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的瘋狂故事,終於有了結局

瑞幸的瘋狂故事,終於有了結局

文 / 秦雯子


01


瑞幸自曝業績作假的新聞一出,吳志平想的是怎麼把手上10多張券轉手,他擔心因為造假事件影響,這些優惠券之後會無法使用。在“瑞幸咖啡優惠券分享”的微信群裡,他打出廣告,價值25元一張的券,如今21元賣兩張。


瑞幸被戲稱為“無情的發券機器人”,有人嘗試一次下單11杯,用完券之後,減掉299元,支付6元,所以吳志平的券仍然有市場。


還有許多人選擇用券直接“擠兌”,儘量減少損失。除此之外,“國貨之光”四個字,也刺激了不少人加入消費狂歡,這導致買瑞幸咖啡的人反而在4月3日這天暴增。


瑞幸的瘋狂故事,終於有了結局

業績造假消息公佈後,有瑞幸門店貼出這樣的宣傳單。圖 / 網絡


當天打開瑞幸的APP,已經刷不出門店列表,大量湧入的訂單也導致小程序崩潰,還有人抱怨,在瑞幸的門店排隊自取咖啡,居然要等15分鐘。專門配送瑞幸咖啡的外送員李彬告訴記者,這天下午,他已經送了一百多杯,比平時要累得多。“今晚會有很多人睡不著,不是因為股市,而是因為喝太多咖啡。”吳志平看到群裡有人調侃。


混亂之際,還有人渾水摸魚,趁機低價回購券——“好咖啡,瑞幸造。28的券10收。25的券9收。關鍵時刻,要不你少輸,要不你全輸,關鍵在於自己把握。”王鑫在朋友圈打出廣告。他逆勢而為的理由是,他覺得瑞幸頂多是換東家,還有4000多家線下店,千萬客戶群,必然有人接盤。“就跟一家網吧不行了,後面盤下的人必須先承認原先的充值有效。”還有人註冊新賬戶,轉賣裡面送的10張3.8折新人券,代下單一杯收取3.8元錢,得來全不費功夫。


吳志平的券很快賣完,他笑道,“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是,把券用完後,明天瑞幸還在。”


除了對用戶和羊毛黨的影響,瑞幸引發的災難最直接地體現在股東和投資人身上。自曝造假給了瑞幸沉重一擊,之前瑞幸股價最高時曾達每股51.4美元,後來跌到4.9美元,市值一下蒸發超過50億美元。


有人戲謔:從前能1.8折買瑞幸咖啡,現在還能1.8折買瑞幸股票。大多數投資者都損失慘重,想要股價恢復到這次風波前,幾乎沒什麼希望。


而瑞幸此番數據造假,也可能對其進行IPO時的中介團隊——瑞信、摩根士丹利、中金國際、海通國際,以及審計機構安永產生不利影響,參與者或將承擔部分連帶責任。


更慘烈的是,在瑞幸股票的帶動下,連續多日下跌的中概股雪上加霜。截至上週四美股收盤前,寺庫、信而富、尚德機構、蛋殼公寓、人人、蔚來、和信貸、房天下、趣店、網易有道、房多多等超50家中概股跌幅明顯。


在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看來,這次瑞幸帶來的所有次生災害裡,最嚴重和長久的,是資本市場對這群股東和管理者的信任垮塌,這也將是這群人終生的汙點。


同時,信任危機也會波及到其它打算在美股上市的中資公司,無論是美國證監會還是中國證監會、投行、會計師事務所,都會增加對這些公司審核的門檻,而中資公司以後想要從國際投資者那裡拿到錢,也會更難。


“美國中介機構會擔心中概股造假,他們必須更詳細地審計,審計費用、律師費用等,都會提高,這是一環扣一環的。中概股的發行價、股價、估值,可能都會受影響。”但卿永也認為會有一些正面的教育,“像渾水這類公司存在,提醒企業真正正確地做人、正確地做事。瑞幸從資本神話到今天的醜聞,或許也給中國靠燒錢來發展公司的時代畫上了一個句號。”


瑞幸的瘋狂故事,終於有了結局

造假信息披露後,瑞幸咖啡開盤即觸發熔斷,股價在熔斷前下跌78.55%。圖 / Wind截圖


02


追溯起瑞幸這次風波的源頭,就要提到兩個月前渾水發佈的做空報告。


這是一份付出巨大人力的調查報告,甚至看起來十分笨拙。有人僱傭了92位全職和1418位兼職,選取了瑞幸4409家門店裡比較頭部的1832家門店,挨個兒單天留守12個小時,用“數人頭”這樣的方式,去估算瑞幸門店咖啡的平均售賣杯數,全程錄像,作為證據。


