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努力被冠上“功利”,“作秀”的標籤時,我們最應該反思這點

文/小董

01

《乘風破浪的姐姐》開播第一天,藍盈瑩就上了熱搜。

因為一首《別找我麻煩》驚豔了觀眾的眼球,小編我也看了那期節目,不得不說藍盈瑩作為一個非舞蹈科班出身的演員,在舞蹈、唱歌、舞臺把控上不輸專業人員。

最重要的是她在舞臺上散發的那種活力、篤定和自信。讓我一個對她不怎麼熟悉的人都被她給吸引了。

正像那句話說的:“自信的女人最美麗。”

當努力被冠上“功利”,“作秀”的標籤時,我們最應該反思這點

結局毫無疑問:藍盈瑩以91分的高分成為初評級第一。

這麼寶藏的一個小姐姐,使得我趕緊逛了逛她的微博圈子。逛完後才發現小姐姐的優秀真不是虛的,而是實打實練出來的,真可謂是厚積薄發的結果啊!!

在小姐姐的圈子裡,記錄著生活的點點滴滴,點滴中散發著勵志,自強、獨立的氣息。

堅持讀書,經常分享讀書小論文,

尤克里裡,鋼琴彈得真好,

堅持跑步健身,學習英語,

……

當努力被冠上“功利”,“作秀”的標籤時,我們最應該反思這點

不得不說這樣的小姐姐要是放在現實生活中,那肯定是男生讚歎,女生理想的榜樣嘛!

最可貴的是,人家小姐姐不是像有些人只為顯示自己多麼有才有藝,三天打卡兩天停滯。純粹圖一面子,顯擺顯擺,後期懶癌犯了就把一切拋至九霄雲外。

人家是接觸一樣東西,多多少少都幹出了點名堂。至少讓人覺得是真喜歡,真願意嘗試才去做這個事,而不是為了顯擺自己,打造什麼學霸人設。

這是我蠻佩服的一點,現實生活中能做到這點的人確實很少。大多數人都是行動上的矮子,語言上的巨人。

很多人就像一句話裡說的:“間接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能堅持並把一件事做出成績的人真的很少。

02

正當我佩服小姐姐的自律時,過了幾天,小姐姐又上了熱搜,點進去一看,原來是因為書單太沒營養被群嘲了?

進而像起了連鎖反應,努力、好勝心強、太功利等等嘲點爆出。

被嘲的點蠻讓人納悶的,努力也被嘲?讀書也被嘲?難道不是因為別人太努力反襯自己像個廢物似的心理不平衡嗎?

小編大膽猜想一下那些人的心理:

看書就看書曬啥曬,作秀;

看書就該看四大名著《老子》和《莊子》,

不是這些就不叫看書,膚淺;

拿著比我高出百倍的薪資,還這麼努力,太不正常了吧!不是應該拿著錢享受?不!!這是野心,絕對是野心,貪慾真強一女的!

在這些人的心裡總認為你已經很優秀了,比普通人好出百倍,還這麼拼。不正常,太不正常了,一定是別有意圖,居心叵測。

當努力被冠上“功利”,“作秀”的標籤時,我們最應該反思這點

其實這種心理,很像現實生活中窮人對富人的心理。

不知道大家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發現一種情況,一般窮人花錢如流水,有錢人反而很節省。

然後窮人有時會帶著嘲諷的語氣說:

“要那麼多錢幹啥?”

“錢那麼多,還這麼扣。”

錢是賺不完的,也不休息休息。”

對此,小編只能說你們真的不在一個level,大到思維、精神層面,小到吃喝拉撒。一個月薪2/3千的人怎麼能想象到一個月薪幾萬幾十萬人的花銷。

或許你覺得地攤上幾十塊的衣服可以穿一個夏天,但別人或許買一個耳環就是你一年衣服的總和。你用你的金錢標準衡量別人的金錢觀,當別人超出你心裡的預估時,你會產生心理失失衡,會認為別人貪慾太大,已經都怎麼怎麼樣了還不滿足。

其次,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一個人最終的追求是自我價值的實現。當一個人看過更大更廣闊的世界後,他的價值感和需求度只會向上走,不可能返道而行。藍盈瑩讀書練琴和學英語都是對自我精神層次的更高追求。

一個人努力想成為更好的自己,請問這樣有錯嗎?

