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大中臺,小前臺”


設計的“大中臺,小前臺”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大中臺”和“小前臺”是一種組織架構模式。“中臺”突出的是規劃控制和協調的能力,而“前臺”強調的是創新和靈活多變。

“大中臺”最基本的就是解決重複性勞動和一次性產出的這些東西。概括起來就是為產品提供快速設計支持和系統性後端服務而誕生的同質化的操作流程,和統一化的產品服務。為了這套流程和服務,需要一整套的前端模塊,服務於用戶體驗流程和附加服務所需要的“用戶中心”,以及為了服務於前端的功能而建立的後臺模塊,提供線上下的配套服務系統的“倉儲物流”和“運營系統”等。這整套的系統,可稱之為“大中臺”。

由於一套“大中臺”系統可以同時運用在許多前臺的設計和服務中,所以“大中臺”可以在同時開發多種平臺的互聯網企業裡節省設計、開發和運營成本。有了完整統一的後臺服務、客服系統、運營系統、倉儲物流系統等,就可以將這些整合打包以服務於多個前端系統了。

“小前臺”又是什麼?“小前臺”是基於“大中臺”的基礎上,為不同特性的產品提供差異化的設計服務,總的來說,就是突出產品特性,提升細節體驗。在使用統一大中臺的多個前端平臺中,需要突出產品特性和差異化以及不同的產品定位,就需要設計不同的小前端來細化和提升用戶體驗及產品感知。

所以這也是一種快速設計和迭代的方法。“中臺”突出整個設計的總體和協調性,而“前臺”強調設計的創新和適應性,又或者說差異化。設計部門可能許多都涉及不到後臺系統和線下的服務設計,最主要的設計對象就是“前端模塊”。基本來說一個產品,在完整的“大中臺”基礎上,只需根據產品特性,做出相應的模塊增減,設計具有特色和適應性的“小前臺”,就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的業務需求。

對於設計部的人才要求和培養方向,我認為可以簡單歸納為四個點:

1.對業務的理解滲透;2.保持高效溝通和推動力;3.利用限制做更好的設計;4.往「好的」設計師發展。

可以設想一個金字塔模型,從底層向上,首先是整體的產品觀念與態度,其次是站在“產品設計”(而非“界面設計”)角度的思維模式,最後是具體的“設計技能”。

觀念與態度是基礎,其中個人覺得最關鍵的一點——作為設計師,我們是在和其他一群在各自領域均有所擅長的人一起打造產品,設計師的產出是相對顯性的,關鍵在於程度,經歷的項目越多,參與程度越深,越會發現,無論是項目老總,中層職能線leader,還是產品、設計、開發,所有人都要一方面為了自己負責的領域而發揮和爭取,另一方面又因資源的侷限,需要根據特定的情況而不斷做著權衡與妥協。這是“合力”的過程所必然產生的局面,我們都會考慮將產品打造到怎樣的程度才能“拿的出手”。

我現在的團隊當中,很多設計師的產品思維習慣與能力完全不會輸給交互設計師。在即將到來的實踐當中,這種能力會體現在若干方面,包括在新產品探索階段與產品同學共同分析市場狀況、自身優勢以及相應的產品策略等等;在成熟產品的每一個迭代週期當中針對產品同學的需求意向(注意這裡使用的是“意向”而非“方案”)進行討論,理解功能的核心目標,分析產品需求方案中的預想形式是否符合目標,進而探索實際設計方案等等;而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又要基於對產品策略的理解以及對目標用戶人群的認知來考慮特定的設計模式。

我們很清楚的知道當嘗試去改變所謂習慣的力量時,成本是非常大的。我們得思考如何幫助用戶在統一的認識框架中,一步一步向前進化認知。

比如說,我們一直強調的品牌,是我們在設計語言當中一個手段,它不是一個簡單的視覺符號,它應該是“小前臺”項目中的所有人都要去思考和捍衛的。如果今天把所有主流APP全部放在眼前,你能很快辨別它的特徵嗎?我們把支付寶、微信、微博,把主要框架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能夠很快識別。不僅是因為上面這些LOGO和顏色,而是它的行為框架是你所認知的。

所以一個遵循絕大多數的用戶習慣,可快速推進和迭代,同時能節約開發成本的“大中臺”與差異化產品特性,提升細節體驗,提高產品可塑性的“小前臺”結合起來,才是一套完整的平臺設計策略,同時也是整個產品甚至企業的開發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