報告有著做學術般的嚴謹,比如把一些視頻時間不夠12小時的記錄都剔除出去,只留下最後的981家計入統計樣本。在樣本里,還選取了工作日和週末兩個時間段,分別取樣。


這些都是為了一項核心指控:瑞幸咖啡財務造假。


破案切入是從取餐碼的跳號開始。根據這份報告的描述,調查人員在門店開門和關門時分別下單,獲取兩個三位數的取餐碼,來計算當天的官方訂單量。同時也坐在店裡盯著服務檯數訂單量,每當有人來取貨時,就記錄下來。一天下來,取餐碼顯示的訂單量,明顯大於觀測到的數量。報告指出,瑞幸2019年第四季度單店單日的真實銷量是263杯,而不是瑞幸管理層聲稱的444杯。


瑞幸的瘋狂故事,終於有了結局

在瑞幸APP下單後,顧客憑生成的取餐碼現場掃碼取餐。圖 / 瑞幸咖啡新浪微博


除了訂單數量,在單價調查上,做空機構也使用了“最笨”的辦法。2020年1月,做空機構前往瑞幸咖啡所在的45個城市的2213家商店,從10119名顧客手中拿到了25843張收據。這些數據顯示,瑞幸每件商品的平均售價是9.97元,但瑞幸在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中披露的數字是11.2元。瑞幸產品的實際單價被誇大了,膨脹幅度為12.3%。做空報告稱,以高於15元的價格買瑞幸咖啡的用戶佔比不到兩成。


中國有句古語“渾水摸魚”,這也是以打假並做空中概股而聲噪一時的渾水公司的名字由來。在過去幾年裡,東方紙業、綠諾科技、中國高速頻道、多元環球水務,這4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先後因渾水的質疑報告而股價大跌,甚至退市或摘牌,這也成為渾水公司的“成名作系列”。


做空的常見操作是:在發佈做空報告之前,向券商借入股票並高價賣出,然後發佈報告對相應公司進行打壓,在股價下跌後便以較低價格買入相應的股票歸還券商,獲取的利潤便是買賣的價差。


那麼究竟是誰在幕後做空瑞幸?據燃財經報道,在國內調查瑞幸咖啡的兩家公司分別為:匯生諮詢和久謙諮詢,而站在它們背後的對沖基金是渾水在中國的“合作伙伴”雪湖資本。


令人意外的是,匯生諮詢原本服務的客戶當中還包含了大鉦資本,大鉦資本還是瑞幸咖啡A輪和B輪的投資方,據介紹,渾水做空報告放出之後,大鉦資本立即終止了與匯生的合作。


正是這份做空報告的致命一擊,促使瑞幸承認造假。


03


作為一家公司,瑞幸並不是全無優勢。


在卿永看來,論資本市場的運營能力和執行力,論咖啡市場的品類機會把握,論數字化營銷的能力,瑞幸都把規則運用到了極致,只可惜它一開始就是“為資本而生”,缺乏了企業家精神和正確的企業價值觀,過於急功近利。


瑞幸的瘋狂故事,終於有了結局

瑞幸咖啡CMO楊飛在朋友圈回應此次造假風波,稱”資本的事我也不清楚“。圖 / 網絡


“跑太快”是瑞幸失控的根本原因,成也數據,敗也數據,瘋狂上市之後要保證數據的體面,才能讓資本遊戲繼續。


瑞幸上市後的第一個動作是在2019年9月推出的小鹿茶。從佈局三四城市,允許加盟等等條件來看,瑞幸瞄準的是一個15到45歲、全國最大的潛在茶飲市場。有數據顯示,二三線城市的茶飲店增長率遠超過一線城市,三線及以下城市增長達138%。


在產品品類上,瑞幸在輕食上繼續拓展,推出了堅果零食。輕食是比咖啡利潤率更高的品類,很顯然,瑞幸咖啡正在試圖通過拓展品類來分攤成本,提升變現效率。從營收結構上看,輕食為主的其他產品,佔比則從10%一直上升到23%。


此後,瑞幸不提線下開店目標,也不再提門店數量趕超星巴克。有業內人士做過一組測算:以全國一線城市的寫字樓數量為基礎建立模型,一線城市可以用來選址的咖啡點位極限值是4000個,瑞幸咖啡已經有4507家門店,單純靠線下開店,已經不能支撐瑞幸咖啡高速增長。


