友,就連說話也很少說,每天都只顧著做自己的事情。我問她你不需要朋友的嗎,不覺得一個人很孤獨嗎?

她說我每天上課學習,下課看自己喜歡的書,看裡面的人生百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有空餘的時間思考,反思,又怎麼會孤獨呢!

是呀,內心豐盈的人,只會享受孤獨,不會拒絕孤獨。

那些拒絕孤獨的人,也許是庸碌的,拼命的想要擠進熱鬧的圈子裡。

最後發現,原來我們都一樣。

孤獨,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

02

曾經在一個電臺底下看到過這樣一條評論:一個人走在大街上,插著耳機聽歌,聽著聽著就哭了。這條評論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得到了很多人的點贊,並有人評論說:孤獨,是你終將要學會的相處方式。

我的一個大學同學,性格大大咧咧的,不管見到誰都會噼裡啪啦的和對方說話,和熟人還好,和陌生人的時候,一度會讓對方覺得很尷尬。被問及此事,我的大學同學說:沒有人和我說話的時候,我感覺身邊沒有人,很孤獨。

畢業後,她一個人去了另外一個城市,一開始為了讓孤獨感不再那麼強烈,她每天上班回來之後就去做家教,做兼職。休息的時候,一個人在空蕩蕩的房子裡,追劇打遊戲,還是沒法避免這種孤獨感。

很多人都會覺得一個人的時候很孤獨,沒有人說話,沒有人一起吃飯,沒有人一起逛街。殊不知孤獨是人生中的常態。

有心理學家認為:擁有獨處的能力,是一個人情感成熟的重要標誌之一。

孤獨沒有不好,不接受孤獨才不好。

孤獨,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

03

這兩年流行話,叫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在人人都害怕孤獨的世界裡,有些人會選擇通過無限的社交聚會,填補內心的空虛,一場聚會下來,回到家,依然還是擺脫不了孤獨。這樣循環往復,不僅浪費自己的時間,還浪費自己的精力,甚至還會越來越焦慮。

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說過,幾乎我們所有的痛苦,都是來自我們不善於在房間裡獨處。

作家村上春樹,他是一個不以獨處為苦情的人,每天有一兩個小時不跟任何人說話,一個人默默跑步也好,四五個小時伏案寫作也好,都不會覺得難熬,更不會覺得無聊。

清晨五點就起床,晚上十點鐘之前就睡覺,每天都過著平凡簡單而又有規律的生活。用身體機能最活躍的時間完成了一天當中最重要的工作,閒暇時間用於運動,處理雜事,在傍晚日暮時分,讀書享受精神糧食。

這樣看似孤獨的生活,他卻樂在其中,看似枯燥無味的生活,他卻無比的享受。靈感在孤獨中產生,創造在孤獨中萌發,思想在孤獨中閃爍,有了孤獨,才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有的人畏懼孤獨,而有的人卻能夠享受孤獨,把孤獨當做最好的增值期。

獨處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享受獨處,利用獨處的時間提升自我。

周國平說,優秀的人都有孤獨的一面。

我想也許只有優秀的人才會把孤獨的光,變成最好的自我增值期吧!

願我們都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