質疑和詆譭的人往往都是空想家或理想家,而那些認真並努力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實幹家。

而在這個時代,只有實幹家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當努力被冠上“功利”,“作秀”的標籤時,我們最應該反思這點

03

努力被嘲?讓我聯想到當代很多顛覆的價值觀,比如之前的扶與不扶問題。當善良都要被質疑和考慮時,這是一件多麼悲哀的事情。

孟子曾說:“人之初,性本善。”人一生下來就自帶善意,對萬事萬物都以善良的態度視之。莊子又提出性惡論,認為人一生下來就自帶惡意,本性是惡劣的。

但人性是兼具善惡屬性的,只不過隨著我們長大,接受了來自外界環境賦予善惡的意義,我們會帶著條件去看待善惡。

比如小孩子看到一些可憐的人會本能地同情,看到動物會本能地親近。他們不會思考這樣做對自己有何傷害,或有何損失。

這就是人性本能的善。看到你有難,我自然想親近和幫助。

當兩個小孩發生爭吵,如果家長不加以阻止,可能會出現很嚴重的打架行為,父母經常會為犯錯的小孩解釋一句話:“小孩子嘛,下手沒輕重的”

這也是人性本能的惡。當你威脅我的利益時,我會盡全力驅逐你。

當努力被冠上“功利”,“作秀”的標籤時,我們最應該反思這點

其實這些行為就表明善惡自小就存在我們的意識裡,但隨著長大我們接受來自外界人或環境的影響,兩者在一個人的意識中佔比會發展變化。

是惡大於善,還是善大於惡?這是一個人的後續發展問題。

18年有一則新聞是一老人突然倒地不起,大街上來往的電瓶車、自行車、行人熙熙攘攘。在一兩分鐘內,老人身邊走過18位路人,但沒有一個人願意伸出援手幫助老人,直到第19個,是一個初中生將老人扶起。

此事件一經報道,網友紛紛向女孩豎起大拇指,稱讚女孩是多麼多麼善良,行為是多麼正能量。

善良原是本能,但如今時常鑼鼓喧天式地讚揚和頌揚。從傳播社會正能量的角度來說,這無疑是一種積極影響。

但仔細想想,這也反映了另一個殘酷的現實:善良是多麼稀缺,而冷漠才是普遍的社會底色。

當努力被冠上“功利”,“作秀”的標籤時,我們最應該反思這點

04

當努力被嘲,當善良本能被高度讚揚,其實質反映的是社會的可悲和一個顛倒的社會評價系統。

就像魯迅先生在《阿Q正傳》裡描寫的場景,阿Q受辱被打本是一件恥辱之事,但在未莊的社會里,受辱被打的阿Q反而受人尊敬,而正常的阿Q卻遭人羞辱。

其實善良被高度頌揚,我們應該已經習以為常了。

小時候上學前班,我想大家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班級裡學習優秀,品德良好的學生,老師經常會給獎勵一朵小紅花。表現不好的人,老師會提出批評。

再看如今頻出的勞模大頒獎或獎勵好人好事,就類似是兒時小紅花的延續。

這樣的做法使得善良變成一種有條件的品質,就像你做了好事,你就很善良,你會得到相應的獎勵。如果你沒有做好事,那你就不會得到獎勵。

但善良不應該變成一種有條件的品質,它應該是人的本能,是初心,是最初的那個自我。

就像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是無條件的,不該用表現好或壞來表揚或懲罰孩子。

這樣使愛變成一種有條件的東西,但愛本應該是無條件的。無條件的愛才能使情感雙方建立一種橫向的關係。

但在如今這個努力和善良稀缺的時代,或許我們只能藉著這點微光和正能量,找回曾經遺失的美好。

寫到最後

努力不可恥,可恥的是不努力,最可恥的是不努力還嘲笑努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