到了2020年1月初,瑞幸的大動作是,發佈智能無人零售戰略,推出無人咖啡機“瑞即購”和無人售賣機“瑞划算”兩大終端設備。


無人機選址在學校、醫院、機場、車站等封閉場所,是過去瑞幸咖啡門店難以覆蓋到的場景。而相比大規模開店,無人機省去了高昂的門店租金和人工費用,能有效降低營業成本。有人算過一筆賬,假設一臺無人咖啡機的硬件成本為3萬元,咖啡按10元/杯的價格售賣,每天只需要賣出9杯咖啡就不會虧。


瑞幸的瘋狂故事,終於有了結局

在1月初的發佈會上,瑞幸咖啡表示正在構建“自有流量+自有產品”的智慧零售平臺。圖 / 網絡


而今年1月初,創始人兼CEO錢治亞給瑞幸咖啡安上了一個複雜的概念:集合自有流量和自有產品閉環的智能零售平臺。通俗點說,是一個什麼都賣的“平臺”。企查查的工商信息也顯示,瑞幸咖啡主體公司曾發生工商變更,新增加了圖書、報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紡織品針織品、鐘錶、眼鏡零售等納入經營範圍。


瑞幸不斷地講著新故事,意圖靠繼續擴大用戶和品類,來實現規模經濟,以降低成本,獲取利潤,但現在來看,這些或許只是美好的設想,數據造假,顯然是更快捷的方式。


追溯到5個月前,瑞幸的數據仍然是有致命吸引力的。那是去年11月15日,正值瑞幸股票解禁,通常解禁會引起股價下跌,但瑞幸股價一夜之間上漲25%,有觀點認為這是受到第三季度財報的刺激,儘管總體仍然在虧損,但首次實現經營層面的盈利,讓投資者信心大增。


5個月後,故事的轉折應聲而來。


04


接下來,瑞幸還會遭遇些什麼?


首先將面臨多家律所的集體訴訟和投資者的鉅額索賠。上市公司被集體訴訟非常常見,不同之處在於,一般公司被做空,會有一個抗辯過程,如果自己直接承認,在集體訴訟中肯定會非常不利。據燃財經估算,瑞幸面臨的索賠額度可能達750多億人民幣,若無力償還,可能面臨破產。至於被推到臺前承擔責任的COO劉劍和其他參與成員,捏造交易行為屬於嚴重的惡意欺詐,會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而瑞幸咖啡實際的控制人陸正耀,曾在造假風波後發佈“元氣滿滿”朋友圈引發爭議,也終於在4月5日道歉,稱“個人非常自責”。“過去兩年公司跑的太快,引發很多問題,現在狠狠的摔了一跤,我作為董事長難辭其咎!借朋友圈向所有人誠摯道歉 — 對不起大家!”


瑞幸的瘋狂故事,終於有了結局

4月5日上午,針對瑞幸咖啡涉嫌22億財務造假一事,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在微信朋友圈致歉。圖 / 網絡


陸正耀此前因神州系創始人為人所熟知,他與愉悅資本創始人劉二海、大鉦資本創始人黎輝關係匪淺,也是瑞幸背後的資本“鐵三角”。


渾水指出,雖然瑞幸咖啡的管理層稱自己從未出售過該公司一股的股份,但是,他們已經通過股權質押方式套現。瑞幸在1月8日更新的招股書顯示,陸正耀和錢治亞已經分別將他們持有的瑞幸股份抵押了30%和47%。全部管理層質押的股份數量,甚至超過了瑞幸在2019年5月IPO和2020年1月配售的總股份。


這似曾相識的操作手法曾經在神州租車身上上演。從2015年6月開始,陸正耀及其合作的投資方在短短9個月時間將神州租車42%的股份拋售給市場,套現了16億美元。當年正是由於股東的大量拋售,神州租車的股價從峰值20港元暴跌到8港元。


黎輝和劉二海則連續加註了瑞幸咖啡的A輪和B輪融資,將其估值抬高至22億美元。A輪中出現的君聯資本,是劉二海的前東家,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據傳是大鉦資本的LP;而B輪中出現的中金公司,則跟黎輝的前東家摩根士丹利,一起出現在瑞幸咖啡上市保薦商的名單裡。


據悉,黎輝在瑞幸咖啡年初進行的配售中套現2.3億美元,已經收回了投資的成本,這大概是在瑞幸謊言被戳破之前最成功的一筆逃脫。而愉悅資本方面還稱,迄今為止並未出售任何瑞幸咖啡的股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